“诣儿,你刚才说的感到疑惑,并没有说明是哪里感到疑惑,是学习还是耕作,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呢?”
说完便和蔼看着自己的儿子,等着对方的回答。
“爹,孩子认为应该是学业。”
这名孩童一针见血地指出。
见儿子说出了关键所在,于是满怀期待,看着自己儿子说道。
“诣儿,你为什么如此肯定是学业呢?
万一是其他的怎么办。”
孩童不假思索:“因为刚才孩儿所说只学习而不思考指的就是学业。”
说完之后,就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聪明,不愧是我赵忠的儿子。”
说完之后,便一脸宠溺着看着自己的儿子,赵忠又抬起头来,看着自己好友墓地的方向,心中想道:白兄,看到了吗。
孩童看到自己父亲抬头看着一个方向,好像在想些什么。
孩童立露出了一副担心的表情。
“父亲,你是在想什么事吗。”
赵忠听见儿子的问题,微笑地回答自己的儿子。
“没什么,儿子,父亲只是想到了以前的事情。”
孩童本来还想说什么,却被父亲打断。
“诣儿,等你长大一些,父亲就教你骑马射箭怎么样。”
孩童听后,脸上露出一副高兴的样子。
“好啊,父亲,孩儿想学。”
“嗯。”
赵忠看着自己的儿子,欣慰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一连过了十三年,“嗖!”
的一声,一支箭射中了前方树上的靶子上,并且还射中了十环。
这名少年高兴地抱住站在自己旁边看自己射箭的父亲。
“嗯,诣儿,没想到十一年的时间,你的弓马水平就这么娴熟了。”
赵忠看着自己的儿子开心地说道,眼睛里满是骄傲。
赵诣听后,笑了笑,谦虚地对着自己父亲说道:“哪有,还不是父亲教得好。”
原来这名少年就是当初被奸人诬告,被斩了满门的容大将军那个幸存的儿子。
而现如今的赵诣早己长成了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听见这话的赵忠,听后更加高兴了,便哈哈大笑起来。
赵诣看到自己的父亲赵忠这么高兴,一时间也有些不好意思。
赵忠停止笑容,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看着自己的儿子。
“诣儿,回复现在问你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回答。”
赵诣看到自己的父亲如此认真的样子,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在听到自己父亲说的话后,点了点头。
“父亲,有什么想要问的,孩儿一定认真回答。”
“如今你也十七岁了,并且前年还考上了贡生,只差一步便可考上进士,并且你的弓马也十分的娴熟。”
说到这里,赵忠突然停顿了一下。
赵诣看到自己的父亲突然停顿下来,疑惑的问道:“父亲想说的是…父亲想问的是,你是打算参兵投入军中,从而保家卫国,还是想继续考试,从而去京城里面参加殿试,成为进士,然后光宗耀祖,报效国家,造福百姓。”
赵诣听到自己父亲问的这个问题,想了想回答道:“回父亲,孩儿想的是继续参加考试,考上进士,然后如父亲所说的话一样,光宗耀祖,报效国家,造福百姓。”
然而赵诣不知道的是,自己的父亲赵忠曾经乃是京城有名的刑部尚书兼太子少保。
并且断案无数,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可惜后来遇上了“变故”,被迫辞官,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当然,这里的“变故”指的就是十几年前白府被满门抄斩的事情。
赵忠听见儿子的回答,想了想,开口说道:“考上进士,入朝为官是好事,但是朝堂深似海,一不小心便会掉入万丈深渊,难啊!”
说完之后的赵忠无奈的摇了摇头。
赵诣听见自己父亲的话,以及看见自己父亲的反应,明白了,自己父亲的担心,于是语气变得十分坚定。
“父亲,孩儿承诺将来考上进士的时候,一定会造福百姓,而不是***受贿,并且等孩儿有能力 ,再找个时间把父亲一起接到京城来住。”
赵忠听见自己孩子的回答,大笑了几声。
“也罢,考上也好,对了,这是一些银两,拿来当盘缠用,至少也不会挨饿。”
赵忠说完,便从怀里拿出一个蓝色的荷包,把它递给了自己的儿子。
赵诣接过自己父亲递过来的荷包,打开一看,发现里面装满了碎银子,加上自己父亲刚才说的话。
赵诣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父亲的苦心,于是感激的说道:“还要多谢父亲成全。”
“按照时间,京城里面的殿试还有三个月就要举行了,你赶快启程前往京城吧。”
赵忠提醒说道,并且说完之后,脸上露出一副不舍的表情。
“好,孩儿就先走了,父亲保重。”
说完,便毅然决然的离开了。
赵忠看着自己儿子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不舍之情,同时也在心中祈祷:希望儿子你不要像你的父亲,被奸人诬告,到时候我该如何在九泉之下的好友交代。
离开赵忠之后的赵诣来到驿站,雇了一辆马车,便前往京城出发了。
就这样,赵诣坐马车,将近两个月很快就到达了京城。
坐在马车里面的赵诣正在闭目养神,不知道在思考什么,这时候突然听到外面的马夫说道:“这位老爷,京城己经到了。”
听到之后的赵诣拉开马车的帘子,发现现在己经来到了城门面前。
赵诣立马抬起头来,向着门上面望去,发现了城门上面的那一块牌匾,看到牌匾上面的字写着“京师”二字之后,便相信己经来到了京城。
便立马从马车上面下来,从那个和包里面拿出几两碎银子,将其递给了那位马夫,礼貌的说道:“你好,这些银子是路费。”
那位马夫看到赵诣手上的银子之后,立马接了过来,高兴的说道:“多谢老爷,欢迎下次再来。”
说完之后,来一位马夫,便高兴地驾驶着自己的马车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