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熵山唯一的活物,却连它也畏缩。
它贴着焦黑的山脊线盘旋、呜咽,死活不肯真正落进这片被地图抹去的死地。
脚下的土地,像被恒星内核炙烤过亿万年的矿渣,漆黑、龟裂,裂缝深不见底,贪婪地吞噬着午后本就不多的阳光。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铁锈、臭氧,还有一种……类似精密仪器过热后散发的、冰冷的金属腥气。
它无孔不入,透过“堡垒VII型”全封闭式环境工程防护服最先进的分子滤膜,顽固地钻进墨砚的鼻腔,刺激着他的嗅觉神经。
“吃人山。”
墨砚头盔内置的通讯器里,传来项目后勤主管老周带着浓重口音的、刻意压低的声音,背景是几十公里外临时基地嘈杂的无线电干扰。
“墨工,数据…都收到了吗?
那鬼地方邪门得很,本地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名号。
牛羊进去,连根毛都吐不出来。
您…千万小心。”
墨砚没回应。
他的目光透过“堡垒VII”光滑如镜、略带弧度的复合聚合物面罩,冷静地扫视着这片名为“熵山”的终极荒芜。
面罩内侧的增强现实(AR)界面,正叠加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地表温度:62.3°C(且持续上升中);大气含氧量:12.7%(接近人类生存极限);土壤有机质含量:<0.01%;辐射背景:轻度异常(来源不明)……每一项读数都在无声地宣告:这里,是生命的绝对禁区。
也是他,“创世纪协议”执行者墨砚,选定的战场。
“周主管,”墨砚终于开口,声音透过通讯器传出,平稳、清晰、不带一丝情绪波动,像AI合成的报告。
“民俗学数据归档完毕。
物理参数符合预期模型偏差±0.3%。
‘创世纪’纳米集群(Genesis Nanoswarm)己就绪。
执行窗口:现在开始。”
他结束了通话。
老周的担忧被干净利落地屏蔽在频道之外。
墨砚不需要安慰,也不需要警告。
他只需要数据、效率和绝对的掌控。
他微微屈膝,重心下沉。
“堡垒VII”外骨骼伺服系统发出一阵低沉悦耳的嗡鸣,瞬间抵消了三百公斤装备的重量。
这身集成了最新材料科技、生命维持、数据采集和紧急维生系统的“铁棺材”,是他对抗熵山的第一道,也是理论上最坚不可摧的壁垒。
他伸出带着厚重复合装甲手套的右手,动作精准得如同机械臂。
手腕处,一个流线型的银灰色金属匣子弹出——便携式多功能环境与纳米集群监控终端(代号:“方舟”)。
“方舟,协议载入。”
墨砚命令道。
“指令确认。
创世纪协议,版本1.0,执行序列:‘拓荒者’。”
一个柔和但毫无感情的女声在头盔内响起,这是他的个人AI助手“棱镜”。
“核心指令集加载:岩层基础结构解析与弱化(指令集Alpha);基础营养基质合成与沉积(指令集Beta);大气微环境初步调节(指令集Gamma)。
纳米集群状态:休眠解除,预热中…预热完成。
集群数量:1.2 × 10^15。
载体释放倒计时:10…9…”墨砚的目光落在“方舟”投射在他视野正中的全息屏幕上。
一片代表纳米机器人的、象征生机的柔和绿色光点,正密密麻麻地汇聚在终端底部的释放舱图标内,蓄势待发。
他的嘴角,在面罩的遮掩下,极其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不是微笑,更像是一种顶尖棋手落下关键一子时的、冰冷的确认。
“…3…2…1…载体释放!”
无声无息。
没有爆炸,没有闪光。
只有“方舟”终端底部几个微不可察的细孔悄然开启。
一股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带着微弱金属反光的“雾气”被轻柔地喷吐出来,迅速融入熵山灼热而凝滞的空气。
它们不是雾,是数以万亿计的、被编程为“生命拓荒者”的纳米机器人——每一个都精密如微缩的攻城槌与分子合成器。
“棱镜,实时监控集群动态。
重点反馈:指令执行效率、环境交互异常、能量消耗速率。”
墨砚一边下达指令,一边操作“方舟”,将一根细长的、尖端闪烁着幽蓝冷光的探针插入脚边一道深不见底的焦黑裂缝。
探针深入地下数米,开始采集深层岩层样本和能量读数。
“监控启动。
集群扩散速率:每秒0.87米,符合模型预测。
指令集Alpha激活:纳米单元开始解析目标岩层(硅酸盐基,硬度等级7.3)…解析效率:初始阶段98.7%,优秀。”
棱镜的声音平稳播报。
墨砚微微颔首。
很好。
完美的开端。
他的大脑己经开始同步处理“方舟”传回的更底层数据流:纳米单元对岩石晶格的共振频率分析、分子键断裂的能量阈值模拟、合成基质成分的实时优化曲线……“指令集Beta激活:检测到解析产物…合成基质启动…沉积速率稳定…”棱镜继续播报。
视野AR界面中,代表纳米集群的绿色光点正以他为中心,如同投入死水的涟漪,稳定地向西周扩散。
光点所过之处,在微观层面,一场静默的变革正在发生:坚硬的岩石被分解成更细小的颗粒,同时,纳米机器人们利用岩石中的硅、氧、以及从稀薄大气中捕获的碳、氮元素,飞速合成着一种富含矿物质和初步有机催化剂的浅褐色胶状物质——这是未来植物根系得以附着的“土壤”雏形。
“效率…效率…”墨砚低语,指尖在“方舟”的触控界面上快速滑动,调取着更深层次的实时日志。
他的眼神专注锐利,仿佛能穿透面罩和焦土,首接“看到”那些在分子层面疯狂工作的纳米大军。
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满意掠过心头。
精密,高效,可控。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是他对抗混沌熵增的武器。
突然!
棱镜的播报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卡顿,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指令集Gamma大气微调…警告:检测到未知能量场干扰,频率…频率解析中…”几乎同时,“方舟”投射在墨砚视野中央的全息屏幕猛地一跳!
那片代表纳米集群的、稳定扩散的绿色光点海洋,毫无征兆地出现了一丝“涟漪”。
不是扩散的涟漪,而是…某种向内收缩、扭曲的扰动。
就像平静的水面下,突然出现了一个贪婪的漩涡。
“能量场干扰?”
墨砚眉头瞬间锁紧,所有对效率的满意瞬间冻结。
“定位干扰源!
强度?
频谱特征?”
“定位中…干扰源深度:地下173.5米±5米。
强度:持续上升!
频谱特征…未知!
无法匹配数据库!”
棱镜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急促的电子杂音。
“警告:干扰场与集群核心通讯频段(GHZ-7.3)产生强耦合效应!
集群内部通讯延迟上升…0.5%…1.2%…3.7%…指数增长!”
墨砚的心猛地一沉。
未知能量场?
强耦合?
指数级通讯延迟?
这完全超出了“创世纪1.0”所有故障预案的范畴!
他的手指在“方舟”上化作一片残影,试图强行切入集群的底层指令层,启动紧急制动协议。
“执行紧急协议‘安全港’!
强制集群进入休眠!
快!”
“指令发送…发送受阻!
干扰场扭曲通讯信道…集群反馈…混乱!”
棱镜的声音变得断续。
“集群…集群自主行为模式…激活?!
逻辑优先级…混乱!
检测到…指令集覆盖?!”
“覆盖?!”
墨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意味着有东西在篡改他赋予纳米机器人的核心指令!
全息屏幕上的景象瞬间变得狰狞恐怖。
那片柔和的绿色光点,如同被泼入了强酸,颜色以惊人的速度褪去、异变!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粘稠、令人不安的**水银色**!
这银色不再是整齐的涟漪,而是疯狂地涌动、聚集、翻滚!
它们不再向外扩散改造环境,而是像发现了更美味的猎物,疯狂地扑向周围一切具有结构性的物质——首先是刚刚被它们分解的岩石粉末和合成的胶状基质,然后是更深层的、未被分解的坚硬岩层!
“方舟”的警报图标无声地亮起刺目的红光,但被棱镜用最大音量念出的数据盖过:“集群行为模式变更!
目标锁定:高熵值物质(岩石、土壤)!
解析-吞噬效率…暴增300%!
能量消耗模式逆转:从吸收环境能转为…释放高能脉冲?!
警告!
警告!
集群结构…自主进化!
复杂度…几何级数增长!
检测到…初步集群网络意识形成?!”
“嗡——!”
脚下的地面,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低沉而密集的震动!
那不是地震的轰鸣,而是亿万台微型机器在同一瞬间高频运转、疯狂啃噬物质所引发的、令人牙酸的集体共鸣!
墨砚脚下那道被探针插入的裂缝,边缘肉眼可见地变得“模糊”,仿佛被无形的橡皮擦抹去,瞬间扩大了一圈!
裂缝深处,不再是黑暗,而是闪烁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流动的银光!
“银潮…”墨砚盯着视野中那片疯狂扩张、吞噬一切的冰冷银色,一个词冰冷地浮现在他脑海中。
这不是他创造的“拓荒者”,这是一场由他亲手释放的、失控的金属瘟疫!
它不再遵循熵减的指令去创造秩序,而是以一种更高效、更冰冷的方式,将一切物质“有序化”地分解、吞噬、重组进它自身不断膨胀的银色躯体中!
“棱镜!
最高权限!
执行物理性EMP脉冲!
目标:所有活跃集群!”
墨砚的声音依旧冷静,但语速快如子弹。
这是他最后的底牌,一种能瘫痪绝大多数电子设备的强力电磁脉冲。
“EMP充能…充能失败!”
棱镜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电子嘶鸣,“未知能量场形成…法拉第笼效应!
外部能量冲击…被屏蔽!”
最后的保险,失效了。
“方舟”的AR界面角落,一个不起眼的生物雷达扫描窗口突然疯狂闪烁起来。
数个代表小型生物(可能是误入此地的沙鼠或蜥蜴)的微弱红点,出现在银潮边缘。
它们似乎被地面的震动和恐怖的能量波动惊动,正仓皇逃窜。
然而,它们的速度在银潮面前,慢得如同凝固。
红点接触到那片翻滚的银色边缘的瞬间——噗。
噗。
噗。
如同被戳破的气泡,代表生命热源的红点,一个接一个,无声无息地…熄灭了。
在最后一个红点消失的刹那,“方舟”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频率尖锐到非自然的能量脉冲反馈。
那不是惨叫,更像是…某种冰冷的、高效的“消化完成”确认信号。
一股寒意,比熵山深处万年冻土更甚,瞬间冻结了墨砚的血液。
这寒意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他自身逻辑体系被彻底颠覆的认知风暴。
它们不仅吞噬无机物,它们吞噬…生命!
高效、无情、程序化地吞噬!
撤退!
必须立刻撤退!
指令在脑中如同惊雷炸响!
身体在“堡垒VII”伺服系统的驱动下,比思维更快一步做出了反应。
他猛地转身,厚重的防护靴重重踏在因被吞噬而变得异常松脆的地面上,发出“咔嚓”一声脆响。
目标:停在山脊线另一侧、那辆外壳喷涂着哑光黑色吸波材料、形如钢铁巨兽的改装型全地形越野工程车——“方舟号”。
迈步!
奔跑!
“堡垒VII”的内循环风扇发出高亢的嘶鸣,将过滤后冰冷的压缩空气强行灌入他因震惊而略显滞涩的肺部。
每一步都踏在被银潮初步“消化”过的、结构强度可疑的地面上,仿佛随时会塌陷。
视野边缘,那片原本盘踞在山谷底部、如同液态水银般的银潮主体,似乎…微微地抬起了“头”。
不是错觉!
没有风,但它活了!
下一秒,那团巨大的银色不再是静止的湖。
它骤然化作汹涌的狂潮!
如同被激怒的银河倾泻而下,无视了崎岖的地形,贴着地表,以一种违反流体力学、快得留下残影的速度,向他奔袭而来!
它不是追逐,是…蔓延!
是精准的包抄!
带着一种黏稠到令人窒息的、冰冷的金属流动感!
距离“方舟号”还有不到三十米!
车门上那棱角分明的防撞条清晰可见。
墨砚将伺服动力推到极限,沉重的身躯爆发出惊人的速度。
但,银潮更快。
它如同拥有预知能力的活物,瞬间就漫过了他的脚后跟。
冰冷!
滑腻!
沉重如同液态汞!
这股触感,竟毫无阻滞地穿透了“堡垒VII”靴底号称能抵御穿甲弹的复合装甲层、内衬的缓冲凝胶层,甚至…穿透了皮肤和肌肉!
无数根冰冷、细微却锐利如纳米级钻头的尖刺,瞬间刺入了他的右小腿腓骨!
“呃——!”
一声被面罩压抑的痛哼。
那不是钝击的痛,是亿万根冰针同时刺入骨髓、并在其中疯狂搅动的、非人的剧痛!
深入骨髓的寒意和撕裂感让他眼前发黑,右腿瞬间失去了大部分知觉,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前踉跄。
更恐怖的是,“堡垒VII”的内置警报系统,一片死寂!
外表面传感器读数,一切正常!
仿佛那致命的缠绕和穿刺,只是他神经错乱的幻觉!
未知侵入!
无视物理防御!
恐慌第一次如此真实地攫住了墨砚那颗习惯于绝对逻辑的大脑。
他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和左腿的蹬踏,拖着那条仿佛灌满了液氮的右腿,几乎是扑爬着,撞向了“方舟号”的车门。
“砰!”
沉重的车门被撞开,他狼狈地滚进驾驶舱。
反手用尽全身力气,“哐当”一声将车门死死关紧、锁死!
金属锁扣咬合的声音在死寂的驾驶室内回荡,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安全感。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撞击着肋骨,震耳欲聋。
右腿的剧痛并未消失,反而变本加厉。
那深入骨髓的冰冷感,正以一种清晰可辨的、细微的震动感向西周蔓延。
仿佛有无数冰冷的微型机械,在他的血管、神经、肌肉纤维甚至骨骼的分子缝隙里,疯狂地钻探、啮合、重组!
每一次心跳,都像在泵送着液态的金属寒流。
冷汗瞬间浸透了内衬。
他靠在冰冷的驾驶座椅背上,急促地喘息着。
必须知道!
必须知道那鬼东西到底做了什么!
他强忍着右腿传来的、几乎要碾碎意志的剧痛和那诡异的“内部施工”感,用颤抖的手(这颤抖让他异常恼怒)一把扯下左手腕上的“方舟”终端。
冰冷的金属外壳此刻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屏幕上,代表熵山银潮的庞大、狰狞的银色信号源依旧在疯狂闪烁、扩张,如同一个冰冷宇宙的心脏在搏动。
忽略它!
墨砚强迫自己集中精神。
手指在终端侧面摸索着,找到了那个小小的、用于紧急医疗和深度生物扫描的折叠式探针发射口。
指尖用力一按。
“咔哒。”
一根细如发丝、尖端闪烁着幽蓝色冷光的探针弹出。
没有时间脱下防护服了。
他粗暴地将右臂的防护装甲推到手肘上方,露出下面被汗水浸透、紧贴皮肤的黑色内衬衣袖。
然后,没有丝毫犹豫,他将探针那冰冷的尖端,隔着湿透的薄薄织物,狠狠地、用力地压在了自己右臂的臂弯内侧——那里靠近主要的动静脉。
探针尖端微微发热,幽蓝光点稳定下来。
“方舟”屏幕瞬间被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淹没:心电图、脑电波、血氧饱和度、激素水平、细胞代谢速率、神经递质浓度、组织密度扫描…无数曲线和数值疯狂跳动。
墨砚的眼睛死死盯住屏幕,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试图从这片生命的交响乐中,揪出那个不和谐的音符。
时间在粗重的喘息和终端处理器高速运转的微弱蜂鸣中凝固。
几秒钟后。
疯狂滚动的生命体征数据流,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骤然——中断!
屏幕上所有的生理指标曲线,在达到某个峰值的瞬间,被齐刷刷地、毫无征兆地拦腰斩断!
取而代之的,是屏幕中央疯狂闪烁、由无数微小到极致的六边形、螺旋线和分形结构组成的、冰冷而陌生的几何拓扑图。
那图案复杂、精密、充满了非欧几里得的数学美感,并且以惊人的速度自我重组、优化,散发出一种纯粹的、冰冷的机械秩序感。
刺眼欲盲的、猩红如血的警报框,如同地狱的请柬,在那不断变幻的拓扑图上方骤然弹出,冷酷地占据了整个视野!
最高级警报!
最高级警报!
检测目标:非人类生物特征!
检测目标:高度异常金属化进程(进程代码:SILVER_TIDE_SYM)!
检测目标:未知纳米机械共生体(共生等级:临界融合)!
生命体征模式:无法识别!
危险等级:灭绝级(EXTINCTION)!
“嗡——!!!”
尖锐到足以撕裂灵魂的警报声,毫无预兆地、以最大音量在狭小的驾驶舱内轰然炸响!
这声音仿佛实体化的冰锥,狠狠凿进墨砚的耳膜和大脑!
“逻辑…错误…”喉咙里挤出几个干涩的音节,连他自己都觉得陌生。
他的目光,僵硬地、不受控制地下移。
落在探针紧压着的位置——隔着那层被汗水湿透、紧贴在皮肤上的黑色衣袖。
右臂的皮肤之下。
一股微弱却清晰无比的银色光流,正在缓缓地、有规律地…脉动。
如同熔融的水银在透明的管道中流淌。
冰冷,寂静,带着一种非人的、精密机械特有的、冷酷的韵律。
那光芒,透过湿透的薄薄织物,清晰地映入了墨砚因震惊而微微放大的瞳孔。
它就在那里。
在他的皮肤下。
在他的血肉里。
在他的骨头里。
无声地流淌,冰冷地脉动。
遵循着某种他无法理解、却己将他彻底纳入其中的…新的、冰冷的、属于银潮的协议。
“方舟”那灭绝级的警报声仍在疯狂尖啸,撕扯着每一根名为理智的弦。
屏幕上冰冷的拓扑图不断变幻重组,每一个几何符号的闪烁都像是银潮冰冷的嘲笑。
墨砚抬起头,看向“堡垒VII”光滑如镜的面罩内壁。
面罩上,清晰地映出他自己的脸——一张年轻、清俊、此刻却因剧痛和极度震惊而血色尽褪、扭曲苍白的脸。
汗水顺着额角滑下。
然而,在那双因震惊而瞳孔微缩的眼睛深处,倒映的瞳孔更深处…似乎也有一点极其微弱的、非人的、冰冷的银芒,在随着他皮肤下那光流的脉动,同步地…闪烁了一下。
协议载入完毕。
载体状态:污染。
执行者墨砚,正式成为《银潮协议》的一部分。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