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以舞为刃杀到三国

第河内的寄人章

发表时间: 2025-08-14
黄河渡口的风裹着沙砾,打在曹九灵脸上生疼。

当袁绍的使者带着三百骑兵出现在视野里时,夏侯惇下意识地握紧了刀柄。

“曹校尉别来无恙?”

使者勒住马,居高临下地打量着这群衣衫褴褛的败兵,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

曹九灵扯了扯沾满血污的战袍,露出一个不卑不亢的笑容:“劳烦通报袁盟主,曹操特来投奔。”

使者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盟主有令,请曹校尉一人随我过河,其余人等在南岸等候。”

夏侯惇怒喝一声:“岂有此理!”

曹九灵按住他的肩膀,低声道:“无妨。”

他知道这是袁绍的下马威,历史上曹操确实是孤身去见袁绍的。

但这一次,他不会任人摆布。

“烦请使者稍等。”

曹九灵转身,从亲卫背上解下一个包裹,里面是他在尸堆里找到的鲍信的印绶。

“鲍将军战死前,托我将此物交予盟主。”

使者的眼神变了变。

鲍信是关东联军的重要人物,他的印绶意义非凡。

使者犹豫片刻,最终点了点头:“既如此,便请曹校尉上马吧。”

渡船在黄河中颠簸,浊浪拍打着船舷,仿佛随时要将这小小的木船吞没。

曹九灵站在船头,望着浑浊的河水,想起前世看过的黄河纪录片。

千年前的黄河比现代更为汹涌,也更为凶险,就像这个动荡的时代。

“曹校尉似乎不惧风浪?”

使者在一旁阴阳怪气地问道。

曹九灵回头,淡淡一笑:“比起董卓的刀,这点风浪算得了什么?”

使者被噎了一下,不再说话。

曹九灵重新望向河面,脑海里却在飞速盘算。

他知道袁绍会在河内停留一段时间,也知道这段时间里会发生很多事。

他必须尽快找到机会,摆脱袁绍的控制,建立自己的势力。

到了北岸,袁绍的大营连绵数十里,旌旗招展,与南岸曹九灵那支残兵形成鲜明对比。

进了中军大帐,袁绍正坐在案几后饮酒,见曹九灵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皮。

“孟德来了?”

袁绍放下酒杯,语气平淡,仿佛只是见一个普通的下属。

曹九灵躬身行礼,将鲍信的印绶奉上:“鲍将军为国捐躯,临终前嘱咐我将此物交予盟主。”

袁绍接过印绶,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情,随即又被傲慢取代:“鲍信之死,令人痛惜。

孟德此次兵败,也非你之过,毕竟董卓势大。”

曹九灵心中冷笑,嘴上却谦逊道:“盟主所言极是。

曹操无能,损兵折将,还望盟主责罚。”

袁绍摆了摆手:“责罚就不必了。

你暂且在我营中休整,待日后再图恢复。”

他顿了顿,又道,“我己为你备下了营帐和粮草,你先下去歇息吧。”

曹九灵谢过袁绍,转身退出大帐。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宁。

袁绍表面上收留了他,实则是想将他牢牢控制在手中。

但他并不担心,因为他有袁绍所没有的东西 —— 对未来的预知。

回到营帐,曹九灵立刻召集了夏侯惇等人。

“袁绍虽然收留了我们,但此人野心勃勃,不可轻信。”

他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离开这里,另起炉灶。”

夏侯惇忧心忡忡地说:“可我们现在兵少将寡,粮草不济,如何离开?”

曹九灵沉思片刻,道:“我有一计。

袁绍想要吞并韩馥的冀州,我们可以假意相助,趁机索要兵马粮草,然后借口攻打董卓,脱身而去。”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曹九灵看着众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他有信心,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开创一番霸业。

接下来的日子里,曹九灵一边在袁绍营中韬光养晦,一边暗中联络旧部,积蓄力量。

他利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准确地预测了几次小规模的战事,渐渐赢得了一些将领的尊重。

同时,他也密切关注着袁绍的动向。

当他得知袁绍果然在密谋夺取冀州时,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