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天官崛起,从乡科走向权力巅峰

第3章 组织部意味深长,重生人方悟玄机。

发表时间: 2025-08-15
回忆里的片段虽然有些模糊。

但毕竟是自己的仕途起点,组织部长高世峰亲自来谈话的场景那是历历在目。

尤其是自己谈话离开后这位高部长莫名其妙的传出来一句。

“肖书记对钟河县也是关注的很啊。”

现在回想高世峰这是很明显的在提醒自己!

省纪委书记肖振华对钟河县很关注?

一个省纪委书记关注一个偏远县自然不能是因为穷山僻壤苦的可怜慰问一下同志,那还能是什么?

“917特大运毒案!”

几个字瞬间浮现在苏明云脑海,前世自己是以***被纪委调查等老部长把自己捞出来时整件事情都己经落地了。

省委书记秋少川撤职!

省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厅厅长曾俊良,常务副省长卜嘉荣***,省委常委汲州市市委书记赖浩元主动投案。

这西位的落幕伴随而来的就是全省39位处级以上干部的调整,影响了116位公职人员的前途。

关键是这件事云里雾里的还有牵扯到军方。

上一世的自己局中围困迷迷瞪瞪,如今回过头来梳理脉络这上上下下一个个身影若隐若现,背后布局的棋手将千丝万缕的线头都汇聚在了自己身处的这个暴风眼。

清泉市离省会汲州市互为对角,两者不能说八竿子打不上但也可以用一个天高地远来形容。

以往全省无论是经济利好还是政策帮扶,清泉市都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

理由无它一来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二来远离省会政策红利难以落地。

也正是这种天高皇帝远的行政状态,以至于让钟河县的阳朔镇成了毒贩天然的桥头堡。

阳朔运毒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至少对于本地百姓而言这都是传开了的秘密!

但早不揭晚不揭非要在省委书记秋少川进京的关键时候揭,这就很微妙了。

而自己又被组织部恰好下放在这儿。。。

苏明远的眼神里再一次看到了那个人的影子。

一夜思量,半枕狭眠。

————————————另一边,也有人彻夜难睡!

乐闲山庄,乔木华和常瑞对坐茶台。

“你是说他在门口就有意的敲打了你?”

乔木华端着手里的茶杯细眯着眼睛品了一口,常瑞眉头紧皱有些坐不住道:“书记,这苏明云人还没到就打听了我的名号恐怕来者不善呐。”

“善与不善都来了,慌什么?”

乔木华轻瞥了一眼常瑞随手将杯底余汤撇掉:“想在阳朔强渡江,那就要看看他到底是龙还是虫了!”

常瑞脸上变幻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这心里不知为何突然有了些慌乱,自己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大小场面也见得多了,唯独今天心里有些难安!

常瑞摇摇头想着老书记心里有数就行,于是换了一个话题:“陶卫斌的老婆今天又来了。”

“你没见吧!”

乔木华盘着手里的核桃语气很是霸道。

“没有,书记您交代了没人敢见。”

常瑞回道。

乔木华点点头,“只要不是陶卫斌亲自来一律不见!”

“这陶卫斌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我明里暗里都点了他几回了就是不肯亲自上门。”

常瑞皱起眉头。

乔木华淡然一笑:“还能为什么,看不上我这艘旧船罢了,当初唐宏在的时候他就骑墙观望可他越不想站队我越要让他认清楚现实。”

“那现在还把它放在党政办这个位置会不会坏事?”

常瑞有些担忧乔木华轻瞥了一眼,“陶卫斌这个人虽然不肯下注但性格谨慎细致做起事来平稳有条理,有些事不是他不明白而是他不想明白,党政办离了他剩下那群废物还真挑不出一个能撑得起来!”

“再晾晾吧。”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

苏明云早早的来到镇长办公室,交代党政办主任陶卫斌把阳朔镇近五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和规划情况统计过来。

陶卫斌自然是客客气气的应下,把事情安排给了个办事员后转头就向书记乔木华报告了。

苏明云虽然没亲眼看到但心里己经猜了个***不离十。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些东西是抓不到乔木华的把柄的,自己也不是为了挑这个老狐狸的刺。

阳朔镇下辖16个村,镇内常住人口为2万4千人,余下9000人分布在各村大部分为幼小老弱。

总人口33,000人,说实话谈不上多也不少。

在这个以人为本靠人口红利发展起来的历史阶段,阳朔镇的优势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优势。

地处偏僻,招商艰难!

人口偏少,经济低迷!

交通不便,发展有限!

全是痛点!

加上早些年乔木华带领全镇种植水果,一棵芒果树可谓是把镇里的裤衩子都亏出来了。

如果发展旅游先不说阳朔镇没什么景点,就是真靠自己那些奇奇怪怪的点子撑起了一些农家乐,就03年这个时间点能旅游的家庭哪个不是去名川大山。

前期成本太大后期收效甚微,而且这个时间线至少得拉到十年以上。

将一个个方案列出,又一个一个划掉苏明云也是摁了摁发胀的太阳穴。

不一会儿,陶卫斌敲了敲门进来。

“镇长,下午走访的司机和陪同人员都己经安排好了。”

“嗯,我知道了。”

苏明云笑着的点点头陶卫斌这人做事滴水不漏,一边对乔木华事无巨细的汇报一边又把自己安排下去的事情落实到位。

书记那边忠心耿耿,职责之内又勤勤恳恳。

主打一个不粘锅,谁都不得罪,是一个可以用的骑墙派。

对此苏明云都有点欣赏陶卫斌,这是独属于乡镇一级党政办主任的政治智慧也是基层主任的一个无奈。

只有在体制内亲身感受过的人才知道,左右逢源这种事情在县级及以上单位都是大忌。

很多初入政场的年轻人都有一个认知上的错误,认为只要自己做好本职以内的工作对于所有领导都尊重且一视同仁,那么自己在人事调整上就会有很大的机会。

毕竟我做事又认真对所有领导都亲近还从不得罪人,只要有安排什么活都干多多少少总会碰到一个赏识我的人。

事实上这是错误的,一件事情你的看法和身为上位者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

单位来了一个新人,什么活都能干但他跟谁都走得很近。

如果你是领导,你会怎么想?

答案是。

墙头草可用不可靠!

当你被领导打上了骑墙派的标签,那么你在他内心里就只会是一个单纯的劳工。

因为你不属于他!

组织有调整的时候,领导对于心中升迁人选的选择一定不是你干了多少活。

而是!

他会不会成为我的助力?

他上次和那个人有说有笑。

对自己的老对手也很热情!

这一次人员调整再观望观望,我就不浪费人情开口了毕竟摸不准他的脉!

就这样你一次次的在单位里燃烧自己,渴望着有哪位领导能够看到你的苦劳。

但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个个都是口头鼓励再鼓励。

政治就是一场人事博弈,而人事的升迁在于立场。

没有立场的人谁会替你博弈?

这就是为什么体制内人人都在讲政治资源,政治立场,各个张口闭口就是人事即政治!

因为这是根本!

没有立场就不会有资源!

就拿后世一个数据做简单比较,截至24年底,我国党员10027.1万余名,其中4000余万在编事业人员,公务员约717.6万人(行政编),处级以上干部28万余人,厅级干部47000人,部级以上干部3300人,国级领导约69人。

这是一份***裸且显而易见的数据,在全国14亿人口的基础下能进入公务员梯队的无一不是万里挑一, 而这些从万里挑一里面杀出来的人才终身可能也只能在科级上挣扎。

所以!

大家都是人才凭什么提拔你?

而且中国的行政工作只能说繁杂并不能说难,因为真正难的事情那是一个地方主官和各部门一把手才要考虑的!

而余下繁杂的行政工作做的久了,对于熟悉了体制内的人精来说谁都不会差。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行政申报审批流程死板的很,有的时只是签一个字却能一级一级拖一个星期。

而离职信一打当天就能接到批复!

你不干,真有的是人干!

所以任何一个能够升迁的人,能力都只是基础的必备品,即使他的能力在你看来只是拥有政治交谈素养(即吹牛聊天,喝酒攀谈,关怀下属)。

这也是一种能力!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很容易理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察言观色想要做到让领导舒服,一定要有超乎常人的敏感和急智。

而另一些真正的实干派,能力能够在一众天才里面鹤立鸡群的早就被中央和省委盯上了,也不可能在基层苦哈哈的磨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