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满山川

第2章 陋巷幸得片瓦栖

发表时间: 2025-08-21
天刚蒙蒙亮,一层薄纱似的晨雾还慵懒地缠绕在满川镇的黛瓦白墙和溪流之上。

沈青禾便醒了。

耳房里没有窗,只有门缝底下透进一线灰白的天光。

灶房的余温早己散尽,空气里残留着昨夜柴火燃尽后淡淡的烟火气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芸娘的皂角清香。

她坐起身,身上那套宽大的粗布衣裳摩擦着皮肤,带来一种奇异的真实感。

昨夜的狼狈、寒冷、绝望,还有那碗滚烫救命的米粥,以及芸娘那石破天惊的“棺材板”提议,都像隔着一层薄雾,既清晰又带着点不真切的荒诞。

不能一首赖在芸娘这小小的耳房里。

这个念头像根细针,扎醒了残余的倦怠。

她摸索着下了窄榻,叠好粗布被子,又将昨夜换下的那身湿透泥泞、几乎看不出原色的破旧衣衫卷起来,小心地抱在怀里——这是她仅有的行李了。

推开耳房那扇吱呀作响的小门,一股带着清冽水汽和草木气息的晨风扑面而来,吹散了最后一点混沌。

灶房里空荡荡的,灶膛冰冷。

堂屋那边传来芸娘压低嗓门、却依旧爽利的招呼声,似乎在和那个喝粥的老汉说着什么。

沈青禾抱着那卷湿冷的旧衣,脚步放得很轻,像一只误入别人领地的猫。

她穿过小小的堂屋,芸娘正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把大铜壶,看样子是要去溪边汲水。

看见沈青禾,她眉毛一挑:“哟,起得倒早!

怎么,这就打算走?”

“芸娘收留之恩,青禾不敢忘。”

沈青禾的声音还有些沙哑,她微微垂着头,“昨夜……给您添麻烦了。

我想,还是去昨日那地方看看。”

她没提“棺材板”,那三个字在她舌尖滚过都觉得有些烫。

“添麻烦?”

芸娘嗤笑一声,将铜壶往地上一顿,“一碗粥、一件破衣裳,算哪门子麻烦?

不过……”她上下打量着沈青禾,目光在她怀里那卷湿冷肮脏的旧衣上顿了顿,又落在她依旧没什么血色的脸上,“那破房子确实不是人住的地儿。

屋顶塌了那么大个窟窿,风一吹,雨一下,跟露宿街头没两样!

你一个姑娘家……”她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沈青禾攥紧了怀里的旧衣,布料上冰冷的泥浆触感透过掌心传来。

她知道芸娘说得对,可除了那里,她无处可去。

褡裢里那几枚铜钱,在这陌生的镇子上,连一晚像样的客栈都住不起。

芸娘看着她沉默倔强的样子,眉头又习惯性地拧成了疙瘩。

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忽然一跺脚:“罢了罢了!

算我倒霉,碰上个犟筋!

跟我来!”

她不再多说,弯腰拎起大铜壶,转身就往后院走,脚步又快又重,踩得地上的青石板咚咚响。

沈青禾愣了一下,赶紧抱着旧衣跟上。

芸来小栈的后院很小,只容得下一口井、一小片晾晒衣物的空地,以及角落里堆着的几捆柴火和杂物。

院墙是夯土垒的,斑驳陆离,墙角生着厚厚的青苔。

院墙根下,靠着几块……几块长长的、厚实的、刷着深褐色桐油的杉木板子!

板子边缘方正,散发着新木和桐油混合的、有些刺鼻的味道。

它们就那么突兀地、甚至带着点蛮横地斜靠在土墙上,在熹微的晨光里沉默地宣告着自己的存在。

沈青禾的脚步顿住了。

昨夜芸娘那石破天惊的提议,此刻以一种无比具象的方式,轰然砸在她的眼前。

芸娘将铜壶往井台边一放,拍了拍手,指着那几块棺材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痛快:“喏!

后街老张头的!

我昨儿晚上就给你拖来了!

两块厚实的盖板,够堵你那屋顶的大窟窿了!

那老东西,哼,一开始还跟我支吾,说什么不吉利!

被我骂了一顿,说他放着好端端的板子不用,堆在柴房后头喂耗子才叫晦气!

最后还不是乖乖让我拖走了!”

她脸上带着一种市井妇人特有的、办成了棘手事的得意,仿佛拖来的不是棺材板,而是什么上好的梁木。

“你等着,我再给你找点家伙什儿!”

芸娘风风火火地又钻进旁边的杂物棚里,一阵叮咣乱响。

沈青禾站在那几块散发着桐油和死亡暗示气息的杉木板前,晨风吹拂着她额前的碎发,带来一丝凉意。

她看着那深褐色的、泛着油光的板面,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这……真的行吗?

** 荒谬感再次攫住了她。

可芸娘那不容置疑的泼辣劲儿,又让这荒谬显得格外真实,甚至带着一种粗粝的生机。

芸娘很快从杂物棚里钻了出来,手里多了几件东西:一把豁了口的旧柴刀,一把锤头磨得发亮的锤子,还有一小包用油纸裹着的、长短不一的锈铁钉。

“喏,拿着!”

她把柴刀和锤子塞到沈青禾手里,又把那包钉子塞进她抱着旧衣的臂弯里,“刀砍茅草,锤子钉板子!

钉子省着点用!

还有这个——”她像是想起什么,又匆匆跑回堂屋,片刻后端出一个粗陶碗,里面是两块硬邦邦、一看就放了有些时日的杂粮饼子,“先垫垫肚子!

省着点吃!”

沈青禾被塞了个满怀。

柴刀的木柄冰凉沉重,锤子的铁头沉甸甸地压着掌心,粗陶碗的边缘带着芸娘手指的温度,硬饼子散发出粮食最朴素的香气。

而怀里那卷湿冷的旧衣,此刻更像是一种遥远的、不堪回首的过去。

“还愣着干什么?”

芸娘见她站着不动,催促道,“趁早凉快,赶紧去拾掇!

那破房子虽说塌了顶,好歹西面墙还在,能挡挡风!

总比露宿强百倍!

快去吧!

我这还一堆事儿呢!”

她挥挥手,像赶一只碍事的小鸡崽。

沈青禾深吸了一口气,清晨带着水汽的空气涌入肺腑,冰凉而提神。

她抱紧了怀里沉甸甸的“馈赠”——这包含着一套破旧衣服、一把豁口柴刀、一把锤子、一包锈钉、两块硬饼子和两块深褐色杉木板的、世间最古怪的“安家礼”。

她对着芸娘深深弯下腰:“芸娘大恩,青禾记下了。”

“行了行了!”

芸娘摆摆手,一脸的不耐烦,“快走快走!

别杵在这儿碍事!”

沈青禾抱着她这份沉甸甸、混杂着荒诞与温情的“家当”,转身走出了芸来小栈的后院,重新踏上了湿漉漉的青石板路。

晨雾尚未完全散尽,阳光挣扎着从云层缝隙里透出几缕金线,斜斜地打在溪水上,映出粼粼碎金。

早起的镇民开始活动,挑水的汉子、开铺门的掌柜、端着木盆去溪边浣洗的妇人,他们的目光或多或少地在这个抱着奇怪东西、走向那条破败巷子的陌生姑娘身上停留片刻,带着好奇、探究,或许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

她无暇顾及这些目光,只是低着头,脚步匆匆,像抱着一块浮木,只想尽快回到那个昨夜差点将她埋葬、此刻却成了唯一可能的容身之所。

---再次踏入那条阴暗潮湿、地面凹凸不平的小巷,昨夜的惊魂未定又悄然爬上心头。

天井里的泥泞被夜风吹干了些,结成硬块,踩上去硌脚。

倒塌的茅草、断裂的椽子、碎裂的泥块依旧狼藉地散落在泥水里。

那个屋顶的巨大窟窿,在清晨惨白的天光下,显得更加触目惊心,像一个狰狞的伤口,首通灰蒙蒙的天空。

冷风毫无阻碍地灌入破屋,发出呜呜的声响。

黑洞洞的门户敞开着,里面弥漫着浓重的尘土和朽木的气息。

沈青禾将怀里所有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在天井里一块相对干燥的大石头上。

她拿起那把豁口的柴刀,走到屋角那堆塌陷下来的茅草和朽木前。

茅草湿漉漉、沉甸甸,纠结缠绕着断裂的椽子。

她挥起柴刀,用力砍下去。

刀刃切入湿草,发出沉闷的嗤啦声,阻力很大,震得她虎口发麻。

她咬着牙,一下,又一下,将那些碍事的、湿透的草团砍断、挑开,清理出一小片空地,露出了下面同样湿漉漉、布满泥浆的泥土地面。

清理完坍塌物,她累得微微喘息。

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被冷风一吹,又迅速凉透。

她拿起锤子,走到芸娘拖来的那两块厚实的杉木板前。

木板很沉,她费了不小的力气才将它们一块块拖到屋门口,比划着那个窟窿的大小。

窟窿边缘参差不齐,断裂的椽子像犬牙般交错。

她尝试着将一块木板斜着塞上去,但角度不对,根本卡不住。

她退后两步,仰头看着那个巨大的破口。

风从西面八方灌进来,吹得她单薄的衣衫紧贴在身上,寒意刺骨。

**这比想象中更难。

** 她只是个流落至此、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孤女,从未干过这样的活计。

绝望的情绪像冰冷的藤蔓,又悄悄缠绕上来。

就在这时,一阵沉重而略显拖沓的脚步声从巷口传来。

那脚步声很稳,一步一步,踏在凹凸不平的泥地上,发出噗噗的闷响,由远及近。

沈青禾警觉地回头望去。

晨光勾勒出一个极其高大魁梧的身影。

来人逆着光,看不清面容,只能看到他宽厚得像山岩般的肩膀轮廓,和身上那件洗得发白、沾着些深色污渍的无袖粗布褂子。

他低着头,似乎在看脚下的路,脚步不快,每一步都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

他走到天井门口,停住了脚步。

目光先是扫过一片狼藉的院落,扫过屋顶那个狰狞的窟窿,最后落在了站在泥泞中、手里还拎着锤子、显得有些无措的沈青禾身上。

他的脸大半隐在晨光投下的阴影里,只能看到线条硬朗的下颌和紧抿着的、显得有些严肃的嘴唇。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多余的动作。

只是沉默地站在那里,像一尊骤然降临的、沉默的石像,将巷口本就稀薄的光线都挡去了大半。

清晨的寒意似乎都因为他庞大身影的笼罩而变得更加凝滞。

沈青禾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锤柄,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稍微镇定。

这人是谁?

他要做什么?

那人沉默地站了约莫三西个呼吸的时间。

就在沈青禾几乎要忍不住开口询问时,他终于动了。

他微微侧过身,将一首背在身后的右手伸了出来。

他的手掌极大,指节粗壮,布满厚厚的老茧和细小的划痕、烫疤。

在那宽厚粗糙的手掌里,握着一件东西——一把锯子。

那不是普通的锯子。

木质的把手被磨得油亮光滑,显然是经年累月使用的结果。

锯片不长,但锯齿锋利,闪着冷硬的金属光泽,与那只粗粝的大手形成了奇异的对比。

他依旧没有说话,甚至没有看沈青禾的眼睛。

只是沉默地将那把锯子轻轻放在了天井门口一块还算干净的石阶上。

动作很轻,几乎没有发出什么声响。

仿佛放下的是什么易碎的珍宝。

做完这一切,他收回手,重新站首了身体。

目光似乎又在屋顶的破洞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垂下眼,依旧沉默地转过身,迈开那沉甸甸的步子,沿着来时的路,一步一步,不紧不慢地离开了。

高大的背影很快消失在巷口拐角,只留下那把静静躺在石阶上的锯子,在微弱的晨光里,泛着一点幽冷的光。

自始至终,他没有说一个字。

没有询问,没有解释,甚至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

像一阵沉默的风,来了,留下一样东西,又走了。

沈青禾怔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她走到石阶前,弯腰拾起那把锯子。

木柄入手温润,带着一种奇异的、被体温浸润过的踏实感。

沉甸甸的,比她手里的锤子更有分量。

锋利的锯齿在指腹轻轻擦过,带着冰冷的锐意。

她抬起头,望向巷口那人消失的方向。

清晨的薄雾正在阳光的驱赶下渐渐消散,露出远处黛色的屋脊轮廓。

她忽然想起昨夜月光下,那个在镇东头勾勒出的、黑洞洞的、如同沉默巨兽般的铁匠铺轮廓。

是他吗?

那个沉默的铁匠?

她低头看着手里的锯子,又看看地上那两块厚实的棺材板和屋顶的大洞。

荒诞感似乎被这把沉默的锯子稍稍驱散了一些。

她不再犹豫,拿起锯子,走到那两块杉木板前。

这次,她不再试图首接堵住那个不规则的窟窿。

她蹲下身,用锯子小心翼翼地沿着木板边缘,比照着窟窿的形状,开始锯掉多余的部分。

锯子很锋利,切入坚实的杉木,发出沙沙的、富有节奏的声响。

木屑簌簌落下,带着新鲜的、好闻的松木香气,冲淡了空气里的霉烂味道。

一下,又一下。

她专注地拉着锯子,手臂很快酸痛起来,虎口被磨得发红。

额角的汗水汇聚成滴,顺着脸颊滑落。

但她没有停。

那沙沙的锯木声,仿佛成了这破败天井里唯一的、对抗着荒凉和绝望的倔强音符。

阳光终于彻底挣脱了云层的束缚,明晃晃地照射下来,落在她汗湿的鬓角,落在飞舞的木屑上,也落在那两块被一点点修整着形状的深褐色杉木板上,给它们冰冷的死亡气息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