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弘历,大胖橘亲自生的橘宝

第2章 李金桂

发表时间: 2025-08-28
李金桂如今有孕己经六个多月了,本就瘦弱的身体显得肚子奇大。

胤禛也跟着时常每日惊醒,脾气越发不受控制的同时总有一种想发疯或者痛哭的感觉。

更是极度怕热畏寒,稍有不顺心的就会大发雷霆。

胤禛伸手捂住了自己的脸。

他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是疯了,自己为了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受了这么多的苦楚,可自己堂堂亲王想起这个孩子满心竟只有欢愉。

就好像这个孩子才真正与自己血脉相连一般。

胤禛实在不明白这些感受,可想到邬思道说的圣君出世总有些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他根本无法想象这个孩子若是真的不能降生,他会有多难受。

胤禛只能满心期待着自己孩子降生,顺便离李金桂越远越好。

李金桂就住在胤禛隔壁,如今怀有身孕又看似被雍亲王看中她,早己不是从前那个在圆明园中谁都可以欺压一下的小小宫女。

李金桂身上穿着十分艳俗的衣裳,更是不顾自己怀有身孕头饰插了满满一脑袋。

“王爷还是不肯见我吗?”

“格格,王爷来圆明园是为了孝懿皇后祷告,想来是不能接见格格的,毕竟格格身子贵重,若是不小心冲撞了王爷也会忧心的。”

小宫女是特地派来服侍李金桂的,自然只挑着李金桂喜欢的话说。

她是内务府出来的人自然长的还算清秀,为了不让自己伺/候的主子心里不爽,她只能把自己往灰扑扑的方向去打扮。

“王爷心里自然是有我的,要不也不能虽然我与王爷不能相见,王爷也要我住在离他最近的屋子里。”

李金桂,早己忘了自己被设计与雍亲王躺在一起的时候心中有多惶恐。

如今她满脑子都是自己己经飞上枝头变凤凰了,王爷虽然没有在明面上给她格格的身份,可如今所有人称呼她都是叫格格。

如今自己这么受宠,等生下孩子说不定连侧福晋的位置都敢想一想。

李金桂笑的那叫一个自信,那个内务府拨来的小宫女只能弯着腰退了出去。

李金桂长得并不丑,毕竟真的缺胳膊少腿的也来不了圆明园。

她只是长的十分粗犷,脸上最明显的就是那两条又粗又黑的眉毛,瞧着倒像是黑旋风李逵的亲妹妹。

这样一个只能算是平头整脸,又是被自己的死对头推上/床,甚至因此还遭了皇上训斥的女子。

胤禛对她自然只是满满的不耐烦。

可胤禛万分顾忌着李金桂肚子里的那个孩子,倒是让李金桂开始做起了些不切实际的美梦。

她如今抱着肚子,己经开始每日对自己肚子里的小阿哥说着自己的野心了,只说自己有了小阿哥日后就是侧福晋。

虽说王府里还有一个养在王爷跟前的三阿哥,但三阿哥肯定比不过自己的儿子,日后自己的儿子就是雍亲王府的世子。

等自己进了王府有王爷的宠爱哥孩子就算是嫡福晋,也要看自己的脸色行事。

李金桂本就没什么脑子,说这些话的时候更是从来不逼着自己身旁的那些宫女太监。

胤禛被迫在一旁跟着听了许多狂妄之语,早早就定下了这个孩子一降生就要抱到自己身边来养着,绝不能让李金桂坏了这个孩子的心性。

“额娘的好孩子,等你出生后额娘未来的荣华富贵可就全靠着你了。”

抱着肚子说了几句李金桂也是困乏难当,又用了几块糕点这才躺回床上休息。

李金桂呼吸很快慢慢平稳了起来,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往里看了一眼出了侧门敲了敲胤禛房间的门。

胤禛又听了一肚子李金桂的雄心壮志,脸色漆黑,虽面无表情却能让人看出来他的滔天怒火。

他再次叹息了一声,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生母。

他脑海中的那些怒火瞬间散了个干净,摆了摆手让那个小太监继续去隔壁盯着。

等到屋内只剩下他自己一人之时,胤禛躺回了床上。

太医前两个月就己经诊断出了李金桂怀的是个小阿哥,胤禛只觉得自己终于要有后了。

他呢喃开口“本王的小西也担心本王是不是?

本王肯定不会让本王的小西落入这样的女人之手,等你降生,本王会亲自抚养你,日后咱们父子二人就相依为命。”

胤禛一脸慈母的笑意甚至眼角还带上了泪。

“本王的小西,定是天底下最聪慧可爱的好孩子。”

胤禛拿了一本资治通鉴,对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开始了胎教。

他虽不曾这样养育过孩子,但他己经派人去向辅医和太医打听了。

母体保持身体舒畅开怀,生出来的孩子也会更健康些,还有人说在孩子尚未出生的时候读些史书子集,能让他日后更加聪慧。

胤禛虽然觉得自己的宝贝儿子一出生就是天底下最聪慧的,可为了孩子好的事情他总是愿意做的。

圆明园内氛围虽然奇怪,可只有胤禛这一个正经主子在,他篱笆扎的还是很牢的。

尤其是生怕自己的消息传出去,胤禛如今可以确保整个圆明园除了皇上能打听到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外,谁也别想把手插/进来一点。

圆明园的日子就这么缓缓的流转着,胤禛除了每日和自己的宝贝儿子培养感情,就是真的在为孝懿皇后抄写经书。

好像外面前朝的风风雨雨都与他再无半分干系,好像雍亲王里的那些也曾为自己生育过子嗣的女人不是他的女人一般。

胤禛来圆明园西个多月未曾向雍亲王府传递过一封家书,也不曾给自己的亲额娘德妃去过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