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机械厂内,厂职工正在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机械设备,额头上留下的汗也来不及擦。
“喂喂喂,我是广播员小月。
为了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号召,我们厂区将在周三开厂员工大会,届时一人都不能缺席。”
巨大的机器轰鸣声,把广播里的声音遮住了。
“小芳,广播里刚刚讲了什么?”
“我也没有听清楚。”
一个西十来岁的人,戴着一副老花镜,脸上的沟壑彰显出在厂里工作的岁月。
从车间外进来,敲了敲机械,示意大家停下工作。
“大家都停一停,我宣布一个消息。”
车间工人停下了,手头上的工作,盯着正在说话的车间主任。
“今年国家提倡计划生育,大家都要响应号召。
周三都去厂体育场开大会。”
“主任,生不出来孩子的还要去吗?”
妇女鄙夷不屑的扫了扫在她对面的女人,只见女人面红耳热的低下了头。
“王琦,听着就好,一会儿该忙就忙你的。”
“我不就是开个玩笑吗?”
车间主任瞥了一眼王琦,又敲了敲机械,示意大家开始开工了。
车间里机器轰鸣声又响了起来,大嗓门的王琦喊着对面的女人。
“小菊,我看你就不用去了,毕竟你也生不出来,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菊当作听不见,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
“神经病,祝你一胎生十个。”
时间转瞬即逝,很快就到了下班时间,小菊看着紧跟在身后的王琦,快步的走向了自行车棚,推着自行车就走了。
“小菊,等等我,等等我。”
“也不知道是谁家的狗在叫。”
听见声音的小菊骑上自行车,恨不得把自行车骑冒烟了。
“回来了,小菊。”
婆婆听到院里自行车的声音,快步的从厨房走出来,欢喜的迎接小菊。
听到婆婆声音的小菊,好像有了底气一般,大声的哭了出来。
“小菊,你怎么了,有什么事跟婆婆讲。”
小菊的哭声越来越大,周围邻居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
公公刚从单位下班回家,看到家门口围满了邻居。
“老冯,你家儿媳在外面受什么委屈了?”
“该吃晚饭了,大家伙都散了吧,回家吧。”
来看热闹的村里人,窃窃私语的散开了。
公公回到家里,问清楚了原由,便安慰起儿媳妇小菊。
“孩子是我们老冯家对不住你,我在这里给你道歉了。”
老冯年轻的时候,是村子里的地痞流氓,仗着家里有点权势,处处调戏人家小姑娘,后被家里安排进了镇政府工作,才老实了。
在老冯25岁时,家里介绍娶妻生子,才正儿八经的稳定下来。
儿子结婚两年,无所出。
起初家里是觉得儿媳妇不能生,吃了各种草药偏方还是不能生,才去医院做了检查。
许是报应不爽,小冯被诊断出了精子成活率低。
在那个年代,男人不能生孩子是大事,说出去怕丢人,为避免闲话,小冯去了部队,所以村民一致认为是小菊不能生,为此小菊受了不少委屈。
“公公,没事的,我出去一个人走走。”
“好孩子,你去吧。
早些回家。”
小菊婆婆家后面,有一座不高的山,山上又很多会发光的萤火虫,也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小动物。
走着走着,天就完全黑透了,皎洁的月光宛如路灯一般,在给小菊照耀着前进的道路。
小菊刚找到一块儿大石头坐下,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了声音。
“哇~哇~哇~哇~谁,谁在那里?”
好奇心害死猫,但是往往不落在自己身上,人是不知道痛的。
声音愈来愈小,小菊快步的朝传来声音的方向走去,发现是一个孩子。
说来也奇怪,这孩子的手里放着一个烧饼,发现有人来了之后就不哭了,而是吃起了手里的烧饼。
小菊左看看,右看看,发现西下无人,就把孩子带了回家。
远处石头后面的老头,偷偷的抹泪。
“孩子,别怪奶奶,家里实在是没有钱医治你了。”
看着小菊的渐行渐远的背影,老头才离去。
“爸,妈,快,快把门关上。”
公婆二话不说,就把门关上了,冲着屋里走去。
“爸,妈,我在山上捡了一个孩子。”
公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可思议的看着篮子里的孩子。
老一辈的人都说,小孩子三岁之前是有前世的记忆的,所以不能开口说话。
首到长大之后,不记得三岁之前的记忆,是因为被封印了。
公婆胆子大的把孩子抱了起来,没想到是个男孩儿,欣喜地跟彼此彼此对了眼神,心照不宣。
“这就是把我抱回来,那个阿姨的家人吗?
还不错,我得让他们把我留下来。”
男孩儿吃着烧饼的嘴停了下来,看着公婆笑了起来。
“快看,他在笑。”
公婆乐的合不拢嘴,小菊也附和似的苦笑了起来。
三人做了决定,要把男孩儿留下来,明天一早通知小冯回家。
“爸,妈,这孩子还没有名字,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吧。”
“好,我看这小娃娃爱吃烧饼,不如小名就叫烧饼吧。”
“老头子,你还怪会起名字嘞。
大名等儿子回来商量着起。”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就睡下了,各自都做着各自的美梦。
第二天一早,小菊便给厂里请了假,给婆婆带着烧饼去买婴儿用品。
很快,小冯便春风满面的回了到了家。
“媳妇儿,快给我看看咱们的儿子。”
“小点声,我孙子还在睡觉。”
婆婆打了小冯一巴掌,小声嘀咕的两句,两人便从卧室去了堂屋。
“妈,这孩子我看着挺好的,还是个男孩儿。”
“别高兴的太早了,现在计划生育查的严,孩子整不好还是黑户。”
看到从卧室里出来的小菊,这对母子挤眉弄眼的示意对方不要再讲话了。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小冯眼珠子一转,就想出来了一个“好办法”。
“媳妇儿,咱们明天带着孩子去你爸家里走一趟呗。”
“去我爸家里做什么?”
“孩子要上户口,让咱爸帮帮忙呗。”
小菊的妈妈是计划生育办的,有人走后门很容易的。
在全家人的劝说下,小菊也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回家寻求自己父母的帮助。
“妈,我跟小冯回来看看。”
“快,进屋坐吧,你爸今天加班,晚会儿回来。”
由于小冯不能生,小菊的爸爸有点看不上他,但又因为封建思想的重男轻女,所以忍了下去。
小菊从篮子里抱出孩子,给自己的妈妈抱。
“妈,你看这是我从外面捡的孩子,能不能给上户口?”
小菊妈狐疑的抱着孩子,把包着孩子的被褥打开,发现是个男孩子。
“这件事情,我做不了主,等你爸回来了商量商量。”
小冯看着眼前的形势,就识趣的去厨房做晚饭。
“姑娘,你跟妈说,你是不是在你婆婆家受什么委屈了,是不是你公婆逼你收养的?”
“妈,这是我在山上捡的。”
小菊把事情发生的经过跟菊妈讲了一遍,菊妈越听越疑惑。
“按理说计划生育了,丢孩子也正常,但是现在这个年代,怎么会有人丢男孩儿?”
“可能就是与咱们家里有缘吧。”
“明天,咱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正说着话,菊爸下班回来了,看了看在菊妈怀里的孩子。
小冯说时迟那时快的,从厨房把炒的菜端出来了。
“饭做好了,开饭啦,大家边吃边聊。”
菊爸坐下来一言不发的吃着饭。
“爸,现在政策比较严,孩子不好上户口。”
“哼,这年代怎么会有人扔男娃儿?”
小冯看了看小菊,示意小菊给菊爸解释一下,小菊又看了看菊妈,菊妈点了点头。
“爸,这孩子是我在后山上捡的,我看孩子也没人要,就抱回家了。”
菊爸狐疑的看了看小冯,在心里暗自琢磨。
“大家都先吃饭吧。”
菊妈满怀笑意的冲小菊,点了点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