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方案优化出奇招!我让画饼领导亲测方案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15

月底冲刺关键节点,领导突然空降办公室,手里攥着份“全新优化方案”。

刚坐下就给我们画起大饼:“按这个方案执行,月底绩效翻番!”方案里却全是模糊表述,既没明确分工,也没给出资源支持,只要求我们“主动加班探索细节”。

我翻着方案没说话,默默把领导说的“全员落地、亲自监督”记在备忘录里。

第二天一早,我把方案打印成册,在“负责人”栏填上领导名字,贴在他办公桌前,然后在部门群里发消息:“领导牵头的优化方案已同步,我们全力配合,每日进度需向领导同步确认。”

接下来一周,领导每天被各环节同事追着要指令、要资源。

开会时再也没提过“主动探索”,默默把方案改了三版,每一条都标注得清晰具体——

毕竟,自己画的饼,总得亲自尝过才知道好不好咽。

我叫甄明。

一名在“迅流科技有限公司”干了三年的普通项目经理。

公司主营各种来去匆匆、前景不明的软件外包项目。

我的顶头上司,部门总监,名叫贾宏图。

人如其名,尤其擅长描绘宏伟蓝图。

周五下午,离月底业绩冲刺还剩最后七天。

空气里弥漫着加班和泡面混合的熟悉气味。

项目进度像蜗牛爬,每个人都盼着周末能喘口气。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一阵风似地推开。

贾宏图站在门口,红光满面,手里挥舞着几页打印纸。

那姿势,像举着一面胜利的旗帜。‌⁡⁡

“各位!先停一下手里的活!”

他的声音洪亮,瞬间盖过了键盘的敲击声。

所有埋头苦干的人都下意识地抬起了头。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种开场白,通常意味着“好事”不远了。

他几步走到办公区中央,拍了拍手。

“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扬了扬手中的纸,纸张哗哗作响。

“我呕心沥血,经过几个不眠之夜,制定出了一份‘终极优化方案’!”

他刻意停顿,目光扫过我们一张张疲惫的脸。

似乎想捕捉到预期中的兴奋和崇拜。

但回应他的,只有一片沉默和几不可闻的叹息。

“只要严格按照这个方案执行!”

他加重了“严格”两个字,手臂有力地向下一挥。

“我保证!这个月底,我们部门的绩效,翻番!”

“翻番”两个字,他喊得格外响亮,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

几个新来的实习生眼睛微微亮了一下。

但像我这样的老油条,胃部已经开始隐隐抽搐。

绩效翻番?

这种话,贾宏图这个季度至少说过三次了。

第一次说的时候,大家确实热血沸腾过。‌⁡⁡

结果月底核算,绩效纹丝不动,理由永远是“市场变化”、“客户刁难”。

饼画得一次比一次大,但从来没真正吃到过一口。

贾宏图似乎没察觉到空气中的怀疑,或者他根本不在意。

他开始分发那份所谓的“终极优化方案”。

纸页传到手里,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我低头快速浏览。

眉头越皱越紧。

整整三页纸,充满了“最大化”、“精细化”、“赋能”、“迭代”、“打通闭环”这类词汇。

通篇都是正确的废话。

比如:“我们要深度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实现价值共创。”

怎么挖掘?需求是什么?只字未提。

再比如:“各团队需打破部门墙,形成高效协同作战能力。”

谁和谁协同?怎么协同?资源从哪来?一片模糊。

最要命的是最后一部分:“为确保方案落地,全体成员需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加班,探索执行细节。”

又是这一套。

探索细节?

说白了,就是活我们干,锅我们背,功劳他领。

资源支持?没有。

明确分工?想都别想。

风险和不确定性?全部下放给我们“探索”。‌⁡⁡

我抬起头,看着贾宏图。

他正口若悬河,唾沫星子在夕阳的余晖中飞舞。

“同志们!机会就在眼前!”

“我们要有创业精神!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充满***,却轻飘飘的,没有一丝重量。

我注意到坐在我对面的老员工,叫巩翔的,偷偷在桌子底下翻了个白眼。

巩翔是部门里的老黄牛,技术好,人实在,但就是不爱说话。

连他都这样,可见这方案有多离谱。

其他同事,有的低头假装看方案,实则神游天外。

有的则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但没有人站出来质疑。

在这种氛围下,第一个出声的人,往往会被贴上“不积极”、“缺乏担当”的标签。

贾宏图终于结束了他的即兴演讲。

他满意地看着一片“安静”的下属,把这当成了默认和支持。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了!”

“从下周一开始,全面执行!”

他拍了拍手,像是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使命,转身回了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门一关上,办公区里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

“这怎么执行啊?完全是空中楼阁。”‌⁡⁡

“又要加班探索,探索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绩效翻番?我看能按时发工资就不错了。”

抱怨归抱怨,声音都压得极低,生怕被里间办公室的人听见。

这是一种奇特的职场生态:表面顺从,私下不满。

但不满积聚到一定程度,却很少爆发,最终往往以集体的沉默和敷衍收场。

这就是盲目从众,明知道前面是个坑,但看到别人都往里跳,自己也就迷迷糊糊跟着跳了。

我拿起笔,在摊开的笔记本上,无意识地划拉着。

贾宏图刚才有一句话,在我脑子里格外清晰。

他说:“这次我会亲自监督,确保方案全员落地!”

亲自监督?

这倒是新鲜。

以往他都是把方案一扔,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这次,会不会有所不同?

一个念头,像颗种子,悄悄在我心里发了芽。

虽然微弱,但却异常顽固。

我翻开笔记本新的一页,工工整整地写下:

“贾总承诺:全员落地,亲自监督。”

写完后,我看着这行字,嘴角微微向上弯了一下。

也许,这次可以换个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