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开始。
部门似乎进入了一种表面上的平稳期。
大家按照贾宏图修改后的细化方案(版本1.1)推进工作。
虽然依旧忙碌,但至少目标清晰了一些,减少了大量无效的请示和扯皮。
贾宏图消停了不少。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据说是在协调他方案里承诺的那些“资源”。
每次回来,脸色都不太好看。
看来协调工作并不顺利。
公司资源紧张,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谁愿意轻易把资源让给别人?
他画饼时轻易许下的承诺,现在成了他必须填平的坑。
周三,公司召开月度中层例会。
各部门总监汇报工作进展。
轮到贾宏图时,他明显有些紧张。
他照例吹嘘了一番他领导的“优化方案”如何如何重要,如何如何具有前瞻性。
但当副总问到几个关键指标的具体数据和达成路径时,他又开始含糊其辞,试图用“稳步推进”、“重点突破”来蒙混过关。
副总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宏图,我不要听这些虚的。你就说,月底冲刺,你们部门到底能贡献多少营收?哪些项目能确保交付?”
贾宏图额头上渗出了细汗。
他报了一个明显缩了水的数字,并列举了几个相对有把握的项目。
副总显然不满意,敲打了几句:“目标要务实,更要敢担当!不要总是说得天花乱坠,落到实处的没几样!”
贾宏图唯唯诺诺地坐下了,脸色灰白。
这次会议,让他彻底认清了一个现实:光靠画饼,已经混不过去了。
上级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结果。
而结果,需要具体的行动和资源来支撑。
那天之后,贾宏图变得更加沉默。
他门上的那份方案,不知何时被他悄悄撕掉了。
也许他觉得那不再是一个荣誉的勋章,而是一个讽刺的标签。
但他修改方案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周五,他发布了方案的1.2版。
这一版,更加“务实”了。
几乎所有带有挑战性的、需要额外资源的目标,都被标上了“后续阶段考虑”或“作为长期优化方向”。
方案的核心,变成了确保几个核心项目的正常交付。
说白了,就是回到了原点,甚至比原点更保守。
所谓的“优化”,变成了一场虎头蛇尾的自我安慰。
同事们拿到新方案,反应平淡。
大家心照不宣,没人再提“绩效翻番”的事。
仿佛那只是一个遥远的、不好笑的笑话。
一种疲惫后的麻木笼罩着部门。
大家按部就班地工作,加班,赶工。
只为在月底能交出一份勉强及格的答卷。
我曾以为,让贾宏图尝到苦头,他就会彻底改变。
现在看来,我可能想得太简单了。
人性的惯性是强大的。
尤其是对于贾宏图这样习惯了某种成功路径的人。
迫于压力,他可能会暂时收敛,但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其思维模式。
一旦风头过去,他很可能会寻找新的方式,继续他熟悉的游戏。
而下属们的盲目从众,也可能再次成为这种游戏的土壤。
现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仍在涌动。
月底冲刺的最后几天,会平静度过吗?
我隐隐觉得,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