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丫头过来坐。”朱志强看了看老友的外孙女,心里的震憾也不小。
老友在信件里附带了照片,他那会就知道老友的外孙女长得不差,但那黑白照片和本人简直差远了。
任悦看这一家人眼里只有震憾和喜悦,没有一丝其他情绪,顺着朱志强坐在了一旁。
她知道接下来才是重头戏,不知道朱家人对她家的事情知道多少。
“丫头,你叫任悦是吧?我就跟你外公一样喊你悦悦吧,-你安心在我们家住着,等你外公那边稳定下来再做打算。”
朱志强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三言两语就把事情交代了清楚。
“朱爷爷,我家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吗?我怕牵连你们。”任悦看着朱家坦然自若的开了口。
“唉,这个世道乱了,你外公是个好人,这些年救的人不说千千万万,那肯定也是不少的。”
“你们付家更是有大义的,当年到处打仗,你家祖上变卖了家产为国为民,不该是这样的下场。”
“我相信上面早晚会醒悟,不会一直这样的,你们不是坏人,我们也不怕什么牵连。”
“我们这边偏,那些动荡还波及不到这边,就算后面真乱起来,我们朱家也能护住你的。”
朱志强说到最后那是底气十足,他不行,还有自己亲家呢。
“朱爷爷,我这次来是投靠的,这是我外公的信。”任悦心里微微一暖,把外公他们的信件拿了出来。
外公的信里主要是感谢,希望朱家能护她一回,把她面临的情况,未婚夫退婚,亲爹不作为,不能再回沪市的事情说了。
希望他们能想想办法给她落户,还在信封里夹了厚厚的一摞大团结。
三百块钱在这个年代肯定是一笔巨款,能看出来他们家真是走投无路了,那些是作为他们帮忙的感谢和她未来几年的生活费。
“朱爷爷,我不想回沪市,如果,如果我能落户在这边,我一定能找到工作。”
“我是大学生,养活自己不成问题,工作后我就去住宿舍,一定不给您带来麻烦。”
任悦很清楚,在这个时候让她住一段时间和办户口落户是两码事,她必须要留下来。
“悦悦,你这说的什么话,既然你来我们家了,那我们就是一家人,户口的问题有点难,不过这不是什么麻烦事,你安心在这边住着。”
朱志强看着这丫头急的都快哭出来了,这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就冲付兄弟救了他一命,不说迁户口护着小丫头,就是让他把命还回去那他眼都不该眨一下的。
朱志强把信件拿走了,那些钱说什么都不要,硬塞回给了任悦,让她留着用。
嚷嚷着小姑娘花钱的地方多,他不缺钱。
“对,悦悦妹妹,你别担心,我们办不成还有我舅舅呢。”朱泰宇看着任悦,这眼里满是欢喜。
这个妹妹带出去,那整个家属院的人不得羡慕死他?
“你个臭小子给我离远点,别吓着人,悦悦,我要是没记错,你今年十八岁了吧?泰宇比你大两岁,你喊他一声二哥就行。”
朱志强看着那边乖巧的小丫头,这心都跟着软了下来。
“悦悦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家里的情况,这边是军工厂家属院,你朱爷爷我是厂里的八级技工,分了家属房也比较宽敞,不怕没有地方住。”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泰宇爸妈是老大,他们夫妻两都在印染厂,平时也不住这边,泰宇还有一个亲哥在部队。”
任悦看向那边刚才领着她出去冲洗的妇人,乖巧的叫了一声叔叔婶婶。
两人高兴的从兜里掏了一个红包,一看就是早就准备好的,硬塞给了她。
“这边是你小叔小婶,他们在国棉三厂工作,也有自己家属院,两口子有三个小子。”
朱志强说到这里撇了一下嘴满是嫌弃,那边坐的歪歪扭扭的三个半大小子都冲了过来。
“我叫朱泰康,今年也十八岁,我比你大一个月,你喊我三哥就行。这是我二弟朱泰邦,他十六了,还有我小弟朱泰硕,他十二了,你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招呼。”
开口的人很是臭屁,一边仰着害羞不敢看任悦,一边又鼓起勇气打招呼。
“都起开,我是你小婶婶,还是小姑娘好,乖啊!”任悦看向那个严肃的跟班主任的妇人,偏偏拉着她笑得跟个狼外婆一样。
“小叔叔,小婶婶。”任悦也跟着乖巧的叫了一声,也一样收获了硬塞过来的红包。
“还有你一个小姑姑你们见面的机会不多,就不说了,你祝奶奶在军区医院上班,平时都住医院很少回来。”
这些人都介绍完了,剩下两个人朱志强含糊其辞的一句话概括,又说起了别的。
“家里还有个张婶子,她是家里的亲戚,你有什么事都可以找她。”
朱志强指了指那边一头短发的妇人,任悦听明白了,张婶子是家里的保姆,在这个时候一般都说是远房亲戚。
就朱家这个条件,就算摆在沪市都不算差的,在这里应该也算数一数二的。
任悦心定了下来,她都做好去乡下的准备了,现在看来好很多了。
“走走,吃饭,明天让你两个婶子带你出去买点日常用品。”朱志强看说的差不多了,赶忙招呼人先去吃饭。
从一路提心吊胆,到这边无数不确定性,直到坐到了饭桌上任悦才知道她可以留下来了,暂时不用去想沪市的一切。
“悦悦,你尝尝,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这边的伙食。”两个婶子一个劲给任悦夹菜。
一份羊肉泡馍应该是特意用来招待她的,其他都是素菜为主,不见多少油腥。
任悦这些天啃了不少白馒头,在拖拉机上吃了一个馍,这会实在饿了。
她第一次尝试陕省这边的伙食,只是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羊肉很腥气,各个菜里都没有多少油水,馍里应该还夹杂了粗粮和豆类,有点拉嗓子。
看着朱家人吃的很香,任悦对这个年代再次有了新的认知。
他们都有正式工作,工资还不低,各类的供给应该属于高的那一批中了。
只是这会物资匮乏,加上外面一片动荡,大城市里的供给都不一定够定量,到这更偏僻的地方,民生保障更接不上趟了。
现在是有钱有票,但买不到东西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