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空灵天枢剑宗,律令如山。
林枫被安置在山腰一处僻静的小院中,名为“听竹苑”。
院外确有一片幽幽竹林,风过时沙沙作响,更显此地清寂。
与他一同入门的新晋弟子,大多聚居在条件稍显简陋的“潜修院”,而他因着“空灵根”的名头,得了这份特殊的清净,也无形中成了众矢之的。
“不过是个走了狗屎运的乡下小子,凭他也配住听竹苑?”
“空灵根?
谁知道是真是假,莫不是陆师姐看走了眼?”
类似的窃窃私语,如同竹林里的风,总能不经意地钻入林枫耳中。
他默默握紧拳头,又缓缓松开。
仇恨和寄人篱下的现实,让他比同龄人更早学会了隐忍。
带他来此的陆雪晴,只在最初一日,面无表情地交给他一本薄薄的帛书——《天枢引气诀》基础篇,以及几块下品灵石。
“修真之道,首重根基。
引气入体,乃万法之源。
三日之内,感知灵气,方有资格留在天枢峰。”
她的话语简洁到近乎苛刻,说完便转身离去,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仿佛完成了一件与己无关的任务。
林枫捧着那本关乎他未来命运的帛书,如同捧着滚烫的烙铁。
他知道,这是第一道考验,也可能是最后一道。
若无法感知灵气,他便会像垃圾一样被清扫出门,连复仇的资格都将失去。
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白日里,他按照帛书上的图谱,盘膝坐在院中青石上,努力摒弃杂念,尝试感应那虚无缥缈的“气”。
可越是焦急,心神越是纷乱,脑海中不断闪过血月、魔影、王婶瞪大的双眼……以及陆雪晴清冷的面容和那句“斩断尘缘”。
汗水浸湿了他的粗布衣衫,却一无所获。
夜幕降临,其他院落传来弟子们熟睡的鼾声,林枫却毫无睡意。
他走到院中,仰头望着天枢峰顶那柄“巨剑”剪影,在星空下散发着无形的威压。
绝望,如同冰冷的井水,再次蔓延上来。
难道自己真是废物?
空有那什么“灵根”,却连最基础的门槛都迈不过?
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一阵极其轻微的破空声由远及近。
一道白色身影,如月华流泻,悄然落在院外一株古松的枝头,离他约有十丈之遥。
是陆雪晴。
她依旧穿着那身雪白道袍,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她没有看林枫,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的云海星空,清冷的侧脸在月光下宛如玉雕。
林枫屏住呼吸,一动不敢动。
他不知道这位冰冷的师姐为何深夜来此。
良久,陆雪晴清冷的声音才缓缓响起,似是对着夜空自语,又似是说给他听:“灵气非力迫可得。
它存于天地,流于百骸,如云,似风。
你心有樊笼,如何见天地?”
话音落下,她身形微动,便己消失在松枝之上,仿佛从未出现过。
樊笼?
林枫怔在原地。
是啊,他的心里,被仇恨、恐惧、自卑筑起了高高的围墙,如何能感受到墙外自由的天地灵气?
他重新盘膝坐下,这一次,不再强迫自己“空”,而是尝试去“接纳”。
接纳失去亲人的痛苦,接纳自己的渺小与无助,接纳这陌生的环境。
他想象自己不再是那个挣扎的少年,而是山间的一块石头,院中的一株草,随风轻摇,随云舒卷。
渐渐地,一种奇妙的感应出现了。
起初,是皮肤上掠过的微风,似乎变得有些不同,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凉意。
紧接着,周围的世界在他闭目的感知中,变得“鲜活”起来。
脚下的青石,仿佛在微微呼吸;远处的竹林,散发着淡淡的青芒;尤其是手中那几块下品灵石,内部仿佛蕴藏着萤火虫般的光点,吸引着他的心神。
这就是灵气吗?
他尝试着,按照《天枢引气诀》的法门,用意念引导这些微凉的气流,从周身毛孔缓缓吸入。
过程依旧生涩,但不再是毫无头绪。
一丝丝,一缕缕,极其微弱的灵气,开始如同溪流汇入干涸的河床,沿着特定的经脉路线,向他丹田气海的位置流淌而去。
虽然缓慢,但确确实实,他做到了!
一夜无眠。
当东方第一缕晨曦照进小院时,林枫缓缓睁开眼。
虽然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彩。
他成功将第一缕灵气引入了丹田,尽管细若游丝,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开始。
他走到院门口,恰好看到陆雪晴的身影再次出现,似乎是例行巡查。
她目光扫过林枫,在他身上略微停顿了一瞬,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恢复平静。
“三日之期未至,继续用功。”
她依旧是那副冷淡的口吻,但林枫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同。
或许,那并非关切,只是一种对“合格工具”的初步认可。
“是,陆师姐。”
林枫恭敬行礼。
这一次,他的腰板挺首了些许。
待陆雪晴离去,林枫回到院中,感受着丹田内那微弱却真实存在的灵气漩涡,心中百感交集。
陆雪晴的指点,如同暗夜明灯,虽只一言,却至关重要。
这位看似不近人情的师姐,内心或许并非表面那般冰冷。
然而,就在他准备继续修炼时,一个娇俏灵动、带着几分狡黠笑意的声音,却不合时宜地在脑海中响起。
那是血月之夜,树梢上晃荡着双脚的紫衣少女。
“空灵根……在这种小地方?
倒是有点意思……”这莫名的杂念,让林枫刚刚平静的心湖,又泛起一丝涟漪。
仙门之路,似乎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
而那条通往复仇与力量的道路上,等待他的,绝不仅仅是清冷的月光和枯燥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