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都市小说 > 温暖的转向

温暖的转向

二月华裳 著

都市小说连载

小说《温暖的转向》“二月华裳”的作品之陈凯林晓是书中的主要人全文精彩选节: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晓,陈凯,顾怀南的现实情感小说《温暖的转向由新晋小说家“二月华裳”所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感人瞬本站无弹窗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675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22 23:00:42。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温暖的转向

主角:陈凯,林晓   更新:2025-10-23 01:26:5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第一章:完美的“下一步”林晓划掉笔记本上“婚礼场地调研”这一项,

笔尖在纸面上留下一个略显用力的墨点。窗外,城市的霓虹初上,映在她专注的侧脸上。

“在看什么?”陈凯的声音从身旁传来,他刚结束一局手机游戏,顺手揽住她的肩膀。

“几家婚庆公司的对比方案,”林晓将笔记本侧过去给他看,

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酒店、礼仪、婚纱照的详细信息,“蔓亭酒店的环境不错,

但超预算了;城北那家性价比高,就是厅柱有点碍事……”陈凯凑近扫了几眼,

手指点在其中一栏:“就这个吧,性价比高的。婚礼就是个形式,过得去就行,

钱省下来买家电或者以后给孩子用更实在。”他说得理所当然,语气里带着一种务实的笃定。

林晓唇边原本噙着的、准备讨论细节的笑意微微淡了下去。她合上笔记本,“嗯”了一声。

这不是第一次了。每当她满怀期待地规划他们的未来图景时,

陈凯总能以一种近乎“理性”的方式,将那些带着光晕的泡泡轻轻戳破。他没错,

生活确实需要精打细算,但……林晓心里某个角落,总隐隐渴望着一点超越“实在”的东西。

他们相恋五年,从大学校园走到如今的社会打拼。陈凯是典型的工科男,踏实、稳重,

在一家知名的IT公司做工程师,收入可观,前途明朗。他记得她的生日,

会在她加班时给她点外卖,也会在她生病时笨拙地熬一锅粥。所有人都说,

林晓找了个好归宿,感情稳定,男方靠谱,是时候步入婚姻的下一阶段了。

房子是双方家里凑了首付买的,写了两人的名字,装修也进入了尾声。婚礼提上日程,

一切都沿着“人生赢家”的标准化轨道平稳行驶。林晓却偶尔会在深夜,

看着身边熟睡的陈凯,心里泛起一丝难以名状的虚空。他们交流的内容,

越来越多地围绕着房子、车子、票子,以及“别人都这样”的未来规划。

她那些关于工作创意的新奇想法,看完一部文艺片后的细微感触,

甚至只是天空一朵形状奇特的云,

似乎都很难再激起陈凯除了“嗯”、“挺好的”、“别想那么多”之外的回应。

2 第二章:裂痕初现周末,他们去看新房子的装修进度。工人正在安装厨房的橱柜,

粉尘弥漫。陈凯和工头讨论着插座的位置和水管的走向,严谨得像在调试代码。

林晓独自走到阳台。这里是她特意要求留出的一个小空间,想象着以后摆上几盆绿植,

放一张舒适的躺椅,在夕阳下看书喝茶。她正沉浸在自己的遐想里,手机响了,

是母亲打来的。“晓晓啊,跟小凯看好房子了没?婚礼日子我找人算过了,

下个月初八就是个好日子,就是得赶紧定酒店了……还有啊,你们这结了婚,

孩子的事儿得抓紧,你也不小了,趁年轻生恢复得快,

妈也好帮你们带……”听着电话那头母亲絮絮叨叨的“规划”,林晓感到一阵莫名的压力。

她含糊地应了几句,挂了电话,轻轻叹了口气。“妈又催了?”陈凯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手里拿着瓶水递给她。“嗯。”林晓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口。“老人都这样。

”陈凯不以为意,“反正我们按计划来就行。等工作再稳定点,房贷压力小一些,

要孩子是顺理成章的事。”他看向阳台空荡荡的角落,“这里以后可以放个储物柜,

挺实用的。”“我本来想放些花……”林晓轻声说。“花啊?”陈凯皱了皱眉,

“养起来多麻烦,又招虫子。放储物柜多好,家里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有地方归置。

”林晓看着男友理所当然的表情,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那种虚空感,又一次悄然蔓延。

晚上回到他们租住的公寓,陈凯去洗澡,他的手机放在茶几上充电。屏幕亮了一下,

是他和他母亲的微信聊天界面。一条新消息弹出来,是陈凯母亲发的:“小凯,

你跟晓晓说了吗?婚后早点要孩子,她那个工作老是加班,对怀孕不好。女人嘛,

最终还是得以家庭为重。”鬼使神差地,林晓点开了那条消息,往上翻了几页。

之前的聊天记录里,陈凯回复道:“妈,我知道。正在跟她沟通。她那个广告公司确实太拼,

等结婚后看看能不能换个清闲点的文职。”林晓的手指瞬间冰凉。她一直以为,

陈凯只是性格使然,不够细腻。但此刻,她清晰地看到,在她和他共同规划的未来蓝图之下,

早已被他和他的家人,用另一种她完全陌生的笔触,

她的人生路径——一条以“家庭为重”、“换个清闲工作”、“早点生孩子”为节点的路径。

而这一切,他从未与她认真、平等地商量过,仿佛她的梦想、她的事业追求,

都是可以为了那个“更实在”的未来而轻易让步的东西。陈凯洗完澡出来,

看到林晓坐在沙发上,脸色有些苍白。“怎么了?累了?”他随口问道,拿起手机,

很自然地看到了那条未读消息和显然被翻阅过的界面。他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

随即解释道:“哦,我妈就是爱操心。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你太辛苦了,

换个轻松点的工作对你也好。”他试图用惯常的方式安抚她,伸手想揉揉她的头发。

林晓下意识地偏头躲开了。陈凯的手僵在半空,气氛瞬间有些凝滞。“陈凯,”林晓抬起头,

看着他的眼睛,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关于工作,关于孩子,

关于我们以后的生活,你有没有真正问过我是怎么想的?”陈凯愣了一下,

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反应。“我……我这不也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好吗?

稳定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稳定的生活,是不是就意味着我要放弃我喜欢的事情,

按照你们设定的模板去活?”林晓的声音提高了些,带着压抑已久的情绪。“你们?

”陈凯的眉头皱了起来,“林晓,你这话什么意思?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

我是什么人你不清楚吗?我努力工作,买房,准备结婚,不都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你怎么变得这么……这么不可理喻?”“不可理喻……”林晓重复着这个词,

心一点点沉下去。看,沟通再次无效。在他眼里,她的困惑和挣扎,只是“不可理喻”。

那晚,他们不欢而散。第一次,背对背睡在床上,中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鸿沟。

3 第三章:隅光书店与顾怀南项目遇到了瓶颈,林晓连续加了几天班,心情愈发烦躁。

为了寻找灵感,也为了暂时逃离令人窒息的低气压,她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

拐进了一条以前很少踏足的老街。街角,一家名为“隅光”的独立书店吸引了她的目光。

橱窗里摆放的不是畅销排行榜上的热门书籍,

而是一些设计独特的艺术画册和几盆生机勃勃的绿植,暖黄色的灯光从里面透出来,

安静而治愈。她推门走了进去,门上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书店不大,但空间利用得极好,

书籍分类别致,有专门的艺术设计区、旅行随笔区,

甚至还有一个角落摆放着一些老旧的黑胶唱片。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和纸墨的味道。

一个穿着浅灰色麻质衬衫的男人正蹲在书架旁,整理着下层的书籍。听到铃声,他站起身,

转过头来。男人看起来二十七八岁,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气质干净温润。“欢迎光临。

”他微微一笑,眼神平和。林晓点了点头,径直走向艺术设计区。

她很快被一本关于城市色彩哲学的摄影集吸引,

封面上是雨夜里霓虹灯在湿漉漉地面上投射出的迷离光影。“这本视角很独特,

”温和的男声在一旁响起,是刚才那个店长模样的男人,“它不是在记录建筑,

而是在捕捉城市的表情和情绪。”林晓有些惊讶地抬头看他。这正是她看到这本书时,

内心模糊感受到却未能清晰表达出来的想法。“你也喜欢摄影?”她忍不住问。

“算是爱好吧。”男人笑了笑,指了指书店墙壁上挂着的一些黑白风景照,“那些是我拍的。

我叫顾怀南,是这家店的老板。”“林晓。”她报上自己的名字,目光落在那些照片上。

构图沉稳,光影细腻,能看出拍摄者内心的宁静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那天下午,

林晓在隅光书店待了很久。她不仅找到了项目需要的灵感,还和顾怀南聊了很多。

从书籍到电影,从城市变迁到生活美学,她发现顾怀南是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