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公婆把房给小姑子当陪嫁,住进我家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23
小姑子要结婚,婆婆准备将老家自建小楼作为陪嫁,叫我回去商量。

“我不同意!当初说老家要拆迁,我们花20万盖得楼,凭啥给小姑子!”我话刚说完,一直老实巴交的公公,急了。

“你个外人,有什么资格说话,我的房愿意给谁就给谁!”我冷笑,我和丈夫结婚12年,闺女11岁,我现在成外人了?!我也不客气,直接回怼:“这套房给小姑子,你们住哪?!”公公脱口而出:“当然是住你家了,儿子要给老子养老!”“到时候,你爸妈直接搬出去就行了!”我陪嫁的房,公婆一分没出,现在还要赶我爸妈走?我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早知道是这么个情况,我就不该急急忙忙跑回来。

昨天婆婆打电话,说要商量房子的事儿,让我和老公都回来一趟。

我老公就问:“是房子要拆迁了吗?”婆婆回了句:“电话里讲不清,你们回来当面说。”

老公挂了电话,兴奋得把我抱起来转了一大圈,压都压不住心里的激动,跟我说:“老婆,可算盼到了,我终于要有自己的房子啦。”

我和老公订婚那会,婆婆就提过老家房子要拆迁。

她当时说:“咱这儿以后要修飞机场,你们早点领证结婚,把户口迁进来,拆迁的时候就能多一个名额,多赔些钱。

要是户口冻上了,可就迁不进来了。”

咱们这就是个小镇子,我估摸着,就算拆迁,也赔不了几个钱。

可婆婆兴高采烈地讲:“我都打听好了,咱家房子加上宅基地,能赔三套房子,还有至少一百万的钱。

到时候咱一套,你们小两口一套,我闺女一套,钱也平分。”

她还特意点我的名说:“胡琳,咱家不重男轻女,从小到大,俩孩子都一碗水端平,你也是当闺女的,给妹妹一套房,你没意见吧?”我笑了笑,说:“没意见,挺好的。”

我一直反感重男轻女的家长,那会儿还挺认可公婆这做法。

谁能想到,一晃结婚都十二年了,拆迁的事儿还没个信儿。

所以婆婆打电话说商量房子,我们顺理成章就以为终于要拆迁了。

我老公今天得出差,就让我回来看看。

他还特地嘱咐我:“房子有咱们的份儿,妹妹也有份儿。

钱的事儿,就让爸妈安排,他们自己存着也行,反正你千万别跟他们吵。”

我应了句:“我不会吵,你放心吧。”

结果等我到家才知道,婆婆是要跟我们商量小姑子出嫁的事儿。

她说:“眼瞅着要过年了,你妹妹婚期都定好了,腊月十八办婚礼。

我叫你们回来,是想商量商量,把这套房子给你妹妹当陪嫁。”

我一听就愣住了:“这套房全给妹妹?那以后拆迁……”婆婆直接打断我:“拆迁还不知道啥时候呢,没准猴年马月,可你妹妹的婚事不能耽搁。”

以前我就觉得房子拆迁这事儿没准头,离城里远,感觉咋轮也轮不到这小地方。

可现在,周边好多地方都拆了,估计咱家这儿迟早也得拆。

眼瞅着婆婆这时候要把房子过户给小姑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婆婆又接着说:“你妹夫家条件可好了,你妹妹能嫁过去是她的福气。

可她光人嫁过去,我怕婆家看不起她,把房子陪嫁过去,她以后在婆家才能直起腰杆。”

我忍不住开口:“可这房子是咱们掏钱修的啊,您全给妹妹,这咋也说不过去吧。”

结婚之后,婆婆老是念叨,说以后要拆迁,房子修得好点,到时候赔偿能多些。

那几年,我和老公挣的钱基本都拿回家里,把原先的小青瓦屋,修成了三层的小别墅。

结果现在婆婆轻飘飘一句话,就要把这房子给小姑子当陪嫁。

那我们这些年的辛苦、花出去的钱算咋回事?我自然是不能同意。

婆婆一听,脸色立马就沉下来:“什么你们拿钱修的,你才掏了几个钱?这房子是我们修的,我想给谁就给谁。”

嘿,这就不认账了是吧?我反问道:“您哪儿来的钱修房子?这房子从装修到家具家电,前前后后花了三十多万,光我们给您转的就有二十万,每一笔账我都记着清清楚楚。”

婆婆眼珠子一转,又改了口:“你们就出了那么点钱,我们又出钱又出力的,房本上写的还是你公公的名儿,就算你告到法院,这房子也是我们的!”她说得确实在理,办房本的时候,他们压根没通知我老公,直接就写了公公的名字。

得,这事儿我也不跟她争了。

我接着问:“您二老名下就这一套房子,给妹妹当陪嫁了,您二位以后住哪儿?跟着妹妹一块儿住?”我这话刚落音,公公就扯着嗓子吼起来:“你咋这么多废话,叫你回来不是跟你商量,是通知你一声!我们的房子,想给闺女就给闺女,你一个外姓人,没资格插手!”我瞥了他一眼,以前一直觉着公公这人老实巴交的,平时不怎么吭声,也不说那些漂亮话,更不抱怨啥,在我心里,基本就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人。

可就这一句话,让他一下子“冒”出来了。

我冷冷一笑:“闹了半天,我嫁给您儿子十二年,闺女都十一岁了,在您这儿我还是个外人。

我这么多年的真心,全白费了。”

结婚这十二年,虽说我和公婆见面次数不算多,但相处起来还算平和。

每年我都给他们买衣服,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置办得妥妥当当。

逢年过节还有他们生日的时候,我要么转钱,要么买礼物、办年货。

老家安天然气、拉电缆入户,只要婆婆一个电话,我们立马转钱。

我扪心自问,没做过啥对不起他们的事儿,儿媳妇该做的,我一样没落。

可我这十二年的真心,换来的竟是这么个结果!婆婆扭头冲公公吼:“谁让你多嘴的?你装哑巴不行啊?儿媳妇是自家人,怎么会是外人?”公公立马不吱声了,他一辈子怕老婆,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婆婆说了算,他根本做不了主。

婆婆又转过来,眼巴巴地看着我,眼眶里还泛起了泪花:“胡琳啊,你别把你爸的话往心里去,他这人脑子不灵光,不会说话。

你妹妹十二三岁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打工了,没陪着她长大,这么多年,我们亏欠她太多。”

“现在她嫁人了,我拿这房子当陪嫁,算是补偿她,这不过分吧?”我直接回她:“您亏欠她的,我们可没亏欠。”

婆婆拿袖子抹着眼泪,带着哀求的口吻:“她是我闺女啊,你们就这一个妹妹,就当帮我还这份人情,不行吗?”我面无表情,冷冷地说:“这些年,我们替你们尽了做父母的责任,还什么情?”我老公比小姑子大十岁,小姑子刚上初一那会儿,公婆出去打工,就把小姑子送到我们家了。

等于小姑子初中、高中这六年,都是我们在照顾。

好在小姑子还算乖巧懂事,没给我添多少乱子。

婆婆又说:“我也没说你亏欠她的,也没朝你要钱,我就给她陪嫁一套房子,你咋就不同意呢?”我再次追问道:“那您把房子给小姑子,您二位以后住哪儿?跟着她一块儿过?”婆婆不假思索地说:“我有儿子,咋会跟闺女住?肯定是跟着儿子儿媳啊。”

我一口回绝:“我家可住不下。”

婆婆却蛮不讲理起来:“让你爸妈搬走呗,哪有岳父母跟着女儿女婿住的道理?”我冷笑一声:“这话,您怎么好意思说得出口?”婆婆还理直气壮的:“我有啥不好意思的?老人得有志气,你看我们,就不跟闺女住,有儿子靠儿子,没儿子靠自己,哪有靠闺女的事儿?”我又气又笑:“您搞清楚没?我们城里这房子是我爸妈买的,跟您一点关系都没有!”她却振振有词:“咋能没关系?你嫁给我儿子了,你俩是两口子,你爸妈给你买的房子,我儿子有份儿住,我儿子能住,我们做父母的凭啥不能住?”结婚之后,我户口没迁到他家,因为要考虑孩子上学的事儿,得在城里买学区房。

刘晨户口在乡下,要是我户口也迁走,孩子上学就麻烦了。

婚后那几年,婆婆每个月都打电话,催着说要拆迁了,得赶紧把乡下房子修起来。

我们挣的钱一股脑都转给他们修房子了。

等到孩子要上幼儿园,学区房必须得买了,结果乡下房子拆迁却连个影都没有,公婆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婆婆当时还说:“胡琳啊,你先去跟你爸妈借点钱把房子买了,等咱们拆迁有钱了,就还给你爸妈,我说话算话。”

我爸妈心疼我,直接全款把房子买了。

这些年,公婆连问都没问一句买房花了多少钱,更别说还钱给我爸妈了。

现在倒好,还惦记着霸占我的房子!我不想再跟他们吵下去,起身就走。

刘晨和小姑子都不在家,我跟他们较什么劲,纯粹是浪费口水。

不过这么一来也能看出来,婆婆就是想拿捏我的态度,她八成以为,只要我点头,刘晨就不会反对,小姑子更是求之不得。

婆婆在后面追着喊:“胡琳,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啊,等你妹妹结了婚,我跟你爸就搬城里来。”

我权当没听见,径直往前走。

在村口等车的时候,一个大婶冷不丁跟我打招呼:“这是刘晨媳妇吧?”我瞧了瞧,认出是刘晨家的邻居,便微笑着点了点头:“是啊。”

她凑过来,压低声音说:“你这时候离婚可不划算。”

我心里“咯噔”一下,离婚?谁提离婚了?脸上却不动声色,冷静地反问:“为啥这么说?”“咱们这儿马上要拆迁了,你这时候离婚,不就等于给罗芸腾地方嘛。”

我愈发诧异,罗芸是谁啊?嘴上只能装作无奈地叹口气:“唉,这不是没办法嘛。”

大婶同情地看着我,点了点头:“罗芸和刘晨都那样了,你不离吧,这口气咽不下,可离了又吃亏,听婶子一句劝,千万别离。

车来了。”

我上了车,对大婶的话半信半疑。

毕竟这大婶跟我婆婆关系不好,两家还为争地边吵过架呢。

婆婆之前就跟我说过,让我离这大婶远点,说她“坏得很,是咱们这儿有名的长舌妇,就爱搬弄是非,挑拨人家夫妻闹矛盾”。

再说了,刘晨一直跟我在城里生活,除了偶尔出差,每天都按时回家,什么罗芸的事儿,纯粹是无稽之谈。

过了几天,刘晨回来了。

他开门进屋,身后跟着公公婆婆。

我一看这阵仗,心里就有数了,婆婆肯定提前给刘晨打过电话,知道他今天回来,所以老两口提前到小区外等着了。

婆婆一进门就说:“刘晨,胡琳,今天你俩都在家,来把这份协议签了。”

我定睛一看,协议上写着:我们同意把乡下的房子送给妹妹当陪嫁,往后公公婆婆跟着我们住,由我们给他们养老。

我之前在电话里跟刘晨聊过这事儿,所以他当场就火了,一把夺过协议,“嘶啦”一声撕碎,指着屋里的房间问:“妈,您自己看看,就这仨房间,您二老住哪儿?”婆婆扯着嗓子吼道:“我那天都跟胡琳说了,让你岳父岳母搬走,没儿子的才自力更生呢,凭啥让我儿子养老?”我一听这话,也气不打一处来,愤怒地说:“您咋有脸让我爸妈搬走?”从怀孕到生产,婆婆一天都没来照顾过我。

不过她电话倒是打得勤,既打给我,也打给我妈,姿态放得很低。

“胡琳,对不起啊,我是真想照顾你,可在外打工身不由己,实在走不开,等你生二胎的时候,我一定给你补上。

亲家母,拜托您帮忙照顾好胡琳还有我孙女,等我回来,好好感谢您和亲家公。”

后来乡下修房子,他们回来了,就没再出去打工,可照样没照顾孩子一天。

有一回,我爸做阑尾炎手术,住院那几天,我和刘晨要上班,我妈得照顾我爸,我打电话请婆婆来接送孩子几天。

她说:“哎呀,真不凑巧,我腰摔伤了,正躺在床上动不了呢。

要不我让你爸来?可他这人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我怕他把孙女给弄丢了。

胡琳,你请几天假吧。”

就这么着,我爸妈一直住在我们家。

要不是有我爸妈帮衬,我和刘晨又得带孩子又要上班,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估计连顿热乎饭都吃不上。

现在我女儿长大了,他们倒想搬来城里享清福了!婆婆说:“我怎么就没脸了?我是你婆婆,你就该伺候我,赶紧让他们搬走!”我冷笑一声:“伺候你?你可真敢想!”这房子是我爸妈掏钱买的,对我和刘晨来说,倒像是住在我爸妈家。

她凭啥反客为主,要把房子的主人赶出去?婆婆突然冲进次卧,抓起我爸妈的衣服就往客厅扔,嘴里还喊着:“你不赶他们走,我来赶!”刘晨赶忙跑过去把衣服捡起来:“妈,你这是干什么呀?”他爸指着他骂道:“你个吃里扒外的东西,不帮你妈把胡家老两口的东西扔出去,还捡回来?你个没出息的窝囊废,快去帮你妈!”刘老头边骂着,也进房间扔我爸妈的东西。

我一下子怒火中烧。

我妈去学校接我女儿了,我爸上街买菜去了。

他们老两口怕是觉得能随便拿捏我这个好欺负的儿媳妇吧。

真当我是好惹的?我不再客气,上前一把扯住婆婆的后衣领,就往门口拖。

婆婆的脖子被勒得直叫唤:“救命啊!胡琳要勒死我了,儿子快救我!”刘晨根本没理她。

公公赶紧出来想阻拦,我动作飞快,把婆婆拖到客厅门口,猛地打开门,用力一推:“滚!”婆婆一***坐在了地上,立马拍着大腿大声哭喊起来:“打人啦!打人啦!大家快来看啊,这就是我花高价彩礼娶回来的儿媳妇,这么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啊!”我们这层楼是两梯四户,她这一嗓子喊出来,邻居们都开门出来看热闹,也有热心的上前问是怎么回事。

婆婆见有人关注,喊得更大声了,还一个劲地数落我的不是:“我女儿结婚,我给她陪嫁一套房子,那房子在我男人名下,我送给女儿有啥问题?”有个邻居老太太家里也是一儿一女,她马上接过话头说:“父母名下的房子,想给谁就给谁,这没啥问题。

再说了,男孩女孩都一样,给儿子准备了房子,当然也得给女儿准备一套。”

婆婆扯着嗓子大声哭号:“可儿媳妇不让我把房子给女儿,还把我们撵出家门,硬逼我去跟女儿一起生活。

大家都说说,我有儿子儿媳,为啥非得让女儿养老呢?老话说得好,养儿防老,我把儿子养大,他却不给我养老,跑去赖着女儿家,这像话吗?我的脸皮可没亲家母那么厚,他们在我儿子家一住就是这么多年,吃我儿子的、用我儿子的,还非要我儿子给他们养老。

各位邻居评评理,哪有不靠儿子养老,反倒赖着让女婿养老的道理呀?”刘晨气得不行,拉着她就往屋里拽:“你别瞎说了,不嫌丢人啊?”婆婆死死拽着门,破口大骂:“你个没良心的,还敢说我丢人?我辛辛苦苦把你生下来,就算去讨饭也要把你拉扯大。

供你上大学,还帮你娶媳妇,你倒好,有了老婆就忘了娘。”

刘晨的父亲从屋里出来,抬手就给了刘晨一巴掌,吼道:“还不放开你妈!你有啥出息,一辈子怕老婆!”刘晨脸上立马出现了一个清晰的手印,气得满脸通红。

他这人一生气,嘴唇就止不住地颤抖,话都说不利索。

而且他还有点愚孝,根本不敢顶撞他父母。

以前我也是傻,把他家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事事都为他考虑,还顾全公公婆婆的面子,一门心思地想做个好儿媳。

结果倒好,他们都觉得我好欺负,现在都欺负到我头上来了,我还能忍吗?不过我没吭声,我倒要让刘晨好好看看,他父母到底是真的爱他,还是只爱他们自己。

婆婆还在那哭天喊地:“刘晨!我对你不好吗?我对你媳妇不好吗?这么多年,我把她当宝贝一样供着。

每天打电话问寒问暖的,夏天怕她晒着,冬天怕她冻着。

我也一直教育你要好好尊重她、爱护她。

她每次回乡下,我连厨房都不让她进,我忙前忙后,让她就等着吃现成的。

她嫁进我们家十二年了,在老家连个碗都没洗过。

我甚至洗脚水、洗脸水都端到她跟前。

我对自己的亲儿子、亲女儿都没这么宠过。

我处处都为她着想,关心她,就怕她不满意。

就怕别人说我这个当婆婆的对儿媳妇不好,欺负人家闺女。

我对她真是掏心掏肺了呀。

可到头来,她却要把我们老两口赶出家门。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哟!呜呜呜……”说实在的,结婚十二年了,我还是头一回见识婆婆这副颠倒黑白的模样。

我跟他们碰面的机会并不多。

每年过年回乡下,也就待个两三天就回城里了。

因为我女儿不适应乡下的气候,夏天回乡下的时候,身上就会长湿疹,痒得难受。

再加上孩子要上学,我们要上班,所以只有过年那几天能回乡下待着。

过年的时候,家里客人多,婆婆总是满脸堆笑,大着嗓门招呼客人。

在我印象里,婆婆这人有点强势,还有点抠门,话也多,身上有不少小毛病,但这些我都还能接受。

可这还是头一回,我见她像个泼妇似的,坐在地上撒泼打滚、又哭又闹,真是让我开了眼界。

我冷笑一声,对着周围的人说:“她说花高价彩礼把我娶回来的,我倒想问问大家,六万六,这能算高价彩礼吗?”大家纷纷摇头:“六万六哪能算高价彩礼啊,顶多算点零花钱罢了。”

婆婆赶紧辩解:“可在我们乡下,六万六就是高价了呀。

我们那儿嫁女儿都不要彩礼,女方家还会给陪嫁呢。

所以我才想着给我女儿陪嫁一套房。

不怕大家笑话,我女儿出嫁,我一分彩礼都没要男方的,就图女婿人好。”

有个小青年打趣道:“你们那儿的女孩多得嫁不出去吗?给我们介绍几个呗。”

这话一出口,大家都哄笑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接话:“就是,我们城里可缺这种不要彩礼还陪嫁房子的好姑娘了。”

“阿姨,你还有别的女儿吗?”“你家亲戚有合适的姑娘,介绍给我们也行啊。”

……听着大家的话,婆婆一下子没了声音。

这时,电梯里出来不少人,楼上楼下的邻居都跑过来看热闹,楼道里站满了人。

以前我总怕家丑外扬,偶尔跟刘晨拌嘴,都是关起门来小声吵。

可现在婆婆直接在门外大吵大闹,我也不在乎什么家丑外扬了。

我直接质问她:“你还好意思说对我好?我怀孕九个月的时候,你来看过我、照顾过我一天吗?我生孩子的时候,你到医院看过一眼吗?我坐月子四十天,你送过一个鸡蛋吗?我女儿都十一岁了,你接送过她上学吗?哪怕就一次?你对我好,也就嘴上说说。

电话倒是打得勤,话说得也漂亮,让我多吃点,别省钱。

可这么多年,你给我们转过一分钱吗?过年回家,给孩子包的红包,就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看着你孙女当时僵住的笑脸,你却笑得前仰后合。

你儿子都说了,你哪怕放一块钱在红包里,也是个心意,我女儿也不会那么失望。

你还强词夺理,说不能让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

可你自己都带头不劳而获,怎么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这十二年,你问我们要了几十万,你哪来的脸说对我好?”听了我的这番话,周围的邻居们议论纷纷。

有帮我说的:“月子仇不共戴天,不伺候月子的仇不共戴九重天。”

也有帮她说的:“哎呀,毕竟是你婆婆妈,就算有天大的错,也是老的,没有她就没有你老公,就别跟她计较了。”

我嗤地一笑:“没有她,我也会有老公。

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可多着呢。”

有年轻姑娘帮腔:“就是,这种恶婆婆生的老公,不要也罢,不如换一个。”

刘晨的脸涨得通红,过来拉我:“老婆,你少说两句。”

我冷冷地看着他:“是我想说吗?是你妈在这里吵,你还要护着她!”他要哭了:“我不是护着我妈,可这么多人,先让我妈进去啊!”我说:“不让她进,你带他们走。”

我可不想让他俩霸占着我家。

婆婆用力抱着门,刘晨拖不动她。

我上前扳她的手指。

她大声嚎:“儿媳妇打人啦!儿媳妇打婆婆啦!不孝子要把我赶出家门,快帮我报警啊!”邻居老太太劝说我:“胡琳,快放手,你婆婆妈对你还是不错的,每次来都给你们背很多东西,还给我们挨家挨户地送,看在刘晨的份上,你别跟老人家计较了,快扶进去好好给她道个歉,别让人看笑话……”我笑了一声,打断她:“她每次来给我们背很多东西?我们做邻居六七年了,你看到她来过几次?”老太太回答:“我知道的就有两次,一次给我们送的土豆,另一次送的玉米面。”

另外两户也点头:“给我们家也送了。”

“我们家也有。”

我笑道:“是啊,他们来了就挨家挨户送礼,所以只来了两次,你们都知道我公公婆婆热情大方。”

那时候,婆婆说,我们应该和左邻右舍多多走动一下,搞好关系。

“远亲不如近邻,万一有什么事,我们这么远,一时赶不及,邻居肯定是第一个来帮忙的。”

她这话说得虽然没错,但我不打算执行。

我说:“城里大家都是关起门各过各的日子,没有习惯串门,人家也未必愿意串门。”

婆婆否定了我的说法:“哪有人不喜欢串门的?你们年轻人脸皮薄,不好意思罢了。

我跟你爸去,我们带了这么多土豆,就是为了送给邻居,帮你们拉关系。

反正自家种的,一户人送两三斤,又不值钱,还收买人心。”

然后他们果然挨家挨户送去了。

过了两年,他们又背了一袋玉米面来,每家送两斤。

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这是婆婆做的表面功夫。

她用乡下不值钱的小恩小惠,就收买了邻居的人心。

让大家以为,这个婆婆对外人都这么仁义,对我肯定也不差。

有人问:“这么多年,你公婆只来过两次吗?”我点头:“刘晨和他爸妈在这里,你们可以自己问。

“第一次扛了一袋土豆,她自己说的二十斤。

“第二次提了十斤玉米面,给你们一户两斤,剩下的四斤就是我们的。

“这就是她说的,给我们背了很多东西。

“就这两次,我也是把他们当客人对待的。

“没让他们煮饭洗碗,也没叫他们接送孩子。

“我还带他俩上街买吃的、买穿的。

“牛肉、羊肉、卤肉、衣服、鞋袜。

“买了价值几千块钱的东西!“你们说,到底是婆婆对我好,还是我对他们好?”有人恍然大悟:“原来你婆母给邻居送礼是做的面子工程啊!”其他人也明白了:“这老太太也太有心机了。”

“跟这种心机老太太打交道很危险,单纯的儿媳妇会被算计得一干二净。”

“又是恐婚的一天。”

邻居老太太也不帮他们说话了:“老姐姐,你这儿媳妇算不错了,你也要站在儿子媳妇的角度想一想……”婆婆辩解:“不是我不想来帮忙接送孩子,农村活儿忙啊,你们城里人,每周有周末,每个节日也放假,可以到处旅游。

我们农村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地里忙活,我哪里有时间来帮他们煮饭?”我笑了一声:“是忙着打麻将吧。

“你们外出打十年工,土地承包给别人。

“回来也没有收回来,就在两块自留地里种了一点土豆和玉米。

“没有养鸡鸭鹅,也没有养猪狗。

“能有多忙?“你大部分时间都坐在麻将桌子上。

“以为我不知道?”以前我真不知道,以为他们都在老家打短工。

因为过年回家的时候,婆婆说,土地承包给别人种菜了,他们帮忙割菜,一个人能挣一百块钱一天。

我觉得在农村,两个五六十岁的老人一个月能挣五六千,挺不错了。

但婆婆以前总打电话说没钱了,因为生病什么的。

那天听邻居大婶说,只有公公在帮人割菜挣钱,婆婆每天都打麻将。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钱总是不够用。

婆婆强词夺理:“我就打打小麻将,五块以下,输赢不大。”

我好笑:“这是输赢大不大的问题吗?”邻居们七嘴八舌:“你每天打麻将,都不肯来帮帮儿子媳妇?”“你既然有时间,为什么不来帮忙接送孩子?”“就是,那可是你的亲孙女。”

“……”婆婆反驳:“谁生的谁带,我带大我的儿子女儿就不错了,凭什么帮儿媳妇带孩子?我带是情分,不带是本分。”

邻居老太太真看不过去了:“你都没有帮过儿媳妇儿,现在凭什么要她给你养老?”其他人也附和:“对啊,儿媳妇对你又没有赡养义务。”

“儿媳妇养你是情分,不养你也是本分!”“你凭什么赖在儿媳妇家里不走?”“把她轰走!”“……”好了,舆论都站在我这边了。

我也不再客气,和刘晨把婆婆拖到电梯面前。

公公冲过来拉我的手:“放开你妈,你个没教养的东西……”这时,电梯门打开,我爸妈带着女儿回来了。

我爸上前就给公公一巴掌:“你个当公公的,哪有权利打我女儿?”公公要还手。

我女儿张开两个小胳膊拦在中间:“不许打我外公!”公公吼道:“我是你爷爷!”“不管你是谁,也不许打我外公!不许打我妈!”婆婆又撒泼:“大家看看,这就是胡琳教出来的孩子,竟然教孩子凶我们,我们可是她的亲爷爷亲奶奶啊,把我孙女儿都教坏了!”有人嗤地一笑:“你们当爷爷奶奶的,这么多年给孙女儿买过一件衣服吗?没有带过孩子,又舍不得付出,现在却想让孩子亲近你们,哪来的脸!”婆婆哑口无言。

我爸妈帮忙,我们齐心协力把公公婆婆推进了电梯。

我把刘晨也推了进去。

公婆还想出来,被刘晨拦住了。

电梯门关上,我呼了口气。

进屋后,我爸很气愤地说:“以前怎么没看出他们这么不要脸。”

我皱眉:“我也没想到他们还有这副面孔。”

我想起邻居大婶的话,觉得刘家或许有什么阴谋。

但我没告诉爸妈,怕他们担心。

我想查清楚再说。

我爸做饭去了。

我妈担忧地说:“琳琳啊,我真担心,你这公公婆婆如果搬来,你们这个家就不得安宁了。”

我摇头:“我不会让他们搬进来的。”

过了好一会儿,刘晨回来了。

他垂头丧气,一副世界末日的样子。

我不想搭理他。

以前他总说他爸妈辛苦,让我体谅一下。

还说他妈是刀子嘴豆腐心,有时候说话不好听,但心肠不坏,让我大度点,别跟他妈计较。

他说,只要我尊敬他妈,他妈就会把我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

可他爸妈今天闹这一出,打了谁的脸?我妈问:“送走了?”刘晨点头:“我送上班车了。”

我妈还想说话。

我爸把菜端出来说:“先吃饭。”

一家人静默地吃着饭,筷子碰碗的声音特别响亮。

刚吃了一半,门铃响了。

刘晨起身去开门。

门外传来陌生的声音:“我们是社区民警,这是你爸妈吗?为什么把他们赶走?”我没想到,那两人又回来了,还报了警。

我爸将筷子一拍,就要出去。

我妈抢先拉住:“别管,让刘晨处理。”

刘晨火大极了,吼道:“妈,你们到底要干什么?要把我的家搅散才甘心吗?”婆婆马上大哭:“警察同志,你看看。

“这就是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

“以前很乖很听话,也很孝顺。

“从娶了这个媳妇后,他眼里就只有老婆和岳父母了。

“他们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把我们扔在乡下受苦。

“现在我俩一身的病,做不动土地上的活了。

“来投奔儿子,却被他们赶出家门。”

她指着我爸妈继续哭诉:“警察同志,你看,那就是他岳父母。

“我十月怀胎生下的儿子,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

“不认我这个妈了,把岳父母当成他的亲爹妈赡养,把亲生父母拒之门外。

“现在我们无家可归。

“请警察同志为我们做主啊。

“呜呜呜……”我爸怒了:“这是我出钱买的房子,你们凭什么来霸占?”婆婆嚎得更厉害了:“明明是我儿子买的,天呐,亲家母一家还要霸占我儿子的房子……”我爸拿出了给我转账的凭据。

我也拿出房本,上面只有我的名字。

我简单讲了买房子的经过:“我公婆没有出一分钱,我跟我老公当时也没有钱,因为钱全部拿回乡下修房子了,所以是我爸妈付的全款。”

警察看完,对公婆的无理取闹也很无语。

年长的警察叔叔说:“你们的家庭纠纷,好好协商解决,协商不了的,就上法院***。”

他训斥刘晨:“你作为儿子,要安顿好你父母,不能让他们流落街头。”

刘晨闷声不响地拉他妈:“回家。”

他妈拽着:“我不走,我没家了,你的家就是我的家。”

刘晨大吼:“你是不是要逼我离了婚才高兴?”他妈说:“别拿离婚吓唬我,儿子媳妇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你们就算离婚,房子也有你一半!”刘晨气得喊:“这是我岳父母买的房子,我凭什么有一半?”“就凭你娶了他们的女儿!你跟胡琳是夫妻,你岳父母的房子有你妻子的份,自然就有你的份!”刘晨气得又说不出话来了。

他崩溃地蹲在地上喊:“你把我杀了吧!”他爸扇他两巴掌:“你个不孝子,还敢拿死威胁你妈?”警察拦住了:“不许打人。”

公公理直气壮:“我打我儿子,又没有打外人。”

我爸说:“你儿子是成年人,你打他也是人身伤害,警察有权利拘留你,并罚款!”婆婆一听要罚款,立马拧着公公的耳朵吼:“谁叫你打人的?还不快走!”生怕走慢了被罚款。

刘晨对我说:“我送他们回去。”

我没有理会。

警察也离开了。

我爸看我一眼:“当初不叫你嫁他家,你非要犟。”

我眼泪差点掉下来。

当年我要嫁给刘晨的时候,爸妈的确反对过。

我跟刘晨是大学同学,自由恋爱。

我知道他家是农村的,条件不好。

但我看中的是他的人品。

我爸妈反对的理由,说农村到处都是蚊子跳蚤,我铁定不习惯。

我说:“我跟他结婚又不是要去他家生活,我们都在城里上班,肯定还是在城里安家。”

爸妈见我一心喜欢他,只好默许。

现在,我后悔了,可也晚了。

我妈拉我爸一下说:“你怪琳琳做什么?她没看走眼,刘晨是个好孩子,这些年,女婿对我们不错了。

再说,以前你不也没看出来这老两口是这种人?”妈又安慰我:“你别把你爸的话放在心上,他也是心疼你。

你跟刘晨要好好的,他父母这么大老远地来,闹上几次,也就没精力闹了。

你忍一忍,这事就过去了。”

我应了一声,看见女儿已经睡了,也进卧室准备睡觉。

我妈跟进来,低声说:“一会儿刘晨回来,你别拿他撒气,跟他好好聊聊。

孩子这么大了,多为孩子想想,听见没有?”我知道,我妈是担心我跟刘晨闹离婚。

我倒不至于为他爸妈的事跟他闹,但假如他和那什么罗芸有私情呢?我也要为孩子忍吗?刘晨后半夜才回来。

我已经睡着了。

他上床躺下的时候,我又惊醒了。

他说:“我把他们送回老家的。”

我没有出声。

过了片刻,他又说:“你别生气,我妈就是个疯子,糊涂了。”

我冷笑:“我看她清醒得很。”

糊涂的是我。

我但凡清醒一点,结婚前在他老家多串串门,也能了解一点公婆的真面目。

以前有人说,嫁人不要只看这个男人,要看他的原生家庭。

我偏不信这个邪。

我以为,我跟刘晨是在城里生活的,老家最多一年回去一次,待两三天,不至于跟他的原生家庭有什么矛盾。

就算他父母有不良习惯,对我也没有影响。

现在才知道,我以为只是我以为。

遇上这样的公婆,我们不管在哪里,他们都能闹上门来。

缠一辈子,不死不休!刘晨没有再说话,睡着了。

他出差一般都睡得不好,每次回来都很累。

这一次到家还没有休息,就被公婆吵了大半夜。

所以很困。

可我突然意识到,我又在心疼他了。

我心疼他,对我到底有什么好处?但我还是狠不下心把他弄醒吵架。

也怕我爸妈听见。

可我睡不着了,脑海里总回响着邻居大婶的话。

“我们这里马上要拆迁了,你离婚不就是给罗芸让路吗?“罗芸跟刘晨都到那一步了,你不离忍不下这口气,但离了你吃亏啊,听婶一句劝,千万别离。”

我推了推刘晨,问:“罗芸是谁?”他很用力地睁了一下眼睛:“嗯?”“罗芸是谁?”他迷迷糊糊地嘟囔:“罗芸……”“对,她是谁?”“她不是那……的妹妹么?”我没听清楚,又推他:“谁的妹妹?”他咕哝了几个字,我还是没有听清楚。

再推也推不醒了。

我躺下,脑袋里一片混乱。

看来,刘晨知道这个罗芸的存在。

他们之间,不会真的有私情吧!次日中午,我打电话把刘晨叫到外面。

我要好好跟他掰扯一下他家的破事。

刘晨很快来了。

我单刀直入,问:“罗芸是谁?”他愣了一瞬:“你怎么知道罗芸?”我冷笑:“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跟罗芸的事,我一清二楚!”结果丈夫,一下就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