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安十九年,当今圣上于早朝上无故晕倒,昏迷一天一夜方才转醒,众大臣长跪不起,同请圣上为江山社稷考虑。
三皇子燕珩颖悟绝伦,深得民心,故立为太子,今日礼毕。
…………炎炎夏日,早晨的阳光还算温和,柔柔的洒下来。
皇城里的波澜没有过多影响百姓的生活,虽然远远的能听到宫殿传出的礼乐声,但没有人驻足欣赏。
李小二把蒸好的包子端到铺子上,手里抓着一把扇子,在扑面的水汽中懒懒的扇着。
“包子!
刚出锅的包子哎!
客官来一个尝尝?”
妇人摇摇头,提着菜篮走远。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鲜出炉的肉包子哎!
不好吃不要钱!”
李小二又一连问了好几个人,大家都步履匆匆,没人买下。
他抓着扇子匆匆扇了几下,抬手擦去额头上的汗珠。
再抬头,铺子前赫然站着一个人。
这人戴着一顶纱帽,白纱垂到肩头,遮住了脸,一身淡色青衣,背着个小包袱,像是刚来此地。
李小二反应过来,连忙问:“来个包子吗客官?
刚出炉的肉包子!
新鲜着呢!”
“要两个。”
清亮好听的声音从白纱后传出,像是浸了月光的泉水。
李小二扇扇子的手都不由得停下了,突然感觉这七月的天气都没有那么炎热。
“好嘞!”
他利落的捡出两个包子,熟练的打包,又听这位姑娘问了一句:“老板,请问这礼乐声是从何处传来的?”
“姑娘你是初到京城吧!
今日立太子,这会儿宫里正举行典礼呢。”
纱帽下的目光从远处收回。
李小二把包子递过来,笑着:“客官您拿好,收您两个铜板。”
黎雀接过包子,付了钱,一步步朝街的深处走去。
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街道,黎雀的心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种莫名的情感。
七年了,她终于回来了。
腊九寒冬的雪,夜晚郊外的冷风,她一辈子都忘不掉。
八岁时,父母出门经商,返程时却遇到悍匪,双双殒命。
大伯一家以收养她为借口,搬到了京城,占据了她父母辛苦一辈子的财产。
开始一年还好,两人对黎雀还算照顾,第二年他们却愈发过分,以至于后来黎雀在自己的府上连间像样的屋子都没有。
终于,在一个大雪天,离过年不剩几日的时候,她在喝下一碗伯母送来的羹汤后,失去了意识,再睁眼,她己经躺在荒郊野外,身上冻得没有知觉。
纵使黎雀还小,她也清楚的知道,她被抛弃了,从此以后,她没有家了。
寒风的凛冽让她连哭都哭不出来,只能缩成一团,在雪里昏昏沉沉,等待死亡……黎雀从回忆中抽离,微微的呼出一口气,如果没有遇见师父,她现在己经变成风中的尘埃了吧。
这次回来,她早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负的黎雀,她要让霸占她家产的人都付出代价,把当年的不甘彻底粉碎。
礼乐声又遥遥响起,身边的戏楼与之交映,传出咿咿呀呀的唱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维承安十九年,岁在己巳,长夏之月,吉日良辰。
皇三子燕珩,地居茂亲,天资岐嶷…………朝野具瞻,遐迩属意。
今特册命皇三子燕珩为皇太子,尔其恪遵朕训,上奉宗庙之祀,下抚西海之民,永固我朝鸿基,勿负朕之厚望与万民之托。”
“钦此——”燕珩笔首跪在大殿前,身后是一众大臣官员,他认真的听着太监的宣读,首到最后一字,尾音落下。
“儿臣燕珩,叩谢父皇隆恩!
谨承父皇圣命,必当恪尽职守,修德进学,不负父皇教诲,不负万民所望,誓死捍卫皇家基业!
儿臣领旨!”
燕珩接过圣旨,慢慢站起来,他转身,看见跪着的大臣官员,看见皇城的一砖一瓦,看见大承的黎民百姓。
这,只是他的第一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人的呼喊声如惊雷,在皇城的宫殿中传播,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