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雨巷里的初遇

第3章 试探·渐融的暖意

发表时间: 2025-11-06
雨势渐缓,檐角的水珠串成细线,滴在青石板上敲出“嗒嗒”的轻响,混着屋里浆糊的淡香,倒有了几分岁月静好的意味。

林野守在门边的石墩旁,相机稳稳架在肩头,却始终没按下快门。

她盯着苏清圆伏案的身影,看她取来温水调开浆糊,看她用竹刀蘸取极薄的一层,轻轻抹在残纸折痕处,连指尖的弧度都透着严谨。

这和她之前拍过的手艺人都不同,没有粗放的力道,只有极致的耐心,像在呵护一件易碎的光阴。

“你站在那儿多久了?”

苏清圆忽然开口,手里的动作却没停,镊子精准地将残纸与宣纸贴合。

林野愣了愣,才低声应道:“没一会儿,怕打扰你。”

她犹豫了下,还是忍不住问,“这古籍修复,是不是得学很多年?”

苏清圆抬眼瞥了她一下,语气平淡:“从小跟着爷爷学,快二十年了。”

她指尖按着残纸边缘,“别说话了,浆糊没干,气流会影响贴合。”

林野立刻闭了嘴,乖乖收起目光,却悄悄调整了相机角度,把窗外斜斜漏进来的微光也收进镜头里——那道光落在苏清圆的发顶,晕出一层浅绒,比单纯拍手艺多了几分温度。

不知过了多久,苏清圆终于放下镊子,首起身伸了个懒腰,肩头的酸痛让她蹙了蹙眉。

林野见状,下意识从背包里摸出个小巧的***球递过去:“这个能按肩,我拍外景走累了就用,挺管用的。”

苏清圆看着她递来的东西,顿了顿没接,却也没拒绝,只是道:“放在那儿吧。”

她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雨后的新鲜空气涌进来,带着槐树叶的清香,“刚才那页差不多了,得等它自然晾干。”

林野把***球放在桌角,目光落在案上摊开的另一本古籍上,封皮己经泛黄卷边,上面写着模糊的“诗集”二字。

“这也是别人送来修复的?”

“嗯,镇上图书馆的,年代不算太久,但虫蛀得厉害。”

苏清圆指尖拂过封皮上的虫洞,语气里带了点惋惜,“很多老东西,再不修就真的没了。”

这话戳中了林野的心事,她摸了摸相机里的胶卷盒,轻声说:“我爸以前也总说,老物件里藏着故事,得好好记下来。

他本来想拍遍江南的老手艺,结果……”她没说下去,喉结轻轻滚了滚。

苏清圆沉默了片刻,没追问,却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块桂花糕:“张阿婆早上送的,没吃完,你要是不嫌弃。”

林野眼睛一亮,连忙接过来:“不嫌弃!

谢谢!”

糕饼还带着余温,咬一口甜而不腻,桂花的香气在嘴里散开,和早上喝的糖粥一个味道。

这时,巷口传来自行车铃铛的轻响,紧接着是个苍老的声音:“清圆丫头,我那家书怎么样了?”

苏清圆起身开了门,门外站着个拄着拐杖的老爷爷,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正是刚才说的老李。

“李爷爷,您怎么来了?

雨刚停路滑。”

“我放心不下,过来看看。”

李爷爷的目光扫到屋里的林野,又落在案上的残纸,“这丫头是?”

“她是来拍老手艺的,刚才不小心开了闪光灯,多亏没出大问题。”

苏清圆说着,指了指晾干的残纸,“您看,己经补得差不多了。”

林野也连忙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李爷爷,真对不住,都怪我没常识。

等您家书修好了,我给您拍张照留个纪念,免费的。”

李爷爷笑了,摆了摆手:“没事没事,丫头也是好意。

拍照好啊,我们这些老东西、老手艺,就该有人记着。”

他凑近看了看残纸,眼里满是欣慰,“清圆手艺就是好,这下能给我孙子看看他太爷爷的字了。”

送走李爷爷,屋里又恢复了安静。

苏清圆收拾着案上的工具,忽然对林野说:“明天早上来早点吧,我要修那本诗集,光线好的时候干活顺手。”

林野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喜:“真的?

我保证不迟到,也绝对守规矩!”

苏清圆没看她,嘴角却悄悄勾了个浅淡的弧度:“别再开闪光灯就行。”

她拿起桌角的***球,试了试按在肩头,“谢了,这个还挺好用。”

林野看着她的侧脸,忍不住按下了快门。

没有刺眼的光,只有暖黄的灯光、伏案的身影,还有空气里淡淡的甜香。

胶卷里定格的这一刻,比任何“手艺特写”都更让她心动。

雨彻底停了,天边透出一点微光。

林野背着相机走出修复室,回头望了眼那扇老松木门,心里忽然期待起明天的晨光——不止为了拍照,更为了那抹在光阴里专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