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相思烬·煜漪往事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1-12

第一章 宫宴初遇初夏的宫苑,榴花似火,碧波荡漾。太液池畔垂柳依依,暖风拂过水面,

带来莲叶的清香。汉白玉栏杆旁,内侍宫女们步履匆匆,

为即将到来的端阳宫宴做最后的准备。萧煜独自坐在御花园角落的凉亭里,

手中把玩着一支玉笛。今日的宫宴,他本不愿来,奈何父皇特意下旨,命所有皇子必须出席。

作为宫中最为尴尬的存在——生母是个早已被遗忘的宫女,

他自己也不过是皇上酒后一时兴起的产物——他向来懂得在这些场合如何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听说了吗?今日永宁侯府的嫡女也会来。”“可是那位名满京城的沈家大小姐沈清漪?

”“正是,听闻她才貌双绝,

连太子都对她青眼有加呢...”“难怪皇后娘娘特意下帖邀请沈家。

”两个小宫女的窃窃私语随风飘入萧煜耳中。他抿了一口酒,不以为意。

这宫中的荣华富贵、权势争夺,于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他只想做个闲散王爷,

了此残生。“七弟果然在此独酌。”一个清朗的声音自身后响起。萧煜回头,

见是三皇子萧烁,连忙起身行礼:“三皇兄。”萧烁摆摆手,

自顾自在石凳上坐下:“今日宫宴,七弟怎么还在此独处?听闻永宁侯府的千金今日要献艺,

这可是个一睹芳容的好机会。”萧煜淡淡一笑:“皇兄说笑了,这等场合,

我还是不凑热闹为好。”萧烁打量着他素净的衣袍,眼中掠过一丝怜悯,

随即又笑道:“你啊,总是这般与世无争。罢了,随你吧。只是别忘了时辰,

父皇最不喜人迟到。”望着萧烁离去的背影,萧煜轻轻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知这位皇兄是真心关怀他,可在这深宫之中,过多的关注反而会招来祸端。

暮色渐沉,华灯初上。麟德殿内金碧辉煌,笙歌不绝。萧煜坐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默默饮酒。

殿中央舞姬水袖翻飞,他却只觉得索然无味。忽然间,一阵清风拂过,满座寂静。他抬头,

看见了她。沈清漪身着淡紫色烟罗裙,梳着简单的飞仙髻,只簪一支白玉簪,

却比满堂珠翠更加夺目。她步履从容地走向御前,盈盈下拜:“臣女沈清漪,恭请皇上圣安,

皇后娘娘金安。”“平身。”皇帝的声音难得地温和,“早就听闻沈爱卿的千金才艺出众,

今日特准你献艺一曲。”沈清漪再拜:“臣女献丑了。”她走到琴案前,素手轻抚。

一曲《鹤冲霄》从她指尖流淌而出,时而清越如鹤唳九霄,时而悠扬如清风过松。

萧煜不自觉放下了酒杯,整个人仿佛被这琴音攫住。他不是不懂音律,

却从未听过有人能将这首高难度的古曲演绎得如此出神入化。曲毕,满堂喝彩。

沈清漪起身行礼,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角落,与萧煜的视线撞个正着。那一瞬间,

萧煜感到心头一震,慌忙移开目光,却又忍不住再次看向她。而她只是浅浅一笑,

转身回到父亲身边。宴至中途,萧煜觉得殿内气闷,便离席走到太液池边。

这里远离宴会的喧嚣,只有几株垂柳在夜色中轻拂水面,远处亭台楼阁的倒影在水中摇曳,

恍若仙境。“谁在那里?”一个清越的女声突然响起。萧煜一惊,

转身便见沈清漪从柳树后走出。月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银纱。“惊扰姑娘了,

我这就离开。”萧煜低头欲走。“且慢,”沈清漪走近几步,借着月光打量他,

“你是...宴上坐在角落的那位公子?”萧煜有些惊讶:“姑娘注意到了我?

”沈清漪微微一笑:“满堂宾客中,唯你听琴时眼中有真意,不是敷衍赞赏。

”萧煜心头一暖,这是第一次有人如此认真地看待他的感受。“在下萧煜。”他拱手道。

沈清漪眼中闪过讶色:“原来是七皇子。”萧煜苦笑:“不过是个名不副实的皇子罢了,

姑娘不必多礼。”二人沉默片刻,沈清漪忽然道:“方才那曲《鹤冲霄》,殿下觉得如何?

”萧煜思索片刻,认真回道:“姑娘琴艺超群,只是...曲中鹤唳之意太过悲怆,

倒像是困兽之斗,少了真正的逍遥。”沈清漪怔住了,良久才轻声道:“殿下听出来了。

实不相瞒,这首曲子,是为我兄长所作。他年少从军,战死边关,生前最爱鹤。

”萧煜心头一震,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点评,竟触及了她心中伤痛。“抱歉,

我不该妄加评论。”沈清漪摇头:“不,殿下是懂音律之人。这曲子弹给旁人听,

只换来一片赞誉,却无人听懂其中真意。”这时,远处传来侍女的呼唤声:“小姐,

您在哪儿?老爷在寻您了。”沈清漪叹了口气:“我得回去了。今夜与殿下相谈,很是愉快。

”她转身欲走,又停住脚步,轻声道:“若有机会,希望能再与殿下探讨音律。

”萧煜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涟漪。这一刻,他才真正理解了何为“一见钟情”。

第二章 御花园再会自那日宫宴后,萧煜的心再也无法平静。

沈清漪的身影时常在他脑海中浮现,她那清越的琴音、聪慧的谈吐,都让他难以忘怀。这日,

他如常前往翰林院的藏书阁。这里是宫中最为僻静的地方,也是他最喜欢的去处。

阁中藏书万卷,香气氤氲,能让他暂时忘却宫中的纷扰。正当他专注地翻阅一本古籍时,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殿下果然在这里。”萧煜回头,见沈清漪站在书架间,

身着月白色衣裙,笑意盈盈。“沈姑娘?”他又惊又喜,“你怎么会来此?

”“随母亲入宫向皇后请安,特意寻了个借口过来。”她走近几步,目光落在他手中的书上,

“《乐府杂录》?殿下对音律果然很有研究。”萧煜耳根微热:“不过是闲来翻阅罢了。

姑娘若感兴趣,这里还有不少珍本。”二人并肩在书架间漫步,时而驻足讨论,

时而轻声交流。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一刻,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

“殿下可知《广陵散》的来历?”沈清漪忽然问道。

萧煜思索片刻:“听闻嵇康临刑前曾弹奏此曲,后遂成绝响。”“不错。

”沈清漪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但其实《广陵散》并未失传,

只是鲜少有人能领会其中真意。家中有本残谱,若殿下有兴趣...”“自然有兴趣!

”萧煜脱口而出,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压低声音,“我的意思是,很愿意向姑娘请教。

”沈清漪抿唇一笑:“三日后,还是此时此地,我带来与殿下共赏。”三日后,

萧煜早早便在藏书阁等候。当沈清漪捧着琴谱出现时,他竟有些紧张。

“这是家传的《广陵散》残谱,”沈清漪小心翼翼地展开书卷,“虽不完整,但精髓尚存。

”二人并肩坐在窗下,细细研读。偶尔抬头间,目光相触,皆是一怔,随即又慌乱移开。

“这里,”沈清漪指着谱上一处,“应当是表现聂政刺韩王时的决绝之意,指法需刚劲有力。

”萧煜若有所思:“但我以为,此处更应有隐忍待发之势,正如聂政隐于市井之时。

”沈清漪怔了怔,随即展颜:“殿下说得是,是我浅见了。”这样的相会持续了数月。

从夏到秋,他们不仅在藏书阁谈诗论画,也常在御花园的亭台中品琴下棋。这日午后,

萧煜在凉亭中临摹《千里江山图》,沈清漪悄然而至。“殿下的笔法精妙,

只是山势过于陡峭,少了些许柔和。”她轻声道。萧煜回头,见她今日穿着一袭水绿色衣裙,

宛如秋日清泉。“沈姑娘对画也有研究?”“略知一二。”沈清漪在他身旁坐下,

“家中有不少前人真迹,自幼看得多了,也便懂得一些。”萧煜将笔递给她:“请姑娘指教。

”沈清漪也不推辞,接过笔,在画上添了几笔远山云雾。顿时,整幅画的意境变得开阔深远,

刚柔并济。“妙极!”萧煜由衷赞叹,“没想到姑娘不仅琴艺高超,画技也如此了得。

”沈清漪抿唇一笑:“殿下过奖了。不过是久病成医,看得多了,自然也就会了。

”萧煜注视着她灵动的眉眼,忽然道:“我那里有一卷王羲之的摹本,

若是姑娘有兴趣...”“真的?”沈清漪眼中顿时绽放光彩,“何时能看?”“三日后,

还是此时此地,我带来与姑娘共赏。”三日后,萧煜果然带着书卷前来。二人并肩坐在亭中,

细细品鉴。阳光透过竹帘,在她脸上投下斑驳光影。偶尔抬头间,目光相触,皆是一怔,

随即又慌乱移开。深秋时节,枫叶如火。这日,他们相约在太液池畔散步。

“听闻边关又起战事,”沈清漪轻声道,“家父不日就要出征了。

”萧煜注意到她眉间的忧色,温声安慰:“沈将军骁勇善战,定能凯旋。

”沈清漪折下一段柳枝,在手中轻轻转动:“每次父亲出征,我都寝食难安。

兄长当年也是这般上了战场,就再也没有回来。”萧煜心中一痛,忽然很想握住她的手,

给她一些安慰。但他终究还是克制住了,只是轻声道:“姑娘若是不嫌弃,

可以常来宫中散心。我...我很愿意陪姑娘说话。”沈清漪抬头看他,

眼中闪着复杂的光:“殿下为何待我这般好?”萧煜怔住了,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正当他鼓足勇气想要表白心迹时,远处突然传来内侍的通报声:“太子殿下到!

”二人慌忙分开,只见太子萧铭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信步而来。“七弟也在此赏景?

”萧铭目光在沈清漪身上停留片刻,带着审视的意味。萧煜躬身行礼:“皇兄。

”沈清漪也急忙行礼:“参见太子殿下。”萧铭淡淡一笑:“沈姑娘不必多礼。

方才还在寻你,皇后想再听你弹奏一曲。”沈清漪看了萧煜一眼,轻声道:“臣女告退。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萧煜心中涌起一阵不安。太子的眼神,分明带着势在必得的光芒。

第三章 定情梅林腊月的一场雪后,红梅盛开。整个皇宫银装素裹,

唯有梅林点缀着点点嫣红。萧煜约沈清漪在梅林相见。他特意早早到来,在林中徘徊,

心中既期待又忐忑。这半年来,他们相见数十次,每一次都让他更加确定自己的心意。今日,

他决定不再隐藏。“殿下。”沈清漪的声音自身后响起。萧煜转身,见她披着绯色斗篷,

立在雪地中,宛如画中仙子。“你来了。”他轻声说,引她在亭中坐下。

亭内早已备好暖炉和茶点。沈清漪解下斗篷,露出浅粉色的衣裙,发间簪着一支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