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阁是富商的儿子,家里做茶叶生意。
悲晴宗这小地方本来装不下人家这尊大佛,但人家也不是冲悲晴宗来的。
而是看好了悲晴宗的十一长老之一:徐竹诺,也就是苏闲的师尊。
徐竹诺是帝京大官的嫡亲弟弟。
俗话说: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徐竹诺出生不久,父母就离世了,是兄嫂带大的。
徐竹诺才学不错,画技更是冠绝帝京,可他就是死也不参加科举当官,刚及冠就辞家远游,爱好结交江湖豪杰。
因为建悲晴宗的时候出了几百两银子,所以挂个十一长老之一的虚名。
十一长老原定十人。
但没办法,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冯阁父亲想让儿子借徐竹诺的便利往官场靠靠,这才给儿子送到悲晴宗。
当年悲晴宗全员差点夹道欢迎这位小少爷,可冯阁却不像想象中娇气自大,反而不卑不亢,大方慷慨,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本来一个月之后举行拜师礼,凭他遥遥领先的武功应该很轻易就能拜入徐竹诺门下,结果半路杀出来个苏闲。
苏闲是徐竹诺带回来的小孩,徐竹诺不仅给他单辟了一座悲晴山的竹楼居住,还越过所有程序首接收他为弟子!
拜师礼的规矩是一群入门的小孩比武功,赢的人即可先选长辈拜师。
既是个出风头的大好时机,也很有实用价值。
冯阁本来不屑苏闲这个来路不明的,结果他居然没有打赢苏闲。
那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得第二名。
拆了不到十招,冯阁就败了。
他脸上火烧一样红了起来,苏闲却只是稀松平常地拍拍他的肩膀,面无表情地说:“承让了。”
场上高声呐喊冯阁名字助威的冯阁朋友也愣了,一群小屁孩围了他一圈,你一嘴我一嘴地安慰他。
反而赢了的苏闲有点尴尬,孤零零地站在一边,偏过脸看天看地就是不看冯阁那边。
只有徐竹诺来摸了摸他的头,轻声道:“真棒。”
当年徐竹诺不过二十出头,白发垂腰,浅眸款款。
他青色衣衫随风轻飘,微微一笑,自有一段风流。
依苏闲看,徐竹诺有“数峰清瘦出云来”的出尘气质,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冷场天赋。
冯阁当时几岁?
也就六七岁。
总之七岁看老,这死孩子脸上浅浅笑,心里断手脚,嘴上没关系,心里下地狱的扭曲性格在看向苏闲的那一眼里大概就写尽了,只是苏闲没发现。
他先是向各位弟子叹惋自己不才,又猛猛夸了苏闲天资卓越。
最后他勾勾嘴角,说了一句:“不愧是徐长老亲自教养了两个月,我资质平庸,怎么打得过他呢?”
首接把苏闲推上风口浪尖——你都和徐长老拜师、学了武功了!
你还来比什么?
逞威风耍帅吗?
还承让了,装得要死!
而冯阁接着向徐竹诺奉茶,可徐竹诺只是抬头看了温顺乖巧的冯阁一眼,没有接茶,接着淡淡笑着,说了一句让冯阁终身难忘的话:“抱歉,我不接受。”
这毫无疑问打碎了冯阁的自尊心,也激发了冯阁的好胜心。
让冯阁找到终生小目标——合情合理杀苏闲。
冯阁脸上因为尴尬精彩纷呈的时候,徐竹诺的师弟在一边蓦地轻轻接了冯阁的茶去。
徐竹诺的师弟也就是苏闲师叔懒洋洋地道:“小阁儿呀,我比徐竹诺厉害多了,你当我徒弟呗?”
冯阁才滞涩地鞠了一礼,道了一声“师尊”。
这是徐竹诺唯一一次参加拜师礼。
完成拜师礼的最后一个流程:新的弟子统一拜师祖牌位,苏闲终于大摇大摆住进了悲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