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的灼热和屈辱似乎被隔绝在了厚重的金属门外。
高二(7)班的教室弥漫着另一种沉闷——粉笔灰、旧书本的油墨味,还有窗外未曾停歇的、敲打玻璃的冰冷雨声。
林风坐在靠窗的位置,右肩校服下垫了层王浩贡献的皱巴巴纸巾,吸收着灼伤渗出的组织液,隔开了湿透衣料的冰冷。
每一次细微的动作,都牵扯起那片皮肤下深埋的、如星火余烬般的灼痛。
不是纯粹的痛。
更像有什么东西在皮肉之下,在更深层的骨骼缝隙里,缓慢地搏动、生长。
是周莽那狂暴火系星能留下的“种子”?
他不动声色地活动了一下右肩,刺痛中夹杂着一丝新生的、带着韧性的力量感。
体内的“饕餮引擎”在吞噬了那丝能量后,陷入了某种奇异的沉寂,不再轰鸣,却像一头暂时饱食的凶兽,在黑暗中蛰伏,只留下那片灼伤区域持续不断的、微弱的改造感。
讲台上,教星陨历史的张老头声音干涩平板,像一台快要散架的旧收音机,在雨声的伴奏下嗡嗡作响:“……星历2053年7月23日,代号‘星陨’的宇宙能量潮汐席卷全球,波长峰值约7.62皮米(pm),持续约37小时……该事件首接导致全球电磁环境紊乱,约0.7%的人类体内‘星脉’被未知机制激活,可控性星能首次被观测记录……此乃现代武道纪元之开端……”林风的目光落在摊开的《星陨纪年考纲》上,那印刷体字句熟悉得刺眼。
7.62pm。
37小时。
0.7%。
这些冰冷精确的数字,在他脑海深处翻腾起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画面——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浪,窗外天空被染成妖异的紫红色,街道上失控燃烧的悬浮车,人群歇斯底里的尖叫,以及……自己蜷缩在狭小公寓角落,身体在无形的能量浪潮中撕裂般剧痛,意识坠入黑暗前看到的最后景象——一块燃烧的巨型广告牌从摩天大楼顶端剥落,带着毁灭的轨迹砸向下方奔逃的人群……那不是教科书上的历史。
那是他前世死亡瞬间烙印下的、带着硝烟和血腥味的真实碎片。
“林风!”
张老头突然拔高的声音像根针,刺破了林风沉浸的思绪。
“你来说说,‘星陨’事件对后续社会资源分配结构,产生了哪些决定性影响?”
老花镜片后浑浊的眼睛带着惯常的审视,显然注意到了他的心不在焉。
教室里几十道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带着各种意味。
后排的周莽更是毫不掩饰地发出一声嗤笑,右脚的扭伤似乎丝毫没影响他幸灾乐祸的心情。
林风站起身,椅腿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
右肩的伤被牵动,他微微蹙了下眉。
窗外的雨声、教室里混杂的气味、还有体内那点搏动的新生力量感,异常清晰地涌入他的感官。
“星陨事件,”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压过了窗外的雨声,“首先彻底撕裂了旧有的社会阶层划分基础。
星脉觉醒的随机性,打破了财富和血统对上升通道的垄断。”
他顿了顿,前世作为普通人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记忆碎片与今生平民窟的景象重叠。
“但新的垄断以更快的速度形成。
武道资源——晶石、药剂、功法、高级导师——被迅速资本化和权力化。
全球各大势力、世家财阀,凭借先发优势和对遗迹资源的抢占,构筑了新的、名为‘武道天赋’,实则以资源堆积为核心的阶级壁垒。”
他的目光扫过教室前排几个穿着明显高级定制训练服的学生,最后落在周莽身上。
“平民觉醒者若无机缘或贵人扶持,其上升路径被严重挤压。
所谓‘全民武道’,本质上只是将旧时代的资源鸿沟,换成了更***、更难以逾越的星能鸿沟。”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冷峭,“就像旧时代买不起基因优化液的普通人,面对注射了B级基因药剂的‘天才’,连公平一战的资格都没有。”
教室里一片寂静。
连窗外的雨声似乎都小了些。
张老头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神不再是审视,而是带着一丝惊愕和深究。
这个平日里成绩中上、沉默寡言的平民学生,此刻的分析不仅精准,更透着一股刀锋般的尖锐,首指光鲜武道时代下最残酷的真相。
周莽脸上的嗤笑僵住了,随即化为被当众戳破某种隐秘的恼怒,眼神阴沉得能滴出水。
“咳,”张老头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有些凝滞的气氛,“角度…很独特。
但考试还是要紧扣教材要点。”
他挥了挥手,示意林风坐下,“下面发模拟卷,下课前交!
题型参照去年武考真题!”
试卷很快从前排传下。
油墨味扑面而来。
林风拿到自己那份,目光落在第一道大题上:论述题(必答,50分) 结合“星陨”事件能量潮汐特性(波长、强度、持续时间)及全球地质、电磁环境监测数据,试分析该事件对地球原生生物圈变异(星兽起源)及初期星能武道体系构建的关键影响。
要求:论据充分,逻辑清晰,至少引用三项关键数据支撑论点。
林风拿起笔,笔尖悬停在粗糙的纸面上。
前世死亡的画面再次冲击脑海——不仅仅是燃烧的广告牌,还有能量潮汐席卷时,城市绿化带里那些疯狂扭曲、膨胀变异的藤蔓;下水道口窜出的、皮毛如金属般闪烁、双眼赤红的老鼠;以及后来在混乱中流传开的、模糊不清的、关于巨大海洋生物袭击港口的影像片段……这些被官方刻意淡化、掩埋在“武道辉煌”叙事下的恐怖真相,此刻在他笔下流淌出来,带着冰冷的、令人窒息的细节:论点一:能量波长峰值7.62pm与地球生物DNA特定碱基对共振频率高度耦合,是诱发全球性基因突变(星兽化)的核心物理诱因。
论据: 1. 星陨后72小时内全球生物异常报告激增点,与能量潮汐峰值区(东亚、北美东海岸)高度重合(引用:《全球异常生物事件初期报告·机密》,2053.8)。
1. 实验室模拟显示,7.62pm定向能量照射下,小白鼠细胞端粒酶活性异常暴涨,伴随不可控异化(引用:华夏基因研究所未公开数据,项目代号“烛龙”)。
2. 首批稳定星兽样本(铁甲鼠、腐蚀蠕虫)体内均检测到该波长能量残留“烙印”(引用:国际星兽研究联合会白皮书)。
论点二:37小时持续期及间歇性强脉冲,导致地磁偏转、电离层空洞扩大,为异空间能量(深渊气息)微量渗透提供通道,构成星兽狂暴化及后续“污染区”形成的基础。
论据: 1. 星陨期间全球多地记录到短暂但强烈的异常重力波动及空间褶皱(非自然现象),与后期深渊教团召唤仪式能量特征存在低概率相似性(引用:全球空间监测网SS级加密日志片段)。
1. 高污染区(如荆棘荒野核心)星兽晶核普遍检测到微量异种惰性粒子(暂定名“熵烬”),与地球己知元素不符(引用:炎黄武盟内部研究报告)。
论点三:初代武道体系(星脉引导术)构建严重依赖对星兽晶核能量回路的逆向解析,存在巨大隐患及路径依赖,导致现今修炼体系瓶颈。
论据: 1. 现存最古老引导术《基础导引九图》与首只被捕获的2阶星兽“地火蜥”晶核能量回路相似度达89%(引用:古武道溯源·秦山著)。
1. 高阶武者(4阶以上)突破失败案例中,73%出现星能回路“兽化”反噬特征(晶化、精神污染)(引用:全球武道协会医疗中心年度报告·保密摘要)……笔尖在粗糙的纸面上沙沙作响。
林风写得很快,仿佛不是在答题,而是在将脑海中那些被尘封的、带着血与火的碎片倾倒出来。
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在体内那点新生的力量感和对“引擎”的微妙感知下,竟变得异常清晰连贯。
他甚至下意识地引用了几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具体来源、但确信存在的数据名称和项目代号。
他没有注意到,坐在前排的苏清雪,不知何时己悄然完成了自己的试卷。
她习惯性地微微侧身,清冷的眸光扫过身后,本是随意一瞥,却瞬间定格在林风那份写得密密麻麻的试卷上。
当她的视线捕捉到“7.62pm”、“熵烬”、“深渊教团”、“秦山著”这些字眼的瞬间,苏清雪那双总是平静如寒潭的眸子,骤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收拢,刚刚凝聚出来、准备用来冷却指尖的细微冰晶瞬间溃散。
怎么可能?!
“7.62pm”这个精确到皮米的峰值波长,是父亲苏正南(星陨能量研究所所长)主持的SSS级绝密项目“烛龙”去年才通过超级计算机反复推演、勉强确认的核心数据!
属于国家最高机密!
而这个“熵烬”粒子的命名,更是父亲在三天前的家庭晚餐上,才首次在极度疲惫的状态下,无意间低声透露出的、尚未公开的发现!
还有“秦山”……那个名字,是父亲书架上那本没有署名、却被他视若珍宝的皮革笔记主人的名字!
这个林风……他怎么可能知道?!
苏清雪猛地收回目光,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撞击着肋骨。
她强迫自己看向窗外灰蒙蒙的雨幕,但眼角的余光却死死锁定了林风微微弓起的后背,和那支在试卷上不停移动的笔。
一股冰冷的寒意,混杂着强烈到极致的好奇和一丝难以言喻的警惕,瞬间攫住了她。
与此同时,教室后排。
周莽的试卷大片空白。
他烦躁地转着笔,脚踝的疼痛和刚才在训练场、此刻在教室里接连遭受的憋屈,像毒蛇一样啃噬着他的理智。
当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苏清雪,发现她正失态地、死死盯着林风的背影时,一股邪火猛地窜上头顶。
他顺着苏清雪的目光,也看到了林风那张写得满满当当的试卷。
虽然看不清具体内容,但那认真的姿态,那流畅的书写,无一不在***着他。
一个恶毒的念头瞬间成形。
周莽嘴角咧开一个阴冷的弧度,悄然从口袋里摸出最新款的折叠光屏手机,借着前排同学身体的遮挡,将摄像头无声地对准了林风正在奋笔疾书的试卷。
屏幕亮起微光,清晰地捕捉到了几行密密麻麻的字迹,其中“烛龙”、“熵烬”、“深渊教团”等词汇在屏幕上格外刺眼。
他手指轻点,选择了“拍摄”。
一道极其微弱的、模拟自然光的闪光掠过。
周莽看着屏幕上储存成功的照片,脸上露出了混合着残忍和兴奋的笑容。
举报?
不,他要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废物,死得更难看一点。
这些字眼……怎么看都像是窃取了某种不得了的机密呢?
窗外的雨,似乎下得更急了。
冰冷的雨点密集地敲打着玻璃,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声响,像某种不祥的鼓点,掩盖了教室里笔尖的沙沙声,也掩盖了悄然响起的、快门落下的微不可闻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