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长公主她以命护江山

第2章 蹊跷塌方

发表时间: 2025-10-30
山神庙比外面看起来更残破一些。

蛛网在残存的神像臂弯间结了又破,破了又结,积年的灰尘覆盖着供桌和地面。

寒风从没了窗纸的棂框间灌进来,发出呜呜的声响,卷起地上的浮尘,与门外呼啸的风雪应和。

侍卫们动作麻利,很快在庙堂中央清出一块空地,燃起熊熊的篝火,又铺上厚厚的毡毯,请卿宁坐下休息。

挽墨又给她加上一件雀金裘的斗篷,将风帽仔细为她戴好。

寒气依旧无孔不入。

卿宁靠坐着,闭目养神,耳中听着庙外风雪的咆哮,心中却在飞速盘算。

京中局势波谲云诡,父皇病重,她此次离京名为静养,实为暂避那立储风波中最为尖锐的锋芒,也是以退为进。

然而,人离了那个位置,有些消息终究是慢了半拍……“殿下。”

陈校尉去而复返,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他身上带着一股外面的寒气,甲胄上冰雪未消。

卿宁睁开眼,目光清亮,并无睡意。

“如何?”

“塌方处看过了,”陈校尉的声音更沉,“雪压之下,确有人为撬动的痕迹。

虽然做得隐蔽,想伪装成自然塌陷,但几处着力点和断口,瞒不过老行伍的眼睛。”

果然。

卿宁眸色一凝,指尖在手炉上轻轻叩击了一下。

不是冲她来的,就是这山里另有蹊跷。

无论是哪种,都意味着麻烦。

“可能看出是何时所为?”

“时间不长,就在这一两日内。

若非这场大雪,痕迹或许更明显些。”

陈校尉答道,随即又问,“殿下,可要属下带人西下搜查?”

“不必。”

卿宁立刻否决,“敌暗我明,风雪又大,贸然分散人手,易遭不测。

加强警戒便是。”

她顿了顿,想起下山时所见:“方才来时,似乎见到山下有炊烟?”

“是。

属下己派人远远查探过,山下并非猎户,只一座简陋茅庐,似乎住着一位读书人。

属下未曾靠近,以免惊扰。”

读书人?

在这等苦寒之地隐居?

卿宁心中那点疑虑和好奇又被勾了起来。

枯坐无聊,加之那塌方如鲠在喉……“备一份简单的礼。

挽墨,随我去拜会一下这位先生。”

“殿下?”

挽墨一惊,“身份不明,岂可轻易涉险?

让侍卫去请来便是。”

“既是隐士,便有隐士的脾气。

强请而来,岂是待贤之道?”

卿宁站起身,语气淡然却不容置疑,“况且,这漫天风雪,路塌庙宿,你不觉一切……太巧了些么?

若真是冲我来的,躲是躲不开的。”

她倒要看看,这巫山深处,藏着怎样的“高人”,又或者,藏着怎样的杀机。

一行人沿着那条被积雪覆盖、几不可辨的小径下山。

茅庐不远,很快便到。

的确如侍卫所说,简陋至极,篱笆院,茅草顶,但打扫得干净。

几竿修竹被雪压弯了腰,窗棂透出昏黄的灯火,在这白茫茫的天地间,像一粒孤独的星子。

隐约有低低的咳嗽声从屋内传出。

挽墨上前,轻叩柴扉。

片刻,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青色棉袍的年轻人站在门内,身形清瘦,面容略显苍白,但一双眼睛却沉静如水,带着些许被打扰的清冷戒备,看向门外这一行显然非富即贵的不速之客。

他的目光掠过锦衣的侍卫,最终落在被众人隐隐护在中间、披着银狐裘与雀金裘的卿宁身上,微微一凝。

“诸位是……?”

卿宁微微一笑,上前一步,风雪在她身后形成了苍茫的背景。

“风雪迷途,偶见炊烟,特来叨扰,求一碗热汤驱寒。

主人可愿行个方便?”

她的声音温和,姿态放得极低,目光却不着痕迹地将对方打量了个仔细。

那棉袍旧,却干净;手指有冻疮,却修长;眼神警惕,却无惊惶,反而有种超越年龄的沉稳。

年轻人,正是宋祁。

他看了看眼前这位气度非凡的女子,又看了看她身后那些精悍的护卫,沉默一瞬,侧身让开了通路。

“寒舍简陋,若贵客不弃,请进。”

卿宁颔首,步入茅庐。

室内陈设简单,书籍却堆得到处都是,一股淡淡的墨香和药味混杂在一起。

火塘里烧着柴,吊着一壶水,正咕嘟咕嘟地响着,为这方小天地带来唯一的暖意。

分宾主坐下(其实也只有一张粗糙的木榻和两把旧椅),挽墨奉上带来的点心作为礼物。

宋祁沉默地煮水沏茶,是极粗陋的茶末,但他动作从容,不见窘迫。

“多谢。”

卿宁接过陶碗,暖着手,看似随意地问道,“先生在此隐居读书,可知如今山外世事?”

宋祁抬眼看了看她,声音平静无波:“山野之人,不过读些闲书,偶听过往山民谈及几句闲话,不知贵客所问何事?”

“闲话亦可。”

卿宁微笑,“譬如,今冬大雪,京畿之外流民甚众,朝廷屡施粥棚,却似杯水车薪,民怨未有稍减。

先生可知缘由?

又可有高见?”

她问得首接,目光却紧锁着宋祁。

这个问题,看似问流民,实则问国策,问吏治,问一个读书人的胸中格局。

宋祁握着陶碗的手顿了顿。

他垂下眼,看着碗中浑浊的茶汤,片刻后,才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