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铁血1900

第1章 杨氏商行

发表时间: 2025-08-12
煤油灯在铜雀灯台上爆出个灯花,惊醒了账房伏案昏睡的杨威。

他盯着煤油灯想起前世查看《辛丑条约》档案里那句“每匹土布加征关税银一钱”,手指无意识掐进掌心,心中暗中发誓一定要将中国人民带出任人欺凌的深渊。

杨威是一名理化博士,精通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五门外语,平时比较喜欢研究中国近代史,他在穿越前一首在研读《辛丑条约》,某天一觉醒来就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天的广州,并且成为了广州杨氏商行的少东家,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少东家名字也叫杨威,还没来得及熟悉这个世界,因父亲大病接手了家族生意。

“半年啦” 杨威喃喃道,他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己经半年,半年前接手管理杨氏商行后,杨威凭借脑海里上一世通过互联网了解到的一些企业经营及管理方面的皮毛知识,对商行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己经取得很大的成效,上个月开始单月盈利比之前单月收入增长一倍。

看到旁边的大掌柜陈叔和账房李叔还在小声核对本月营收,杨威见状不忍打扰他们,站起来活动下身体,轻轻推门离开账房,准备到处看看,然后去后面的厢房休息。

杨氏商行占地甚大,杨威边走边打量杨氏几代人打下来的这份基业。

杨氏商行雄踞广州西关大街中段,占地十亩三分(约6867平方米),呈“前市后坊”典型格局。

临街二十一间门面以青砖拱券相连,每间面阔一丈八尺(约6米),门楣悬挂黑漆金字“杨记”匾额,檐下铁马铃随风作响。

正门三间作敞厅式样,陈列苏杭绸缎、松江棉布等高档货品,两侧十八间分设夏布、蕉布、葛布等岭南特色布匹专柜。

中轴设三重院落,首进为交易大厅,酸枝木柜台镶嵌黄铜量具;二进账房存有商行地契与洋商合约等。

三进厢房辟为客商洽谈雅室,墙上悬挂《杨氏商行贸易图》。

西北隅设染布作坊,五口龙窑染缸按"靛蓝-朱砂-雌黄"工序排列,东侧晾布场架设二十丈(约67米)杉木晒架,雨季可收拢成防雨廊棚。

仓储区设地窖三处,甲窖存湖丝坯料(恒温防蛀),乙窖贮海外染料(设硫磺防潮),丙窖藏银两账册(条石砌筑配三重铜锁)。

后门通西关涌水道,专用码头可泊三百料(约15吨)货船,每日辰时(7-9点)准时发往香港、澳门、南洋等地。

“少爷好”一路上,各处正在值守或巡查的商行护卫不断向杨威问好,商行护卫首领是跟了父亲一辈子的林老爷子,他唯一的儿子林辉跟杨威同龄,从小入选商行护卫,一首被父辈安排负责杨威安全,精通十八般武艺,5个月前被杨威安排护送杨氏商行大掌柜陈叔的大儿子陈锋去英格兰开办公司和采购设备。

林辉比杨威小半岁,陈锋比杨威大半岁,三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在广雅书院毕业,小时候杨威有什调皮捣蛋的事情都拉着陈锋、林辉去做,每次闯祸林辉都很义气的全部揽下来,因此不少替杨威和陈锋两人背锅。

三人从广雅书院毕业后就进入杨氏商行工作,分别跟着各自的父亲做事,至今己经有三年多,陈锋前两年一首被大掌柜安排到杨氏商行各地商号做事,成长得很快,业务谈判、人际交往能力很强,所以杨威特意安排他带队去英格兰。

半个月前杨氏商行在河北的商号传来消息,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己经一路杀入北京城,老佛爷己经带着一家子人离开紫禁城避难,历史并没有因他的意外重生而改变。

看来我的计划要加快进度了,只有不断发展民族工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改变我们国家贫穷挨打的局面,但这一切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安全的实体做支撑,陈锋英格兰之行成功与否将关系到接下来一系列计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