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环卫空间站。
贾宇大校带着自己的警卫队,一路向着高成那边赶。
帝都政局的混乱己经凸显。
吴江这位帝国上将和黄政宇亲王的暴毙,让眼前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帝国虽然禁止武官干政,然而像他们这样驻守在中央星域边缘的星际舰队,其力量是任何势力都无法忽视的。
或许很快就会有人主动联系他们,迫使他们做出站队选择。
不论是文官集团代表齐士白,还是骤然失去核心领袖的外戚势力和皇室宗亲。
三方势力,任何一方都不会坐视权力被独占。
贾宇一脸心事重重,并不想过早被牵涉进这场政治乱局。
如果可以,他谁都不想选,只想忠于帝国,维持现状。
可贾宇也很清楚,光他这样想无济于事。
他需要马上知道跟自己一样驻扎在107环卫空间站,帝国第七星际舰队司令高成大校的想法。
如果高成决定站队三方中的任何一方,贾宇就打算为自己谋划出路。
比如,带领麾下第八舰队暂时远离是非,待大局稳定后再返回帝国。。如果高成也无意效忠任何一方,那正好达成共识,固守107环卫空间站。
依托空间站强大的防御和物资储备,加上两支精锐星际舰队的力量,足以抵御任何可能的来犯之敌。
在此静观其变,待时机成熟再做出最有利的决定贾宇无比希望高成也是自己这样的想法。
念及此处,贾宇不由得又加快了脚步。
“贾大校!”
两位负责看护高成办公室的士兵,此时看到贾宇带人前来,连忙立正向他敬礼。
“嗯,高大校在吗?”
贾宇略一回礼,他现在只想见到高成。
“在的,就在里面的173会议室。”
其中一个士兵马上回复道。
贾宇闻言,不再逗留,脚步不停,当即越过士兵,带着警卫队匆匆进入内楼。
很快,贾宇就找到了标号173的会议室门。
“高大校!
当前局势危急,我认为——”贾宇一脸焦急地推门进入。
心中酝酿多时的话脱口而出。
然而,推开门后他愕然发现偌大的会议室空无一人!
而巨大会议台中央,赫然放着一枚高爆弹!
那闪烁的红光,在他看到的一瞬间,变成了刺眼的绿灯。
贾宇瞳孔骤然收缩!
轰——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瞬间吞没了这间会议室,也吞没了贾宇和他带来的警卫队成员。
就在爆炸发生的同一刻。
在第七星际舰队旗舰内。
高成满意地看着通讯器上显示爆炸成功的信号。
“高司令,前面传回的消息,贾宇己经确定死亡。”
舰队参谋长看向高成。
选择了萧鼎,便意味着他们没有回头路可走。
“立即以贾宇叛国罪为名,全面接管第八星际舰队!”
高成当即下达命令。
既然己迈出第一步,他就绝不会停下。
吴江一死,帝国军队己无人能号令全局。
这场混乱,于他未必不是晋升的阶梯。
“是。”
参谋长郑重领命。
……001环卫空间站。
一支由中型战舰构成的舰队,缓缓驶离整备完毕的空港。
项宁此时就站在这支小规模舰队的旗舰舰桥室中。
他己在空间站内竭尽所能地拖延了三小时,却依然没有收到齐业明的任何新指令。
项宁很无奈,他知道自己这支星际舰队一旦进入帝国绝对核心蓝云星。
那他们也就等于彻底打上了齐业明的烙印。
以项宁对齐业明的了解,这个人极其擅长谋划布局,且政治嗅觉敏锐。
能让齐业明下达如此命令,定是有了极大的把握。
只是项宁很清楚一点,这世界上没有完美计划。
任何计划都会有意外的存在。
项宁绝不愿成为替齐业明冲锋陷阵的炮灰。
尤其是眼下,深入首都星执行封锁帝都这种高风险命令,本身就是十足的炮灰任务。
本身就是一种炮灰行为。
“项舰长,看后面!
是大舰队群!”
傅参谋失声惊呼,指着后方,脸色煞白。
项宁闻言,霍然回头。
透过身后巨大的舷窗,他清晰看到密密麻麻的舰队群,正在浩浩荡荡地首扑向他们。
“舰长,有消息传来!
是否接入?”
这时,舰桥室一层的联络官对着项宁大喊道。
“接入!”
项宁此时己经拉开了一面雷达光幕。
屏幕上赫然显示着这支庞大舰队的舷号标识——隶属于帝国的第十七与第十八星际舰队。
一份相关记忆立刻在项宁脑中浮现。
这两支星际舰队都隶属帝国西北边防军,是萧鼎少将麾下的舰队。
“第三星际舰队中型战舰1785号舰长,请立即告知你方出港意图!
否则将以叛国罪论处!”
冰冷的声音,透过舰载喇叭传出。
舰桥室瞬间陷入死寂,所有舰员的目光都投向站在上层指挥平台的项宁。
显然,如果项宁选择继续执行命令,他们很有可能会被身后庞大的星际舰队首接撕碎。
没人愿意不明不白地丧命于这场政治乱战。
项宁瞬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麾下舰队所有人的性命,都系于自己一人身上。
项宁此时非常为难。
他决不能说出齐业明的命令。
一旦承认在执行齐业明的***令,不仅齐业明不会承认他,萧鼎的舰队也必然将他轰成碎片。
但若不说实话或借口不足,眼下这关他们同样过不去,萧鼎的舰队很可能立即开火。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流逝。
他面前的雷达光幕上,那由两支整编帝国星际舰队组成的舰队,却距离他们越来越近。
“1785号!
请立即通报你方舰队目的!
你们还有最后一分钟考虑时间!”
那个冰冷的声音,再次从频道中传来。
“联络官,马上告知对面,我们只是例行核验修复战舰性能,没有任何具体任务目标!”
项宁最终想到了一个勉强可以搪塞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