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时光之约温柔岁月间

第1章 夜色下的旧书馆

发表时间: 2025-11-01
夜色如墨,城市的喧嚣在远处渐渐沉寂。

林安然站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望着外头朦胧的街灯与稀疏的行人,内心却没有丝毫倦意。

她的工作时间早己结束,可她习惯在闭馆后独自留在这座老旧的图书馆,把一天的疲惫安放在书页间,享受片刻的静谧。

这座图书馆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砖红的外墙和拱形窗户带着岁月的痕迹,馆内的书架高耸,书籍陈列得密密麻麻。

每当夜幕降临,昏黄的灯光下,这里仿佛与城市隔绝,成为一个属于安然的世界。

她喜欢这里的安静,喜欢书香和纸页间微不可闻的历史气息。

对安然来说,这里不仅是工作场所,更像是一个可以让心灵栖息的角落。

今夜的图书馆比往常更安静。

最后一位读者离开后,安然关上了厚重的木门,只留下自己和无数书籍。

她习惯性地巡视每一排书架,确认没有遗漏的杂物或未归位的书本。

走到最东侧的文史区,她的目光被一排陈旧的皮质书脊吸引。

这里摆放着大量民国时期的文献资料,有些甚至己经泛黄开裂。

安然轻轻抚过书背,指尖感受到岁月的粗糙。

突然,她注意到最下层角落里,有一本书安静地躺着,和周围的书籍有些不同。

那是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封面用深蓝色布料包裹,边角磨损得厉害,却依然能看出精致的绣花图案。

书脊上没有书名,只贴着一枚小小的标签:“民国日记,1934”。

安然心头微微一动。

民国时期的私人日记,通常极为罕见。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本日记取出,捧在手心。

书本很重,仿佛承载了无数故事。

她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打开台灯,柔和的光线笼罩着日记本,将周围的黑暗驱散开来。

翻开第一页,旧纸散发出淡淡的墨香。

笔迹娟秀,显然是出自女子之手。

日期标注为“1934年4月3日”,正文下方写着:“今夜雨冷,心事难眠。”

安然心头一紧,仿佛与八十年前的某个夜晚遥遥呼应。

她继续翻阅,发现日记内容详尽,既有日常琐事,也有对时局的感慨,夹杂着细腻的情感流露。

“母亲今日来信,嘱我照顾身体。

外头传言甚嚣,街头风声鹤唳。

心中不安,唯有读书以安慰。”

字里行间透露出动荡年代的忧惧,也有寻常生活的温柔。

安然逐渐沉浸在日记的世界里,仿佛与那位民国女子隔空对话。

翻到中间几页,她发现几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张旧车票夹在书页间。

照片上是一个身着旗袍的年轻女子,神情温婉,背景是一座典雅的花园。

安然轻轻抚摸照片,心中涌起莫名的亲切。

她好奇那女子的身份,又不禁猜测照片背后的故事。

日记继续记录着女子的生活点滴。

她描写春日里与友人游园,记录家中长辈的叮咛,也倾诉内心的迷惘与期待。

安然读得入神,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民国女子的文字里,有着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那些小小的幸福和隐晦的忧伤,在纸页间生动流淌。

正当安然沉浸在日记中时,窗外传来一阵微风,吹得窗帘轻轻摇曳。

她抬起头,环顾西周,忽觉这座图书馆此刻异常静谧。

所有的书架沉默地矗立着,仿佛在守护着每一个故事,每一段时光。

安然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日记的封面,内心悄然生出一股责任感:这本日记,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像是一段等待被倾听的往事。

她决定将这本民国日记仔细整理,试图还原女子的生活轨迹和那个时代的风貌。

或许,她能在这些文字里找到某种答案,也能在岁月的缝隙里窥见温柔的时光。

安然小心地将照片和车票重新夹好,合上日记本,放在桌前。

她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愈发深沉,城市的灯火在远方闪烁着微光。

时钟指向十点,安然轻轻叹了口气。

她收拾好桌上的书籍,将民国日记收进自己的包里。

灯光下,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仿佛与那些过往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临走前,她回头望了一眼图书馆的书架,心中默默许下一个小小的愿望:愿时光温柔,愿岁月静好,也愿每个故事都能被妥善珍藏。

夜色下的旧书馆,安然的步伐渐行渐远,而民国女子的日记,则在她的心中悄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