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1943 年 4 月 5 日,华沙犹太区起义者开始建造地下掩体,纳粹宣布 "犹太区己无活人"。
暴雨砸在诊疗室的百叶窗上,像无数颗坠落的星辰。
杨时懿把最后半杯冷咖啡推到中年女人面前,注意到她无名指内侧的婚戒压痕 —— 那是长期佩戴铂金戒指的证明,而此刻她攥着空荡的左手,仿佛还在感受不存在的金属重量。
"三天前打扫阁楼时,戒指突然不见了。
" 女人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那是我们结婚二十周年的礼物,他走后我每天都戴着。
"杨时懿的指尖划过女人递来的首饰盒,檀木表面浮现出 1943 年的弹孔。
他看见穿灰布军装的纳粹军官将戒指扔进熔炉,熔金溅在怀表链上,与女人此刻的眼泪重叠。
青铜怀表在口袋里发烫,表盖内侧渗出一行血字:"凶手戴着你的戒指"。
诊疗室的挂钟指向 23:57。
杨时懿突然意识到,这个预约本不该在午夜前出现。
当秒针划过 12 点时,窗外的雨声突然变调 —— 密集的鼓点变成了机关枪扫射声,雨水在玻璃上凝结成冰,浮现出华沙隔都的铁丝网。
"您丈夫去世前有什么异常吗?
" 杨时懿翻开空白的咨询记录,钢笔尖在纸上自动写下:"实验体 S,记忆清除失败,时空锚点偏移至 1943.04.05"。
女人颤抖着从包里掏出张照片,边角的焦痕让杨时懿瞳孔收缩 —— 正是他昨夜在地铁站捡到的琴谱碎片。
照片里,穿着月白旗袍的少女站在华沙犹太教堂前,颈间的怀表链与女人的婚戒发出共振。
青铜怀表突然脱离口袋,悬浮在两人中间。
表盖自动弹开,泛黄照片开始变化:少女转身看向镜头,面容竟与对面的女人完全一致。
杨时懿的倒影在表镜中分裂成三个重叠的影像,其中一个穿着纳粹军医制服,手中握着刻着 "1943" 的手术刀。
"您认识这个女孩吗?
" 他指着照片问。
女人突然尖叫着打翻咖啡杯。
深色液体在地面蔓延,形成扭曲的纳粹万字符号。
怀表的指针逆向旋转,带动雨水在窗外凝结成冰棱,每根冰柱里都封存着不同时空的画面:穿着实验室白大褂的自己正在给少女注射,旗袍女人在地铁站 B 出口消失,而纳粹军官正将婚戒戴在杨时懿左手无名指上。
"他们说只要找到戒指,就能让他回来..." 女人蜷缩在沙发里,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可每次我接近真相,就会有人消失。
"诊疗室的灯光突然变成暗红色。
杨时懿看见无数条半透明的时间线在空气中交织,其中一条延伸向暴雨中的地铁站。
当他顺着这条发光的轨迹望去,穿月白旗袍的女人正站在自动扶梯顶端,颈间的怀表链末端坠着那枚失踪的婚戒。
"抓住她!
" 杨时懿冲向门口,但暴雨在他面前凝结成冰墙。
怀表显示此刻仍是 2025 年 4 月 5 日,但玻璃上的雨痕分明是 1943 年 4 月 5 日的血珠。
女人突然停止颤抖。
她抬起头,瞳孔里映出杨时懿背后的书架 ——《时空物理导论》正在自动翻页,停在 1943 年 4 月 5 日的实验日志:"第 13 号时空锚点建立,婚戒作为载体成功连接两个世界"。
"戒指在熔炉里。
" 女人的声音变得空洞,"但熔炉在另一个时空的地铁站。
"青铜怀表突然爆炸般释放强光。
当杨时懿再次睁开眼,诊疗室己变成 1943 年的地下掩体。
穿灰布军装的男人正将婚戒扔进熔炉,而熔炉内壁刻着与梧桐大道 19 号门牌相同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