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秦桧和岳飞的真实历史

秦桧和岳飞的真实历史

道法之自然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秦桧和岳飞的真实历史》是大神“道法之自然”的代表秦桧岳飞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心照汗青:岳飞与秦桧的正邪对决第一康耻未雪:乱世棋局中的初遇宣和七年的冬比往年来得更早更鹅毛般的雪片裹着呼啸的北狠狠砸在汴京城的朱漆城门守城的禁军士兵缩着脖子搓着甲胄上的寒霜顺着甲缝往下在脚边积成小小的冰城墙上张贴的《罪己诏》被风雪打宋徽宗那笔瘦金体写就的“朕德不民怨朕躬”,墨迹晕开如泪却挡不住城外日渐逼近的金兀术大军的马蹄秦桧裹紧了身上的紫绫棉袍...

主角:秦桧,岳飞   更新:2025-11-06 04:53:3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心照汗青:岳飞与秦桧的正邪对决第一章 靖康耻未雪:乱世棋局中的初遇宣和七年的冬雪,

比往年来得更早更急,鹅毛般的雪片裹着呼啸的北风,狠狠砸在汴京城的朱漆城门上。

守城的禁军士兵缩着脖子搓着手,甲胄上的寒霜顺着甲缝往下滴,在脚边积成小小的冰碴。

城墙上张贴的《罪己诏》被风雪打湿,宋徽宗那笔瘦金体写就的“朕德不类,民怨朕躬”,

墨迹晕开如泪痕,却挡不住城外日渐逼近的金兀术大军的马蹄声。

秦桧裹紧了身上的紫绫棉袍,站在吏部衙署的廊下,望着漫天飞雪出神。

他刚从相府议事回来,

光满面的嘴脸还在眼前晃——这位权倾朝野的宦官正拿着徽宗御笔亲书的“割地求和”密信,

唾沫横飞地说“金人不过是要些金银土地,只要咱们服软,保准能换得太平”。

秦桧指尖掐着袖角,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脸上却堆着温顺的笑,连声附和“大人高见,

此乃万全之策”。没人知道,这个出身江宁的士子,

年少时也曾在书案上写下“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只是十年官场沉浮,

早已磨平了他骨子里的棱角。靖康元年金军第一次围攻汴京时,他还曾在朝堂上力主抗战,

唾沫横飞地驳斥“割地请和”的论调,可当主战派的官员接二连三被罢官流放,

甚至被安上“通敌”的罪名押赴刑场时,他看着刑场上飞溅的鲜血染红了雪地,

终于学会了把锋芒藏进温和的笑容里。同一时刻,汴京城外的岳飞正勒紧缰绳,

胯下的“闪电”宝马不安地刨着蹄子,鼻孔里喷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他刚带着三百骑兵从相州驰援而来,

沿途看到的景象让这位年轻将领红了眼眶——被金兵劫掠后的村庄烧成了黑炭,

老弱妇孺的尸体冻僵在路边,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抱着母亲的尸体,哭声嘶哑得像破锣。

“将军,前面就是金军的先锋营了!”副将王贵指着前方雪地中隐约可见的帐篷,

压低声音说道。岳飞抬手按住腰间的沥泉枪,枪杆上的红缨在风雪中微微颤动。

他望着远处汴京城的轮廓,城楼上的黄龙旗在寒风中无力地飘荡,突然勒马转身,

对着身后的三百骑兵高声喊道:“弟兄们!京城就在眼前,陛下和百姓都在里面等着咱们!

今日一战,哪怕只剩一人一马,也要把金军挡在城外!”三百骑兵齐声呐喊,

声音震得树上的积雪簌簌掉落。岳飞双腿一夹马腹,沥泉枪直指前方,率先冲向金军大营。

马蹄踏碎积雪,溅起的雪沫混着尘土,在他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白痕。他不知道,

此刻在汴京城内,那个日后会以“莫须有”罪名置他于死地的秦桧,正站在温暖的衙署里,

为如何在求和信上措辞而反复斟酌。夜幕降临时,

岳飞带着浑身是伤的骑兵们退回了临时营地。篝火噼啪作响,

照亮了士兵们疲惫却坚毅的脸庞。王贵递过来一块烤得半熟的羊肉,低声说:“将军,

咱们三百人挡了金军五千先锋,已经够厉害了,可朝廷那边……听说又在商量割地了。

”岳飞咬了一口羊肉,粗糙的肉质剌得喉咙生疼,他望着篝火映照下的沥泉枪,

枪尖上还沾着金军士兵的血迹,突然重重地把肉摔在地上:“割地?割了河北,

还有河南;割了中原,还有江南!今日我岳飞在此立誓,此生定要收复失地,迎回二圣,

若违此誓,天诛地灭!”他的声音在寂静的营地里回荡,士兵们纷纷放下手中的食物,

单膝跪地,齐声喊道:“愿随将军,收复失地,迎回二圣!”篝火的光芒映在他们脸上,

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能驱散这漫天的风雪。而此时的秦桧,

刚从相府出来,坐上了回家的马车。车窗外,偶尔能听到百姓们的哭声,有人在街头烧纸,

嘴里念叨着“保佑家人平安,保佑金军早点退去”。秦桧拉上窗帘,靠在柔软的坐垫上,

闭上眼睛。他想起白天童贯说的话——“秦大人是识时务的人,只要跟着咱们走,

日后相位说不定就是你的”。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手指轻轻敲击着膝盖,

在心里盘算着:识时务者为俊杰,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前程,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马车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极了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的喘息。

汴京城的雪还在下,掩盖了街头的血迹和哭声,却掩盖不住朝堂上的暗流涌动,

更掩盖不住正邪两道即将展开的、跨越生死的较量。

第二章 风波初起:主战与求和的第一次交锋建炎元年的春天,

汴京城终于从寒冬的死寂中缓过一丝气息。街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芽,

卖早点的小贩推着车子走街串巷,吆喝声此起彼伏,只是人们脸上的笑容里,

总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金军虽然暂时退去,但二圣被掳的耻辱还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河北、河东大片土地仍在金军的铁蹄之下。岳飞此时已经升任统制官,

驻扎在汴京城外的朱仙镇。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着士兵们操练。操场上,

士兵们呐喊着挥舞刀枪,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身上的粗布军装。岳飞手持沥泉枪,

亲自示范枪法,枪尖划破空气,发出“咻咻”的声响,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有力,

看得士兵们纷纷叫好。“将军,朝廷派人来了!”一名亲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手里拿着一封明黄色的圣旨。岳飞赶紧停下操练,整理好衣甲,跪接圣旨。

传旨太监尖细的声音在操场上回荡:“奉天承运皇帝,

诏曰:命统制官岳飞即刻率部前往扬州,护卫圣驾,不得有误!钦此。”岳飞接过圣旨,

心里满是疑惑——如今金军在河北虎视眈眈,正是练兵备战、准备收复失地的好时机,

为何突然要调他去扬州护卫圣驾?他抬头看向传旨太监,小心翼翼地问道:“公公,

不知陛下为何突然召末将前往扬州?河北前线……”太监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脸上带着轻蔑的笑:“陛下的心思,岂是你一个武将能揣测的?圣驾在扬州,安全最重要!

你只需遵旨行事,别问那么多!”说完,便带着随从扬长而去。岳飞望着太监远去的背影,

紧紧攥住了手中的圣旨,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知道,这背后一定有求和派在作祟。

自从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后,朝堂上就分成了两派:以李纲、宗泽为首的主战派,

主张整军备战,收复失地;而以黄潜善、汪伯彦为首的求和派,则主张南迁避敌,

与金国议和。如今看来,求和派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大了。与此同时,秦桧正在扬州的行宫里,

陪着宋高宗赵构赏花。赵构穿着一身明黄色的龙袍,手里拿着一把折扇,

慢悠悠地在花园里踱步。秦桧跟在他身后,脸上带着谄媚的笑,

时不时地夸赞几句“陛下英明,花园景致无双”。“秦爱卿,”赵构突然停下脚步,

转头看向秦桧,“岳飞那支军队,战斗力如何?”秦桧心里咯噔一下,

赶紧躬身回答:“回陛下,岳飞治军严明,士兵们战斗力确实不弱。只是……他太过好战,

一心想着收复失地,迎回二圣,恐怕会惹恼金人啊。”赵构的脸色微微一变,

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他最忌讳的就是“迎回二圣”这四个字——一旦宋徽宗和宋钦宗回来,

他这个皇帝的位置还能坐得稳吗?秦桧看出了赵构的心思,赶紧接着说:“陛下,

如今我朝国力虚弱,根本不是金人的对手。与其与金人硬碰硬,不如暂时议和,休养生息,

待日后国力强盛了,再图收复失地也不迟。岳飞此人,太过刚直,不懂变通,

若是让他继续在前线领兵,恐怕会坏了陛下的议和大计。”赵构点了点头,

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秦爱卿说得有道理。朕召岳飞前来扬州,就是想把他留在身边,

免得他在前线惹出麻烦。你下去安排一下,好好‘安抚’一下岳飞,让他明白朕的苦心。

”“臣遵旨!”秦桧躬身退下,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离相位又近了一步。

几天后,岳飞率领军队抵达扬州。他刚把军队安顿好,就接到了秦桧的邀请,

请他前往秦府赴宴。岳飞心里清楚,秦桧是求和派的核心人物,这场宴席肯定没那么简单,

但他还是决定去——他想当面劝说秦桧,让他放弃议和的念头,支持主战。

秦府的宴席十分丰盛,山珍海味摆满了桌子,酒杯里斟满了上好的美酒。秦桧坐在主位上,

热情地招呼岳飞:“岳将军一路辛苦,快尝尝这道清蒸鲈鱼,是刚从江南运来的,新鲜得很。

”岳飞却没有动筷子,他看着秦桧,开门见山地说:“秦大人,末将今日来,不是为了赴宴,

而是想跟大人谈谈议和之事。如今金军在河北烧杀抢掠,百姓们苦不堪言,

二圣还在金国受苦,此时议和,不仅会让百姓失望,更是对二圣的不忠!末将恳请大人,

支持主战,与金军决一死战!”秦桧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放下酒杯,

慢悠悠地说:“岳将军,话可不能这么说。议和不是投降,而是为了保存实力。

我朝刚刚经历靖康之耻,国力空虚,若是强行与金军开战,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啊。

”“战败又如何?”岳飞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提高了几分,“我等将士,食君之禄,

忠君之事,就算战死沙场,也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百姓!秦大人,你身为朝廷重臣,

不思如何收复失地,反而一味求和,难道就不怕被后人唾骂吗?”秦桧的脸色沉了下来,

眼神中闪过一丝阴狠:“岳将军,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本官也是为了朝廷,

为了陛下着想。你若是再这么固执己见,恐怕会惹来杀身之祸!”岳飞冷笑一声,

站起身来:“末将一心报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今日之言,还请秦大人三思。

若是大人执意求和,末将就算拼了这条性命,也绝不会让议和得逞!”说完,他转身就走,

留下秦桧一个人坐在那里,脸色铁青。看着岳飞远去的背影,秦桧紧紧攥住了拳头,

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他心里暗暗发誓:岳飞,你敬酒不吃吃罚酒,既然你敢挡我的路,

那我就别怪我心狠手辣!这场宴席,成了岳飞和秦桧之间第一次正面交锋。岳飞的刚直不阿,

让秦桧恨之入骨;而秦桧的阴险狡诈,也让岳飞更加坚定了主战的决心。风波已经初起,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第三章 郾城大捷:岳飞的巅峰与秦桧的忌惮绍兴十年的夏天,骄阳似火,烤得大地滚烫。

金军元帅金兀术率领十万大军,再次南侵,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河南的大片土地,

兵锋直指郾城。消息传到临安,宋高宗赵构吓得坐立不安,赶紧召集群臣议事。朝堂上,

求和派的官员们又开始纷纷主张南迁,有的说“金军势大,我朝难以抵挡,

不如暂时迁往福建,避其锋芒”,有的说“应该赶紧派使者去金国求和,

只要答应金人提出的条件,就能保住临安”。主战派的官员们则据理力争,

李纲激动地说:“陛下,如今金人再次南侵,若是再一味退让,我朝将无立足之地!

岳飞将军在鄂州练兵多年,麾下的‘岳家军’战斗力极强,不如派他率军北上,抵御金军!

”秦桧坐在一旁,低着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朝笏,心里在飞快地盘算着。他知道,

岳飞的“岳家军”确实厉害,若是岳飞战败,金人肯定会更加嚣张,

议和就更难了;可若是岳飞战胜,主战派的势力就会大增,自己的议和大计就会泡汤。

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应该让岳飞去试试——若是岳飞战败,

他就可以借此机会打压主战派;若是岳飞战胜,他再想办法削弱岳飞的势力。于是,

秦桧抬起头,对着赵构躬身说道:“陛下,李大人所言有理。岳飞将军骁勇善战,

麾下‘岳家军’威名远扬,派他北上抵御金军,确实是眼下最好的选择。臣恳请陛下,

赐岳飞尚方宝剑,让他有权节制各路兵马,早日击退金军。”赵构听了,点了点头:“好,

就依秦爱卿所言。传朕旨意,封岳飞为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赐尚方宝剑,率部北上,

抵御金军,务必收复河南失地!”圣旨传到鄂州,岳飞正在军营里操练士兵。

当他接到圣旨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拿着圣旨,对着士兵们高声喊道:“弟兄们!

陛下信任我们,让我们北上抵御金军,收复失地!今日,我们就要带着‘精忠报国’的信念,

杀向郾城,把金军赶出中原!”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岳飞率领“岳家军”,

浩浩荡荡地北上,一路上,百姓们纷纷夹道欢迎,有的送粮食,有的送衣物,

还有的年轻人主动参军,加入“岳家军”的队伍。岳飞看着眼前的景象,

心里更加坚定了信念:一定要打赢这场仗,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七月初八,岳飞率领“岳家军”抵达郾城。此时,金兀术已经率领十万大军,

在郾城以北的旷野上摆好了阵势。金军的骑兵个个身穿重甲,手持长枪,看起来威风凛凛。

金兀术骑着一匹黑色的宝马,站在阵前,看着远处的“岳家军”,

嘴角露出不屑的笑容:“岳飞不过是个小小的将领,也敢跟我大金铁骑抗衡?今日,

我就要让他尝尝我大金铁骑的厉害!”岳飞骑着“闪电”宝马,手持沥泉枪,

站在“岳家军”的阵前。他看着金军的阵势,心里十分清楚,金军的骑兵是他们的主力,

战斗力极强,硬拼肯定不行。于是,

他下令让士兵们摆出“钩镰枪阵”——士兵们手持钩镰枪,专门对付金军的骑兵,

先用钩镰枪勾倒金军的战马,再趁机斩杀骑兵。战斗开始了,金兀术一声令下,

金军的骑兵像潮水一样冲向“岳家军”。“岳家军”的士兵们毫不畏惧,

他们按照岳飞的命令,挥舞着钩镰枪,奋力抵抗。钩镰枪划过空气,发出“咻咻”的声响,

不少金军的战马被勾倒,骑兵们从马背上摔下来,立刻就被“岳家军”的士兵斩杀。

金兀术看到自己的骑兵损失惨重,气得暴跳如雷,

他亲自率领精锐的“铁浮图”和“拐子马”冲向“岳家军”。“铁浮图”是金军的重装骑兵,

士兵和战马都身穿重甲,刀枪难入;“拐子马”则是轻骑兵,行动迅速,专门从两翼包抄。

岳飞见状,亲自率军迎了上去。他手持沥泉枪,左冲右突,枪尖所到之处,

金军士兵纷纷落马。他看到金兀术在阵中指挥,便策马冲向金兀术,大喝一声:“金兀术!

拿命来!”金兀术看到岳飞冲过来,心里吓了一跳,赶紧挥舞着大刀抵挡。

岳飞的沥泉枪如同一条银蛇,灵活地避开金兀术的大刀,直刺金兀术的胸口。

金兀术赶紧侧身躲避,虽然避开了致命一击,但肩膀还是被枪尖划了一道口子,

鲜血立刻流了出来。金兀术又惊又怒,他知道自己不是岳飞的对手,再打下去肯定会吃亏,

于是赶紧下令撤军。“岳家军”的士兵们乘胜追击,斩杀金军士兵无数,

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和武器。郾城大捷的消息传到临安,整个朝廷都沸腾了。

主战派的官员们纷纷上表,称赞岳飞的战功,请求赵构乘胜追击,收复河北失地。

百姓们更是欢呼雀跃,街头巷尾都在传颂岳飞的英雄事迹。赵构也十分高兴,

他下旨嘉奖岳飞,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并表示要亲自到前线慰问“岳家军”。

而秦桧听到郾城大捷的消息时,脸色却十分难看。他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岳飞的捷报,

手指因为用力而把捷报捏得皱巴巴的。他心里清楚,岳飞的战功越大,威望就越高,

对自己的威胁也就越大。若是岳飞真的收复了河北失地,迎回了二圣,

那自己的议和大计就彻底泡汤了,甚至可能会被赵构治罪。“不行,

绝对不能让岳飞再打下去了!”秦桧自言自语道,眼神中闪过一丝阴狠。他立刻派人去金国,

给金兀术送信,信中说:“岳飞乃是我朝心腹大患,只要将军愿意议和,

我定能想办法除掉岳飞。”金兀术收到秦桧的信后,十分高兴。

他本来就因为郾城大败而心有余悸,现在看到秦桧愿意帮自己除掉岳飞,便立刻回信给秦桧,

表示愿意议和,但条件是必须除掉岳飞。

第四章 十二金牌:功亏一篑的北望郾城大捷的余威还在中原大地上激荡,

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已乘胜推进至朱仙镇。这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

岳飞正站在营帐前的土坡上,望着远处金军大营的方向。

他腰间的尚方宝剑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身后的“精忠报国”大旗被风猎猎吹动,

旗下是整肃待发的岳家军将士——他们眼中的战意,比朝阳更炽热。“将军!

”副将张宪策马奔来,声音里满是振奋,“河北各州府的义兵纷纷来投,

如今咱们麾下已有十万之众!方才探子回报,金兀术在开封城里惶惶不可终日,

连粮草都开始往北方转运了!”岳飞闻言,嘴角终于露出一抹舒展的笑。他抬手北指,

声音铿锵:“传令下去,三日后兵发开封!若能拿下开封,河北失地指日可复,

届时咱们直捣黄龙,定要迎回二圣,还我中原朗朗乾坤!”“遵命!”张宪高声应和,

转身去传达命令。营地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士兵们擦拭着兵器,整理着行装,

连炊事兵挑着的饭桶里,都仿佛飘着收复故土的香气。岳飞看着这一切,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