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 我在月球建基地陈林峰安妮完本热门小说_小说完结版我在月球建基地(陈林峰安妮)

我在月球建基地陈林峰安妮完本热门小说_小说完结版我在月球建基地(陈林峰安妮)

光芒数百丈 著

都市小说完结

《我在月球建基地》中的人物陈林峰安妮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奇幻玄幻,“幻想家LD”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我在月球建基地》内容概括:公元2030年,地球在核战中湮灭。月球之上,中国宇航员陈林峰,成为了人类文明最后的哨兵。 他与地球的联络,终结于屏幕上一场席卷全球的诡异闪光。他所得到的最后指令,是活下去,并完成使命。在这片无尽的荒芜中,唯一的同伴是人工智能“安妮”。 他是孤独的鲁滨逊,漂流在名为月球的巨大孤岛上。从维修基地到寻找水源,每一次呼吸都是与死神的博弈。他是普罗米修斯,誓要在冰冷的星骸中,为人类保存最后的火种。 但当他接收到来自月球另一端的神秘信号时,他才意识到,这片死寂的世界,或许并非只有他一个活人……

主角:王铭洋,李美华   更新:2025-10-18 14:41:1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不……不可能……”他喉咙干涩,发出嘶哑的。

他猛地从地上一跃而起,因为动作太快而一阵眩晕,差点摔倒。

他踉跄着扑到主控制台前,手指因为恐惧和急切而剧烈颤抖,几乎无法准确点击屏幕。

“重新连接!

安妮,给我重新连接所有频道!

所有备用频率!

深空网络!

尝试一切方法!”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他自己都陌生的尖利。

“正在尝试重新建立连接……搜索所有己知通讯协议……信号强度为零。

背景辐射水平异常升高,干扰严重。

所有连接尝试……失败。”

安妮的回应冰冷而迅速,每一个“失败”都像一记重锤。

陈林峰不死心,他粗暴地切换着波段,公共应急频道、军事加密频道、国际宇航协作频率……他甚至尝试了几个民用广播波段。

耳机里,除了那永恒不变的、象征绝对虚无的“嘶嘶”电流白噪音,什么也没有。

没有求救,没有指令,没有音乐,没有新闻……什么都没有。

人类文明喧嚣的电磁波背景,被彻底抹去了。

地球,变成了一颗无线电波意义上的死星。

“然然……小敏……”他绝望地喃喃着妻子女儿的名字,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滑动,调出私人通讯界面。

那个熟悉的头像此刻是灰色的,最后一次通话记录停留在不到一小时前。

他疯狂地点击呼叫按钮,系统却只返回一个红色的错误提示:“连接超时”。

一次,两次,十次……他像一头发疯的困兽,徒劳地撞击着无形的牢笼。

汗水从额头渗出,沿着鬓角滑落,滴在控制面板上。

巨大的恐慌和绝望攫住了他,胃部剧烈抽搐,他忍不住干呕起来,却什么也吐不出。

“北京!

听到请回答!

这里是月球静海基地!

有人吗?

任何听到的人,请回答!”

他对着麦克风嘶吼,声音在空旷的舱室内回荡,显得异常微弱和可笑。

回应他的,只有安妮平静的汇报:“指挥官,信号发射功率正常,但无法检测到任何来自地球的应答信号。

根据能量爆发模型推算,地表通讯基础设施己大概率遭受毁灭性打击。”

“指挥官,接收到一段残留的、强干扰下的断续信号。

信号源分析……源自我国‘北斗’系统冗余信道。

正在尝试增强并解析。”

陈林峰猛地抬起头,眼中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火花。

耳机里传来更加刺耳的、断断续续的静电噪音,仿佛随时都会彻底消失。

但在那噪音的间隙,他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弱、严重失真但依稀可辨的中文人声碎片:“……任何……收到……单位……报告……”(刺耳的杂音)“……重复……全球……进入……最高……状态……”陈林峰屏住了呼吸。

然后,一个词语,带着一种决绝的、仿佛用尽最后力气喊出的颤音,穿透了干扰:“……火种……”短暂的清晰后,是信号即将彻底消失前的最后咆哮般的杂音。

紧接着,在杂音降至最低点的刹那,另一个词语,夹杂着无法形容的悲怆与期望,撞击在他的鼓膜上:“安妮。”

“我在,指挥官。”

“分析最后接收到的信号片段:火种指令己确认。

分析中……最终指令:全力建设月球基地。”

双腿还有些发软,但他站住了。

他走到控制台前,身影被屏幕的光映照得有些孤独,却不再佝偻。

“安妮。”

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变回了那个冷静、果决的指挥官。

“我在,指挥官。”

“调出静海基地全系统三维结构图,最高权限。

启动‘火种’应急预案数据库,权限代码:红旗-7-林峰。”

“权限验证通过。

‘火种’预案数据库己解锁。

全系统结构图己呈现。”

巨大的全息屏幕亮起,比之前更加复杂、详尽的基地架构图展开,每一个子系统,从核心聚变堆到最边缘的传感器,都清晰可见。

“安妮,全面自检基地所有外部监测传感器,包括光学望远镜、光谱分析仪、高能粒子探测器。

我要知道地球表面正在发生的详细物理变化,而不仅仅是推测。”

“指令己确认。

自检启动。

预计耗时15分钟。”

“现在,报告基地核心生存参数。

能源、氧气、水、食物。

我要最悲观的估算模型。”

他的手指在虚拟界面上滑动,调出一个个关键系统的实时数据窗口。

“报告指挥官:‘燧人氏’聚变堆运行稳定,输出功率98.7%。

氦-3燃料储备,基于当前消耗速率,理论极限支撑时间为8.9地球年。”

“氧气循环系统(水培农场+化学再生)效率98.5%。

当前储水及水循环再生能力,在不补充前提下,可维持一名乘员…4.1年。”

“标准营养储备及应急食品,可维持…2.3年。”

“种子库状态完好,休眠率99.8%。”

冰冷的数字,勾勒出一个清晰而严峻的生存边界。

陈林峰沉默地听着,大脑飞速运转,将这些数据与基地结构图对应起来。

哪里是薄弱环节?

哪里可以优化?

哪些设备需要优先维护?

他转过身,不再看那颗令人心碎的星球,而是面向空无一人的生活舱,面向代表着基地一切的控制中枢,清晰而坚定地宣布:“最终指令确认无误。

从此刻起,我,陈林峰,将执行‘火种计划’。”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