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 星辰大外星《《隐秘的第三类接触职场外星人》》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隐秘的第三类接触职场外星人》》全本在线阅读

星辰大外星《《隐秘的第三类接触职场外星人》》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隐秘的第三类接触职场外星人》》全本在线阅读

罗洁云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隐秘的第三类接触职场外星人》》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星辰大外星,讲述了​主角为外星,星辰大,辰大海的男生生活,爽文小说《《隐秘的第三类接触:职场外星人》》,由作家“罗洁云”倾心创作,情节充满惊喜与悬念。本站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3417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1 03:10:27。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隐秘的第三类接触:职场外星人》

主角:星辰大,外星   更新:2025-10-21 06:48:5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节:那个决定命运的时刻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我,

我每天为之熬夜秃头、肝颤心惊的老板,其实不是地球人,我一定会觉得他疯了,

然后紧紧握住他的手,泪流满面地说:“同志,你可算来了!组织等你等得好苦!”我,

张伟,一颗在都市钢铁丛林里挣扎求生的标准社畜,像一颗被床铺封印了八百年的咸鱼,

开始了标准的“周一早晨流程”。用冷水泼脸,

试图唤醒那不知是否存在过的灵魂;叼着片干巴巴的面包片,像仓鼠一样冲刺到地铁站。

然后,便是著名的“早高峰地铁沉浸式体验”。这哪里是交通工具?

这分明是沙丁鱼罐头生产线,是人体结构力学极限测试场,是当代都市人的集体修行。

我被一股不可抗拒的人潮裹挟着,塞进了车厢。我的脸亲密地贴在了冰凉的车门上,

身体扭曲成一个连瑜伽大师都叹为观止的角度。左边大哥的公文包硌着我的腰,

右边大姐的卷发撩着我的鼻尖,身后不知哪位壮士的胳膊肘为我提供了坚实的“靠背”。

灵魂?它早就被挤出了七窍,飘在车厢顶部,冷漠地俯瞰着下面这具名为“张伟”的皮囊,

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当我终于随着人潮从地铁站“喷涌”而出,重新呼吸到地面上的空气时,

我感觉自己已经完成了一次投胎。抬头看看灰蒙蒙的天,时间指向八点五十五分。很好,

又是踩着死线的一天。

我气喘吁吁地冲进公司那扇光可鉴人、象征着“福报”与“格局”的玻璃旋转门。

一股熟悉的、复杂的空气混合物扑面而来——顶层大佬们喝的昂贵蓝山咖啡豆的醇香,

混杂着中层领导们焦虑时抽的电子烟的虚假水果味,再底层,

则是我们这些普通员工泡的速溶咖啡的焦糊气,

以及从茶水间飘来的、经久不散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汤料包的咸香。

这是一种分层的、具有严格阶级象征意味的气味图谱。我的工位,在开放式办公区的尽头,

一个被同事们私下称为“风水宝地”的角落。说它是“宝地”,绝非褒义。它的左边,

紧挨着那台全年无休、兢兢业业的巨型复印打印一体机。这老伙计工作起来热情似火,

常年散发着臭氧的清新与纸张被瞬间灼热的焦香,偶尔还会卡纸,

发出如同垂死老人咳嗽般的悲鸣。右边,则是公司的八卦与能量补给中心——茶水间。

这里汇集了全公司的流言蜚语、职场秘辛以及各种口味的茶包和过期的零食。前后左右,

可谓“声”、“味”俱全。

的屁股塞进那把号称符合人体工学、但坐久了分明能让你从腰椎到尾椎都发出抗议的办公椅,

电脑屏幕甚至还没完全结束它的启动动画,一个身影就如同吸收了所有环境音的幽灵般,

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身后。“小张啊。”一个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

这声音我曾一度觉得充满了成熟男性的魅力与不容置疑的领袖气场,如今听来,

却像是黑白无常在耳边摇响了招魂铃,每一个音节都敲打在我脆弱的中枢神经上。

我浑身一僵,后颈的汗毛集体起立致敬。缓缓地,像一个生锈的机器人,我转过身。

映入眼帘的,是我的直属上司,王总监。

他今天依旧是一丝不苟的典范——那头用发胶精心固定、连苍蝇站上去都得担心劈叉的油头,

在日光灯下反射出乌黑锃亮的光泽;那件雪白的衬衫熨帖得棱角分明,领口紧束,

我怀疑必要时真的可以当裁纸刀用。

他脸上挂着那种我研究了很久也无法精准定义的微笑:三分慈祥,

如同关爱晚辈的长者;三分期许,如同看好璞玉的匠人;剩下的四分,

则是一种深不见底的、仿佛在计算你剩余价值的精明。“王总,早……早啊。

”我努力让嘴角上扬,让声音听起来充满被临幸的惊喜,

而不是连续加班三天后濒临猝死的绝望。“您……有什么指示?”王总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先笑眯眯地、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那力道,沉稳中透着内劲,

让我瞬间怀疑他是不是少林寺俗家弟子出身,

或者想顺便帮我那因为熬夜而僵硬的颈椎做个正骨按摩。“小张啊,”他向前微微倾身,

营造出一种推心置腹的亲密感,尽管我闻到了他口中昂贵的薄荷漱口水的味道,“有个好事,

我第一个就想到你了。”我的心跳漏了一拍。根据我多年的职场生存经验,

当领导说“有好事”时,通常意味着“有屎坑需要人跳”;当他说“第一个想到你”时,

意味着“这个屎坑又大又深,别人都躲开了,就你看起来比较适合”。

“公司最近正在秘密筹划一个战略性项目,代号‘星辰大海’!”王总监的双眼开始发光,

仿佛真的看到了无垠的宇宙,“前景非常广阔,一旦做成,将是打败性的!我觉得你年轻人,

有冲劲,有想法,是块好材料。所以,我决定,这个计划的先锋项目,就由你来牵头负责!

”他顿了顿,给我消化的时间,然后投下了更重磅的诱饵:“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是公司对你重点培养的信号!好好干,做出成绩来,明年这个时候,你的位置,

说不定就跟我一样了。”那一刻,我的大脑CPU超频运转,

自动将这段“老板语”翻译成了我能理解的“地球人语”:“小张啊,

这儿有个前所未有的大屎坑,暂时命名为‘星辰大海’,听着挺唬人对吧?目前缺个填坑的,

我看你骨骼清奇,是块当冤大头…不,是当先锋的好料!跳进去扑腾一下,

给后面的人打个样。干得好,你就是填坑英雄;干砸了?那就是为你宝贵的成长交学费了。

画饼技术哪家强?本公司总监王永强!至于位置跟我一样?呵呵,等我高升了,

这个坑位说不定…还真能轮到你。”这就是我第一次,如此清晰而深刻地意识到,我的老板,

王总监,他可能真的不是地球人。他给我画的那个叫做“星辰大海”的饼,

就这么凭空出现了——又大又圆,还撒着星星点点的“期权”芝麻,

散发着“晋升”的诱人香气,这香气如此浓郁,

甚至让我暂时忘记了因为赶时间而空空如也、正在无声抗议的胃袋。但问题是,这饼,

它高高悬挂在名为“公司愿景”的月球上,看起来触手可及,实则遥不可及。而我,

一个连加班打车费都要精打细算的普通打工人,连个像样的梯子都没有,

甚至连一块垫脚的砖头都找不到。我脸上努力绽放出如同中了彩票般的笑容,

声音里充满了感激与斗志:“谢谢王总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

”王总监满意地点点头,又鼓励性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这才迈着沉稳的步伐,

走向他的独立办公室。他刚一转身,旁边工位的李姐就滑着椅子凑了过来,

脸上带着一种“同志,辛苦了”的复杂表情,压低声音说:“哟,小张,

接手‘星辰大海’啦?王总可真器重你!晚上不得请客庆祝一下?

”我看着李姐眼中那混合着同情、好奇和一丝丝幸灾乐祸的光芒,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连消息最灵通的李姐都是这个反应,看来这个“星辰大海”,不是普通的坑,

恐怕是个……天坑。我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李姐,您就别取笑我了。

我这儿还不知道从哪儿下脚呢。”“星辰大海……”我喃喃自语,坐回椅子上,

感觉眼前的电脑屏幕都变成了浩瀚的、令人窒息的黑暗太空。

第二节:“画饼”是外星人的通用技能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像一只被推上跑轮的仓鼠,

开始为那个宏伟的"星辰大海"计划拼命奔跑。

而我也逐渐证实了那个周一大胆的猜想:王总监,以及他背后那位更神秘的刘副总裁,

确实掌握着地球人难以理解的高科技——非物质性能量投喂技术,俗称"画饼"。

"星辰大海"计划的启动会,在一个能俯瞰城市全景的豪华会议室举行。

王总监站在巨大的LED屏前,屏幕上是精心制作的PPT,

满是箭头、循环图和爆炸性增长曲线。"同事们!"王总监的声音通过昂贵的音响设备传出,

带着一种教堂唱诗班般的共鸣,"我们正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星辰大海'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它是一种愿景,一次打败,一场革命!"他挥舞着激光笔,

红点在屏幕上跳跃:"我们将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赋能上下游产业链,

创造极致用户体验,最终实现多赢格局!"我坐在下面,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这些激动人心的词汇,但当我试图把它们翻译成具体要做什么时,

大脑却像遇到了一堵软墙——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却不知所云。

"张伟将作为这个项目的先锋队长。"王总监突然点名,全场的目光聚焦在我身上,

"我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驶向那片星辰大海!"掌声雷动。我站起来鞠躬,

脸上是谦逊而坚定的笑容,心里却在疯狂呐喊:"船呢?桨呢?甚至他妈的救生圈呢?

你倒是给我啊!"这种技术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完全超越了物理世界的限制。

他们能用语言构建出极其逼真的海市蜃楼:* 期权饼: "等公司明年上市,

在座的各位都是元老,财务自由不是梦!"王总监说这话时,眼神真挚得让人动容。

台下几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眼睛都亮了,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马尔代夫晒太阳。而我知道,

公司的上市计划已经"明年复明年"了三年,

且最新的审计报告显示我们的现金流只够撑两个月。* 职位饼: "这个项目成了,

我们就会成立独立的新事业部,负责人当然是从项目核心成员中选拔。

"王总监说这话时特意看了我一眼。那一刻,我确实心潮澎湃,

仿佛已经摸到了独立办公室的门把手。但理智很快泼来冷水:项目预算少得可怜,

资源调配处处受限,这个"成"的标准,怕是比登天还难。

* 成长饼: 当我委婉提出加班过多时,王总监语重心长:"张伟啊,

年轻人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在这种战略性项目上锻炼,你的成长速度会是别人的三倍!

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机会。"我点头如捣蒜,

心里却在计算这个月又因为加班错过了几次朋友的聚会,

以及上次准时回家吃晚饭是什么时候。这些饼,

被包装成"期权披萨"、"职位蛋糕"和"成长营养餐",色泽金黄,香气四溢,

足以让任何一个饥饿指对前途迷茫的打工人口水直流,并瞬间充满干劲。

你会为了那个虚幻的"上市",

心甘情愿地加班到深夜;你会为了那个虚无的"部门负责人"头衔,扛下三个人的工作量。

但可怕的是,这些饼只能看,不能吃。当你真的饿到前胸贴后背,胃酸开始腐蚀胃壁,

试图咬上一口时,你会发现,上下牙齿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除了空气,什么也没有。

而你的外星老板,会在一旁露出困惑又略带责备的表情:"你怎么会饿呢?

我不是刚给你吃了一整张'星辰大海'风味的高级披萨吗?你的消化系统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我发现这种"画饼"行为可能不是简单的欺骗,

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可能源自他们本能的需求。一次,我加班到深夜,

路过王总监的办公室,门没关严。我听到他在里面讲电话,

语气是前所未有的疲惫:"...我知道难,但饼必须先画出去...对,

不然团队怎么有动力?我们那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那一刻,

我几乎要以为他也是个身不由己的普通人了。但紧接着,

我听到他下一句:"...能量守恒嘛,我们输出愿景,

他们输出劳动...很公平的交易..."能量守恒?交易?我蹑手蹑脚地溜走,

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也许对于王总监和刘副总这样的存在来说,

"画饼"并不完全是故意的欺骗,而更像是一种生存本能?就像蜜蜂会采蜜,蜘蛛会织网?

他们的母星可能缺乏某种实体食物,或者他们的能量来源,

就是依赖于吸收下属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反复横跳时产生的某种精神波动?

目睹我们因为一个虚幻的饼而燃烧自我,会不会让他们感到...饱足?

这或许是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高级共生或者说寄生关系?我们出卖时间和精力,

换取他们制造的幻觉,而他们从这种幻觉的制造和维系过程中获取赖以生存的"营养"。

这个想法让我不寒而栗。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存在"饼"有一天能实现的可能,

因为实现就意味着能量来源的断绝。他们需要的是永远在追逐饼的过程,

而不是真正吃到饼的结果。

"星辰大海"计划就在这种巨大的、美味的、但永远无法充饥的饼的支撑下,艰难地启动了。

我像个被绑在火箭上的小白鼠,明知道目的地可能是一片虚无,却还得拼命向前冲,

因为身后是王总监充满"期许"的目光,以及那句魔咒般的:"明年,

你的位置就和我一样了。

三节:“背锅”是地球人的必修功课如果说“画饼”是外星领导们向我们输入能量的方式,

那么“甩锅”就是他们确保自身系统稳定运行、规避风险的核心防御机制。

在公司这个小小的生态圈里,功劳总是呈射线状向上汇聚,

最终在王总监、刘副总裁身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而黑锅,则遵循着某种诡异的物理定律,

呈完美的抛物线状,精准地、优雅地、有时甚至是旋转着,

扣在每一个可能接锅的倒霉蛋头上。我的上司王总监,无疑是此道高手。他甩锅的手法,

已然超越了简单的推卸责任,上升到了行为艺术的境界。经过我细致的观察记录,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派:* “潜移默化”式: 这招常用于项目启动阶段,杀人于无形。

例如,在一次“星辰大海”计划的跨部门协调会上,

王总监侃侃而谈:“关于这个核心算法采用激进方案,我和张伟深入讨论过,他力主创新,

觉得很有可行性,年轻人有闯劲,我觉得可以给个机会试试。

”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在我身上。我差点一口老血喷在屏幕上!所谓的“深入讨论”,

不过是上周五下班前,他在走廊里堵住疲惫不堪的我,

唾沫横飞地讲了十分钟他的“灵光一闪”,末了问我:“你觉得呢,小张?

”我当时只想赶紧脱身去赶末班车,有气无力地“嗯”了一声。这下好了,在所有人听来,

这个风险极高的方案成了我“力主”的。将来成功了,是王总监领导有方,

敢于给年轻人机会;失败了?那张伟就是那个好高骛远、不够沉稳的激进分子。

* “痛心疾首”式: 这招通常在事态恶化、纸包不住火时使用,主打一个情感牌。

记得有一次,

我们负责的一个关键模块因为依赖的第三方数据接口突然变更这事王总监早知道风险,

但为赶进度压着没处理,导致整个项目上线延迟。在向刘副总裁汇报的紧急会议上,

王总监眉头紧锁,表情沉痛。他先是大包大揽地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刘总,

这事我负主要责任,是我对团队督促不严,过程管理不到位。” 就在我稍微松口气时,

他话锋一转,手沉重地拍在我的肩膀上,语气那叫一个语重心长:“但是小张啊,

作为具体负责人,我还是得说你两句。我知道你想把事情做好,心是好的,但就是太急躁了,

细节把控上还是欠了火候。下次一定要注意,要稳扎稳打啊!

” 刘副总裁赞许地看了王总监一眼,仿佛在说“看看人家这领导担当”,

然后严厉地扫了我一眼。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一口硕大无朋、漆黑如墨的锅,

带着呼啸的风声,精准地套在了我的脖子上,上面还贴着一张纸条:“责任人:张伟”。

王总监那“勇于担当”的姿态,不过是在锅沿上优雅地签了个名,证明他曾在此处视察指导。

* “时空扭曲”式: 这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招,能直接挑战你对现实的基本认知。

他会完美地遗忘掉自己曾经下达过的所有错误指令。比如,

他明明在邮件里白纸黑字地写着“优先保证功能A,界面美观度可以适当让步”,

可当丑陋的测试版出来被吐槽时,他会一脸震惊和无辜地瞪大眼睛:“什么?

我当时是这么说的吗?我的意思一直是‘功能与体验要并重,甚至体验更重要’!张伟,

你的理解是不是出现了偏差?” 他眼神里的困惑是如此真实,以至于有那么几秒钟,

我差点真的怀疑是不是自己记忆错乱了。他仿佛能局部扭曲时空,

让对他不利的指令和记录在历史长河里凭空蒸发。我一度严重怀疑,

王总监那挺括的衬衫背后,是不是连接着一个微型的异次元空间口袋,

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尺寸齐全的黑锅:从“市场环境突变”到“团队协作不力”,

从“沟通存在误解”到“实习生操作失误”,甚至还有“服务器心情不好”这种玄幻型号,

随时准备取用,即插即扣,方便快捷。而更神奇的是,位于食物链更顶端的刘副总裁。

他几乎从不直接下达具体的、可能出错的指令。所有“脏活累活”、“接地气的细节”,

都通过王总监这类中层“能量转化器”来完成。他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场合,

通常是季度大会、战略发布会,或者重要的客户接待。他永远西装革履,笑容和煦,

言语间都是格局、愿景、行业洞察,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一旦天塌下来,

需要有人扛着的时候,

刘总永远在“参加某个行业顶级峰会”或“与某个战略合作伙伴进行关键洽谈”。

他像是悬浮在办公室上空的一个纯净的能量体,

只接收由下级层层提炼、过滤掉杂质后的“功劳”这种纯净正能量,

而将“过错”这种熵增极高的混沌能量,通过精密的系统层层向下排放。我曾亲眼目睹,

在一次投入巨大但效果极其失败的新产品发布会后,刘总在做总结陈词时,

脸上看不到一丝沮丧。他站在台上,语气沉稳而富有感染力:“这次尝试,

虽然市场反响未达预期,但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创新之路必然伴随坎坷。这充分说明,

我们对用户前瞻性、潜在性需求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我们的思维还需要更突破!” 你看,

轻描淡写间,失败被升华成了“宝贵的学费”,

原因被归结为过于“前瞻”听起来甚至像表扬,而责任?不存在的。整个过程中,

坐在台下的王总监脸色如同一个精彩的调色盘,从铁青到煞白再到强挤出的赞同的潮红。

而我们几个具体干活、熬夜准备材料、调试设备的人,

已经提前预定了那口叫做“执行力不足、未能深刻领会战略意图”的巨型黑锅。这口锅,

黑得发亮,重如千钧,扣在背上,不仅能压弯你的脊梁,让你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

还能顺便屏蔽掉你向外界求援的信号。你背着它,步履蹒跚,在职场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脚印。

而你的外星老板们,早已乘坐着光鲜亮丽的“画饼号”飞船,轻装上阵,

驶向了下一个充满希望的“星辰大海”,准备开始新一轮的能量汲取与风险转嫁。

行为密码与“地球防卫办公室”的成立在连续啃了几个月的“星辰大海”牌空气压缩饼干,

并且背上已经摞起了三四口大小不一的黑锅后,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了。

作为一颗尚有求生欲的“高韧性碳基生命体”,我必须主动出击,

为了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外星职场中生存下来,我,张伟,

开始了漫长的、近乎科学考察般的观察与破译工作。首先,我像个动物行为学家一样,

详细记录了王总监以及那位偶尔现身、如同稀有精灵般的刘副总裁的言行举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