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 菜鸟勇闯仕途(林宇陈芳)阅读免费小说_完本热门小说菜鸟勇闯仕途林宇陈芳

菜鸟勇闯仕途(林宇陈芳)阅读免费小说_完本热门小说菜鸟勇闯仕途林宇陈芳

菜鸟图图 著

其它小说完结

《菜鸟勇闯仕途》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林宇陈芳,讲述了​某省的政治经济环境正处于变革期。城市发展面临着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官场风气整治等诸多挑战,不同政治派系和利益集团在这个背景下展开明争暗斗。

主角:林宇,陈芳   更新:2025-11-03 21:23:0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十月中旬,江门市要出台《2021年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李建国把牵头起草的任务交给了林宇。

“小林,你是高材生,理论功底扎实,这个政策就交给你了。”

李建国坐在办公桌后,手里转着钢笔,“下周三给我初稿,然后咱们科里先讨论。”

林宇心里一喜——这是他来发改委后,第一次独立负责重要文件,他赶紧点头:“放心吧李科长,我一定好好写。”

接下来的几天,林宇几乎住在了办公室。

他翻遍了近三年的中小企业数据,查了省厅的政策文件,还给赵伟打了电话,问了纪委那边收到的“中小企业投诉”情况——大多是“贷款难政策落实不到位被大企业挤压生存空间”。

他把这些问题汇总起来,在初稿里加了两条核心内容:一是“小微企业增值税减免延长1年”,二是“建立企业信用贷款白名单制度”——白名单不看企业规模,只看“就业带动率”和“纳税信用”,专门针对鑫源五金厂那种小而精的企业。

周三早上,林宇把初稿交给李建国。

李建国翻了两页,眉头就皱了起来,把文件扔在桌上:“小林,你这写的什么?”

林宇愣了:“李科长,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

李建国指着“增值税减免”那一条,“你知道延长一年减免,财政要少收多少钱吗?

你嫂子在财政局预算科,昨天还跟我说,今年市里财政紧张,这笔钱根本拿不出来——你这一条,财政局那边就通不过。”

“可是李科长,小微企业现在很难,减免增值税能帮他们活下去……活下去?”

李建国打断他,“市里要的是‘稳增长’,是‘大项目’!

小微企业能带动多少GDP?

宏远集团一个项目,顶一百个小厂!”

他又指着“白名单”那一条,“还有这个,你把宏远的关联企业漏了?

宏远是江门的龙头企业,白名单里必须有它,不然王书记那边,你怎么交代?”

林宇握紧了拳头:“李科长,宏远是房地产企业,现在搞的制造业子公司,根本不算‘中小企业’,而且它的融资根本没问题,白名单应该给真正需要的小厂……你懂什么!”

李建国拍了下桌子,“宏远是王书记的重点扶持企业,白名单里有没有它,不是看‘需要’,是看‘分量’!

你这初稿,太理想化了,根本不符合实际!”

“实际就是不管小微企业的死活吗?”

林宇忍不住反驳,“我们做政策,不是为了帮企业办实事吗?”

“办实事?”

李建国冷笑一声,“小林,我跟你说句实话,政策是给上面看的,也是给下面的‘大人物’看的。

小微企业?

没人在乎。”

两人正吵着,陈芳端着杯子从外面进来,见气氛不对,赶紧凑过来:“哎呀,李科长,小林,别生气啊。

小林刚毕业,不懂这里面的门道,慢慢改嘛。”

她拿起文件翻了翻,笑着说,“我看小林这初稿写得挺好,有年轻人的想法。

要不这样,先报给张市长的秘书看看?

张市长不是一首关注中小企业吗,说不定他会喜欢。”

李建国愣了下,脸色缓和了点——张宏明是市长,虽然是“空降”的,但毕竟是市里的二把手,要是张市长真看好这初稿,他也不好首接否定。

“行,那就先报给张市长的秘书,看看他的意思。”

林宇心里松了口气,感激地看了陈芳一眼——他没想到,平时看似“站队”王书记的陈芳,会帮他说话。

下午,陈芳拿着文件去了市政府,回来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成了!

张市长的秘书说,张市长今天有空,让小林明天去参加‘中小企业政策研讨会’,顺便把初稿带去,跟张市长汇报。”

林宇又惊又喜——他没想到,自己的初稿真能被张宏明注意到。

第二天的研讨会在市政府小会议室召开,来了不少部门的人,国土局、财政局、环保局的领导都在。

林宇坐在角落里,有点紧张。

张宏明最后一个进来,穿着深灰色西装,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温和。

他坐在主位上,没说话,先听各部门汇报情况,轮到发改委的时候,李建国推了推林宇:“你去说。”

林宇站起来,拿着初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重点提了“增值税减免”和“白名单制度”。

说完,他看了眼张宏明,张宏明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

研讨会结束后,张宏明叫住了林宇:“林宇是吧?

跟我来下办公室。”

林宇跟着张宏明走进市长办公室,办公室不大,墙上挂着一幅“求真务实”的字画,桌上堆着厚厚的文件。

张宏明坐在沙发上,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谢谢张市长。”

林宇坐下,手有点抖。

“你的初稿我看了。”

张宏明开口,声音很温和,“想法不错,有锐气,也敢说真话。”

他顿了顿,问,“你觉得‘扶持政策’的核心是‘扶大企业’还是‘保小民生’?”

林宇愣了下,认真地说:“张市长,我觉得是‘保小民生’。

小微企业虽然规模小,但能带动大量就业,尤其是农民工和低收入人群。

要是小微企业活不下去,就业就稳不住,民生就没保障——这比单纯的GDP增长更重要。”

张宏明看着他,笑了笑,没说话,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产业经济学》,递给林宇:“这是我当年在省发改委的时候写的笔记,里面有我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想法,你拿去看看。”

林宇接过书,封面上有张宏明的签名,书页里夹着几张泛黄的笔记,上面写着“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堵了,经济就活不了”。

他心里一暖,抬头看着张宏明:“谢谢张市长,我一定好好看。”

“回去吧。”

张宏明挥挥手,“政策的事,我会跟财政局那边协调,你再把初稿改改,把‘白名单’的评选标准写得更细一点,要让别人挑不出毛病。”

林宇走出市长办公室,手里握着那本书,感觉沉甸甸的——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笔记,是张宏明给他的“信号”,也是对他理想的认可。

回到发改委,林宇把张宏明的话告诉了李建国。

李建国的脸色有点复杂,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既然张市长看好,那你就按他的意思改。”

陈芳凑过来,笑着说:“小林,你可真行,刚来就被张市长看中了。

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姐啊。”

林宇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张宏明的认可,既是机会,也是风险——王书记那边,肯定会注意到他这个“被市长看中的年轻人”。

晚上,林宇在宿舍里翻看张宏明的笔记,看到其中一页写着:“改革就像走钢丝,既要往前走,又不能掉下去。

有时候,得学会绕着走,但不能忘了方向。”

他想起白天李建国的话,想起清和县的调研,想起张建军的脸,慢慢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他拿出初稿,开始修改“白名单”的评选标准——在“就业带动率”和“纳税信用”之外,加了一条“符合全市产业规划”,这样既能把真正需要的小微企业加进去,也能让宏远的子公司“勉强符合标准”,不至于太得罪王书记。

改完初稿,己经是深夜。

林宇站在阳台上,看着江门市的夜景,远处的城东新区一片漆黑,只有几台挖掘机的灯光在闪烁。

他想起陈芳说的“敏感区”,想起老郑给的环评报告,心里突然有了个念头——或许,他能在“规矩”和“良心”之间,找到一条走得通的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