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我们村的历史故事

我们村的历史故事

蝈蝈寻音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我们村的历史故事是作者蝈蝈寻音的小主角为国民党临本书精彩片段:我的老家是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这村子就在临沂城北大约五十里路的地背靠着几座小活像一位老汉背着几个小包现在这山村经过这么多年的梳妆打那叫一个漂水泥路修得笔家家户户小洋跟画里似但咱这把老骨头还是惦记着小时候那个野性十足的山那时候的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原生没有柏油全是泥巴一下那泥巴粘得能给你鞋底安个没有自来得去井里打...

主角:国民党,临沂   更新:2025-10-15 01:40:5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的老家是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这村子就在临沂城北大约五十里路的地方,

背靠着几座小山,活像一位老汉背着几个小包袱。现在这山村啊,

经过这么多年的"梳妆打扮",那叫一个漂亮,水泥路修得笔直,家家户户小洋楼,

跟画里似的。但咱这把老骨头啊,还是惦记着小时候那个"野性十足"的山村。

那时候的山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原生态"。没有柏油路,全是泥巴路,一下雨,

那泥巴粘得能给你鞋底安个家。没有自来水,得去井里打水,冬天那井沿儿上全是冰溜子,

跟水晶帘子似的。没有超市,买个酱油醋得跑老远,还得拿鸡蛋换。

但就是这么个"落后"的地方,却比现在有意思多了!山上的野果子随便摘,

河里的鱼虾随便逮,晚上躺在草垛上数星星,那叫一个自在。记得小时候,

我经常跟着村里的一帮"野孩子"满山跑。春天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我们摘了编花环戴头上,美得跟花仙子似的;夏天呢,跳进河里摸鱼,

浑身湿透了回家挨揍;秋天就更有意思了,上树摘枣子,下地挖红薯,

有时候还能捡到野兔;冬天就堆雪人打雪仗,冻得鼻涕直流也不回家。那日子,

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不过啊,咱这山村虽然"野",但风景是真不错。

村东边不远就是茶山,那山不高,但特别陡,小时候听说上面打仗,

我们这群熊孩子还偷偷上去看过弹坑呢。村北边是尖山,山上还有个炮楼的地基,

据说是当年王洪九那土匪头子修的。村南边是南庄,那里曾经驻扎过鬼子,现在想想都后怕。

一、抗日烽火说起咱这村子的历史,那可有的说了。当年鬼子侵略中国的时候,

有个叫板垣征四郎的日本大将,指挥着他那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

从青岛登陆后一路向西。这"钢军"啊,听着挺唬人,其实就是欺负咱中国人装备差。

他们先攻克了潍县、汤头,然后就盯上了临沂城。最激烈的战斗就发生在咱村东边的茶山上。

国军在茶山高地跟鬼子反复争夺,那战况,

激烈得跟菜市场大妈抢特价鸡蛋似的——你争我夺,互不相让。茶山虽然不高,但特别陡,

双方为了这个高地,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我听村里的老人说,

那山上的石头都被炮弹炸成了粉末,现在种地还能翻出子弹壳呢。鬼子为啥非要打临沂呢?

因为临沂是山东的南大门,战略位置重要得很。临沂一丢,鬼子就能长驱直入,

直取山东腹地。但咱中国人也不是吃素的,国军在临沂死守,打得那叫一个惨烈。

后来临沂保卫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西撤了,

整个山东就落入了鬼子手里。鬼子进了临沂,那可真是"虎入羊群"。他们到处修炮楼,

设据点,把个好端端的山东搞得乌烟瘴气。咱村虽然没直接被占领,但也深受其害。

尤其是村南边的南庄,常年驻扎着一队鬼子,修了个炮楼碉堡,跟个钉子似的扎在那儿。

听我姥爷说,南庄的鬼子为了哄骗小孩,会拿出糖果来诱惑小孩,嘴里说着"咪西咪西"的。

这场景现在想想都觉得滑稽,鬼子那副嘴脸,可能正琢磨着怎么伤害你,怎么抢你家粮食呢!

村里人都知道鬼子这德行,村民们也精着呢,不想让鬼子吃上瘾,就故意把饭菜做得不好吃。

最搞笑的是鬼子喜欢吃煮鸡蛋,村民们管鸡蛋叫"他妈高"这是鬼子发音。

村民就把鸡蛋和烂地瓜啥的一起煮熟,然后送给鬼子吃。那烂地瓜苦得要命,

煮出来的鸡蛋也带着苦味,鬼子吃过一次后,就再也不让村民煮鸡蛋了。

估计鬼子心里想:中国的鸡蛋都这么难吃,算了,不吃了!这鬼子也太实诚了,

连这点小伎俩都识不破。有时候鬼子几人一队到周边巡逻,我村的人在野外老远一看到,

就赶紧跑回村庄大喊:"鬼子来了!"这一嗓子,那效果,比现在小区里的防盗警报还管用。

当地百姓都知道鬼子喜欢花姑娘,喜欢糟蹋妇女。于是大姑娘小媳妇能跑的就都跑了。

特别是那些裹脚的老太太,那小脚跑起来比蜗牛还慢。

我姥爷就背着我姥娘顺着村里的河道山沟一直朝东北方向猛跑,

其他男人也都背着自己的老婆跑,或者哥哥背着妹妹姐姐跑。那场面,现在想起来都好笑,

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眨眼就跑出去二里地。尤其是身后远处的鬼子要是再胡乱放两枪,

那村民跑得更快了,跟后面有老虎追似的。跑到山上一直躲着,

等到巡逻的鬼子撤回去后再回家。我姥娘还说过,要是鬼子来村里,

老百姓能跑到远处山上的,就都跑了。有时候来不及跑或没人背着跑,

大闺女小媳妇就赶紧找来锅底灰,在脸上乱抹,头发搞乱。鬼子一看又丑又疯的婆子,

躲都来不及,哪还会靠近。这招还挺管用,鬼子还真以为是什么瘟神,远远地就躲开了。

要说鬼子坏,咱村北边的山上还住着一个更坏的——王洪九这个大土匪汉奸。

这小子在我村北边的山上修了碉堡,汉奸土匪驻扎在山顶,并在山顶挖了蓄水池,

让村民每天从山下担水送到山顶。这活儿可累人了,村民好不容易把水从山脚下挑到山顶,

有的土匪还故意使坏,绊倒村民或者把水桶打翻,水都撒光了,村民只能重新下山挑水。

更可恶的是,如果哪家村民完不成任务,就可能被活埋。这王洪九曾把他小舅子都给活埋了,

你说这人多狠!村民们在他手底下,那真是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这王洪九啊,比鬼子还坏,

鬼子至少还装模作样,这小子直接就是明抢明夺。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咱老百姓终于盼来了自己的亲人——八路军。1938年,

林总率领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西打了个漂亮仗,威风八面。后来按照中央部署,

八路军派部队去敌后山东建立根据地。1939年3月,

罗总和陈光带领八路军115师的师部与第686团抵达山东境内,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跋涉,

于1939年6月抵达沂蒙山区。咱村里有不少党员,很快就联系上了八路军。

最有名的就是八路军老三团,也就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旅第三团,

这支部队长期活跃于沂蒙山区,跟咱老百姓亲得跟一家人似的。

我村里最早有革命活动是在1938年初,党中央、毛主席向山东派遣了七位便衣侦察员,

被称为"七枝钢笔进山东"。其中唐桂林以教师身份来到我村,以教学为掩护,建立情报站,

组建抗日武装,发展党员扩建党组织。那时候建立情报站,那可是冒生命危险的,

鬼子汉奸环伺,要悄悄地、秘密地进行。可惜好景不长,1940年日伪军突袭我村,

唐桂林被日军从教堂上抓捕,在孩子们的眼前被带走了,惨遭杀害。但革命火种已经点燃,

村民们吸取教训,开始发展民兵组织。到1942年,村中逐渐建立了3个战斗班连队,

号称民兵连。有了军事组织,村民们就"嚣张"起来了。1944年,

八路军决定拔掉村北山上王洪九的碉堡炮楼。这炮楼坚固,硬攻会造成很大牺牲,

于是八路军就将大炮拉到北山旁边的另外一个山头上,几炮下去就把碉堡炮楼给炸飞了。

然后进攻山头,很快拿下,但也牺牲了一些战士。

这些战士就和进攻临沂城时牺牲的一些战士埋葬在村西的烈士陵园内。

鬼子汉奸一直不甘心失败,多次联合进攻我村。最激烈的一次,

日本鬼子和王洪九的汉奸土匪联合进攻,我村民兵队长袁兆堂率部激战毙伤敌16人,

村民袁兆阳冒死求援获县大队支援,周边抗日武装也纷纷前来助战,终于把日伪军赶跑了。

但我村房屋财产损失巨大,有人员伤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临沂城的日军撤逃至枣庄,但城内由伪军王洪九部继续盘踞。1945年8月17日起,

八路军多次强攻临沂城未果。最后于9月10日,通过坑道爆破炸毁城墙西北角,

经激烈战斗后全面攻占临沂城,但王洪九化妆逃跑了。在解放临沂战役期间,

八路军在艾崮村设立兵站和后方野战医院,并组织300余村民支援前线。

大量伤员被抬到野战医院救治,伤员的鲜血把河滩河水都染红了。

有几百烈士就埋葬在村西岭上的烈士陵园里,现在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扫墓。

回头看看这段历史,真是感慨万千。从鬼子的铁蹄到汉奸的压迫,再到八路军的解放,

咱这个小山村见证了太多的苦难与辉煌。现在的艾崮村,早已不是当年的穷山沟,

但那段"野性"的岁月,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咱沂蒙山人的记忆里。

这就是我的老家,一个背靠小山的沂蒙山村,一个经历过苦难与辉煌的地方。在这里,

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在这里,我听到了最真实的历史,在这里,

我感受到了沂蒙精神的伟大。二、国民党军重点进攻临沂1946年6月,

国民党军队在完成内战准备后,撕毁停战协定,向中共控制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其战略意图是依托兵力约430万和装备接收日械及美援优势,

在3至6个月内消灭解放军主力。在重点进攻方向上,

山东和江苏尤其是苏北解放区因战略位置重要毗邻南京、上海,

控制华东交通枢纽成为首要目标。这场攻势不仅是军事较量,

更是国共两党争夺中国未来主导权的关键一役。

国民党军对山东的进攻分为两个阶段:1946年7月至1947年1月的“全面压缩”,

以及1947年2月的“重点突破”。1946年夏,

国民党军以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的20余万部队为主力,

采取“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的钳形攻势,

试图将华东野战军1947年1月由新四军与山东军区部队合并组建,

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挤压至胶东半岛加以歼灭。初期,

国民党军凭借机械化部队推进迅速:1946年8月占领淮南解放区,

10月夺取淮阴、淮安苏北核心城市,12月进占盐城,苏北解放区基本丧失。在山东,

其目标直指山东军区机关所在地临沂——这座鲁南重镇既是华东解放区的政治中心,

也是连接华北与华中的交通枢纽。若临沂失守,华东野战军的后勤补给线将被切断,

战略回旋空间大幅压缩。1947年2月,国民党军调整部署,

集中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整编第83师师长李天霞等精锐部队约12万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