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军事历史 > 唐诗佛教

唐诗佛教

谢云墨 著

军事历史连载

“谢云墨”的倾心著瓦利李客是小说中的主内容概括:傍晚的暮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羊毛毡慢慢地覆盖在草原在远处沙丘的尽传来一串清脆而又沉稳的驼铃叮叮当宛如撒落一地的碎瓦利姑娘正坐在帐篷轻轻地擦拭着铜突她的指尖停了下来——这铃声她太熟悉那是三匹骆驼的脚步是他独特的节她兴奋地一跃而裙摆上的银饰发出清脆的声柜子里那件绣着雪莲花的蓝色连衣是她用三个月的羊毛换来此刻正静静地躺在那瓦利迫不及待地...

主角:瓦利,李客   更新:2025-10-20 18:31:3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傍晚的暮色,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羊毛毡子,慢慢地覆盖在草原上。

在远处沙丘的尽头,传来一串清脆而又沉稳的驼铃声,叮叮当当,宛如撒落一地的碎星。

瓦利姑娘正坐在帐篷里,轻轻地擦拭着铜壶,突然,她的指尖停了下来——这铃声她太熟悉了,那是三匹骆驼的脚步声,是他独特的节奏。

她兴奋地一跃而起,裙摆上的银饰发出清脆的声响。

柜子里那件绣着雪莲花的蓝色连衣裙,是她用三个月的羊毛换来的,此刻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瓦利迫不及待地抓起裙子,套在身上,指尖仿佛都在燃烧。

铜镜里映出她那泛红的脸颊,就像天边刚刚升起的晚霞。

“来啦来啦!”

帐篷外传来邻居的呼喊声。

瓦利顾不上系好腰带,提着裙摆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向外飞奔而去,她脚上的皮靴踩过草地,惊起了几只正在栖息的百灵鸟。

篝火己经熊熊燃烧起来了,橙红色的火苗欢快地舔着夜空,把周围的帐篷映照得像一朵朵闪闪发光的蘑菇。

哇,人群中那熟悉的身影,让瓦利的小心脏扑通扑通跳得更快啦!

她清了清小嗓子,然后,嘹亮的歌声就像一道清甜的泉水,在草原上“哗啦”一下炸开啦:“我是瓦利小姑娘,名字叫做玛依拉。

白手绢丝面上绣满了漂亮的玫瑰花。

年轻的哈萨克小伙伴们,人人都羡慕我呀,羡慕我,谁的歌声能来和我比一下呀。

玛依拉,拉依拉,哈拉拉库。”

驼铃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三匹高大的骆驼踏着月光走来啦。

为首的男人穿着青色的短褂,腰间系着一个装着胡琴的布囊。

他听到歌声,脚步停了一下,然后嘴角就扬起了一抹温柔的笑——哇,是李客,那个会唱唐人歌谣的货郎!

他翻身下了骆驼,背上的货箱里露出了茶叶的清香、瓷器的莹白,还有丝绸的柔滑光泽呢。

瓦利的歌声还在继续,李客放下货箱,从布囊里取出胡琴,轻轻地拨动着琴弦。

琴声和着歌声,和着驼铃声,在篝火边快乐地打转。

周围的人都停下来,笑着看向他们。

瓦利唱到“拉依拉,拉依拉,哈拉拉库”的时候,李客也跟着轻声和了一句,声音清润润的,就像草原上的风一样。

胡琴的声音刚刚停下,篝火边就传来了阵阵欢呼声,仿佛是一群快乐的小鸟在叽叽喳喳。

李客把胡琴轻轻地斜挎在肩上,然后弯下腰,小心翼翼地从最里面的货箱里翻找着什么。

他的指尖巧妙地避开那些易碎的瓷器,最后拎出了一个绣着美丽缠枝莲的锦盒。

那精致的纹样,是他特意请长安的绣娘精心制作的,他希望这个锦盒能够与瓦利帐篷里那些闪亮的银饰相匹配。

瓦利的歌声渐渐停歇,她提着裙摆,像一只轻盈的蝴蝶般凑了过来。

她的目光落在锦盒上,脸颊瞬间变得比火苗还要红。

“这是……”她刚开口,就看到李客打开了盒子,里面铺着一层柔软的绒布,一支银簪静静地躺在那里。

簪头雕刻着一朵小巧的雪莲花,花瓣上还点缀着两颗细碎的珍珠,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

“上次听你说,草原上的雪莲花是最难采摘的。”

李客拿起银簪,声音比平时更加温和,仿佛春天里的微风,“所以我就想,做一支簪子给你,这样你不用等到下雪的时候,也可以戴着它啦。”

周围的哈萨克族老人们都开心地笑着,起哄声此起彼伏。

瓦利轻轻地点了点头,转过身去,让李客将簪子插在她的发间。

冰凉的银簪子触碰着她的头皮,她却感觉自己仿佛被一股温暖的阳光所包围,连耳边的驼铃声都变得更加轻柔动听了。

“光有礼物可不够哦!”

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李客,你也唱一首唐人歌吧,和玛依拉来个对唱!”

李客笑着答应了,他重新拿起胡琴,指尖在琴弦上轻轻拨动。

先是一段草原上常见的旋律,然后慢慢地融入了长安歌谣的韵律,就像是两条欢快的小溪,在音乐的海洋中交汇、融合。

他刚一张嘴,瓦利就听出了那熟悉的旋律——是上次他路过时,随口哼唱的半句《采桑子》,不过这次他改了歌词,唱的是“丝路驼铃伴月归,雪蕊簪发,笑映烟霞”。

瓦利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顺着调子唱了起来,还是那清亮的嗓音,却多了几分温柔:“草原风暖迎远客,茶沁香茗,丝绕年华。”

胡琴声、歌声,还有时不时传来的驼铃声交织在一起,篝火越烧越旺,把每个人的笑脸都照得清清楚楚。

李客唱到动情的地方,抬起头看向瓦利,她正微笑着看着他,发间的雪莲银簪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就像真的雪莲在发梢上绽放。

欢呼声慢慢地停了下来,老人们兴高采烈地拉着邻居去看货箱里的丝绸,孩子们则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围着骆驼开心地追逐玩耍着。

篝火边,只剩下了李客和瓦利两个人。

“我来帮你整理一下吧,瓷器很容易碎的,可别磕着啦!”

瓦利热情地说着,然后伸手去扶最上面的货箱。

李客赶紧按住她的手腕,轻声说道:“还是我来吧,你就坐着等我哦。”

他弯下腰,轻轻地掀开货箱盖,先小心翼翼地挪出几罐紧紧包裹着棉絮的茶叶,又把叠得整整齐齐的丝绸摆到了一边。

瓦利好奇地凑到旁边看,突然,她的目光被货箱角落里的一个油纸包吸引住了。

那个油纸包的边角,还印着长安城里独一无二的云纹呢!

那云纹,她上次在李客带来的画本上看到过,可漂亮啦!

“那是什么呀?”

瓦利指着油纸包,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问。

李客微微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把纸包拿了出来……拿出来,“忘了跟你说,路过长安时,见街角糖糕铺排了长队,就多买了两盒。”

他一层层揭开油纸,里面是两块方方正正的桂花糖糕,还带着淡淡的甜香,“知道草原上少见这个,特意留着给你。”

瓦利捏起一块,咬了小口,清甜的桂花味在嘴里散开,比草原上的野蜜还软。

她含着糖糕,眼睛弯成了月牙,“比上次你说的长安果子还好吃。”

李客看着她嘴角沾了点糖霜,递过一块干净的帕子,“慢些吃,还有一块,留着明天吃。”

两人一边整理货物,一边说着话。

夜风拂过,带着草原的青草香,驼铃偶尔叮当地响一声,像在凑趣。

瓦利忽然抬头,看向远处缀满星星的夜空,“李客,下次你再来的时候,草原的星星会更亮。”

李客停下手里的活,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星星密得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

“怎么?”

他问。

瓦利转过头,眼神亮晶晶的,“到时候,我带你去草原深处的湖边,那里没有帐篷,能看见最亮的星星,还能听见湖水拍着石头的声音。”

李客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点了点头,“好,我记着了。

下次来,我不仅带糖糕,还把长安的星图带来,教你认唐人说的北斗星。”

瓦利笑着应了,指尖不小心碰到他手里的丝绸,柔滑的料子像晚风一样,轻轻裹住了两人之间的细碎时光。

夜里,瓦利端来一碗马奶酒,陶碗外壁还带着暖意。

李客接过喝下,醇香从喉咙漫到心口,驱散了连日赶路的寒凉。

瓦利依偎在他身旁,肩头轻轻靠着他的胳膊,脸颊烫得像篝火旁的暖石,连耳尖都染着粉。

抬头时,一轮圆月正悬在夜空中央,清辉洒下来,把帐篷顶的羊毛线都照得分明,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骆驼的低吟,又很快融进寂静里。

李客侧头看瓦利,她正望着月亮出神,发间的雪莲银簪泛着柔亮的光,他伸手拂去她颊边的碎发,指尖碰到她的皮肤,两人都没说话,只听见彼此越来越近的心跳声。

那晚的事,没人再多问。

只是第二天清晨,有早起的牧民指着瓦利帐篷的方向,笑着跟邻里说:“昨夜我起夜,见一颗亮得晃眼的金星,首首落在玛依拉的毡房里,定是好兆头哩!”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