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乡村生活vlog

乡村生活vlog

求无过Growing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网文大咖“求无过Growing”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乡村生活vlog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其它小杜莎清溪湾是文里的关键人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第 1 章故事导语他们都清溪湾的女神疯在大城市混不下跑回这穷山天天举着个手对着鸡鸭牛羊拍个没他们说我是想从石头里榨出油想一步登他们说的都也不他们不知我回不是为了榨也不是为了登我只是想找一个地安放我这颗破碎的我只是想证就算跌到谷只要手机还有我的镜就能照亮一条一条没人走但通往未来的我叫程回到清溪湾的第三...

主角:杜莎,清溪湾   更新:2025-10-31 14:04:2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 1 章故事导语他们都说,清溪湾的女神疯了。在大城市混不下去,跑回这穷山沟,

天天举着个手机,对着鸡鸭牛羊拍个没完。他们说我是想从石头里榨出油来,想一步登天。

他们说的都对,也不对。他们不知道,我回来,不是为了榨油,也不是为了登天。

我只是想找一个地方,安放我这颗破碎的心。我只是想证明,就算跌到谷底,

只要手机还有电,我的镜头,就能照亮一条路。一条没人走过,但通往未来的路。我叫程麦。

回到清溪湾的第三天,我把积蓄花得只剩三百块。手机屏幕上,

那个叫“Vlog女王在乡村”的账号,最新视频播放量是8。八个。

其中还有三个是我自己点的。我点开评论区,最新的一条留言是:“主播,拍得挺好,

下次别拍了。”我关掉手机,把它扔在床上。床板发出一声呻吟。窗外,是连绵不绝的青山。

绿得发黑,像一块巨大的墨。空气里有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混着一丝牛粪的腥气。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美得像画,也穷得像鬼的地方。我为什么要回来?

因为我在城里失败了。彻彻底底。欠了一屁股债,工作丢了,男朋友也跟别人跑了。

我像一条被赶出家门的狗,只能夹着尾巴,回到这个我拼命想逃离的地方。我拿起手机,

又放不下。这是我最后的武器了。一个念头在我脑子里冒出来。拍Vlog。记录乡村生活。

城里人不是都喜欢这个吗?向往的生活,诗和远方。我试了。拍了三天。拍清晨的雾,

拍屋顶的炊烟,拍阿黄在村口追着别的狗咬。结果就是8个播放量。村里人看我的眼神,

像在看一个傻子。“麦子,你整天对着个破手机晃悠,能晃出饭来?

”隔壁的王大婶挑着粪桶从我门口路过,嗓门大得像喇叭。我扯了扯嘴角,没说话。

我能说什么?说我这是在创业?在追梦?他们只会笑得更厉害。晚上,我躺在床上,

翻来覆去睡不着。蚊子在耳边嗡嗡叫,像是在嘲笑我。放弃吧。这个念头一出来,

就再也压不下去。我打开行李箱,把几件衣服胡乱塞进去。明天一早就走,

去城里找份包吃包住的工作。洗碗工也行。总比在这里丢人现眼强。就在这时,

我的脑子里“叮”的一声。一个冰冷的,没有任何感情的机械音响起。

乡村Vlog辅助系统已激活。我愣住了。什么东西?我拍了拍脑袋。没幻觉啊。

今日最佳拍摄点提示:村东头,老槐树下,水洼边。情绪瞬间标记功能已开启。

我看着眼前只有我能看见的半透明界面,觉得我大概是真的疯了。压力太大,出现幻觉了。

我自嘲地笑了笑,准备继续收拾东西。可是那个提示,像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

村东头的老槐树下?那里除了几个石头,就是个积了雨水的破水洼。有什么好拍的?

鬼使神差地,我放下了手里的衣服。我抓起手机,走出了门。月亮很亮,

把村子照得一片清冷。我走到村东头,果然看到了那棵老槐树,和树下那片脏兮兮的水洼。

我皱了皱眉。这拍什么?我把手机架在一块石头上,对着水洼。就在这时,

一阵“咯咯哒”的声音传来。一只老母鸡,领着一群毛茸茸的小鸡,

摇摇摆摆地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它们走到了水洼边。小鸡们想过去,可是水洼对它们来说,

太宽了。它们急得“唧唧”乱叫。老母鸡在水洼边来回走了几步,然后“咯咯”地叫起来,

像是在安慰它们。它自己先跳进水洼,水溅了起来,打湿了它的羽毛。它慢慢地走到对岸,

然后回过头,对着小鸡们又叫了一声。一只胆大的小鸡,学着妈妈的样子,跳进了水里。

扑腾着小翅膀,好不容易才爬上岸。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我下意识地按下了录制键。

我的镜头里,所有的小鸡都过去了。只有最后一只,最小的一只,吓得在岸边直打转。

老母鸡在对岸等着,不停地叫。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响起。检测到情绪瞬间。已标记。

我的手机屏幕上,老母鸡回头看那只小鸡的画面,被一个淡金色的框圈了起来。那一瞬间,

我好像读懂了它的眼神。那不是一只鸡的眼神。那是焦急,是鼓励,是等待,

是全世界最温柔的目光。我呆呆地看着,直到那只最小的鸡也终于过了水洼,

钻进妈妈的翅膀底下。我按下了停止键。回到屋里,我看着手机里的视频。不到一分钟,

没有解说,没有配乐,只有几声鸡叫和风声。我没抱任何希望,顺手点了上传。

然后关掉手机,继续收拾行李。明天,还是得走。第 2 章第二天,我是被手机震醒的。

不是闹钟,是消息提示音。一下,又一下,连成串。我揉着眼睛拿起来,

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通知。“您的视频《过河》获得新推荐!

”“您的视频评论区有999+条新消息!”“您的粉丝数正在快速增长!”我懵了。

怎么回事?我点开那个叫《过河》的视频。播放量后面的数字,让我瞬间睡意全无。

1,234,567。一百多万?我使劲揉了揉眼睛。没错,是一百多万。我点开评论区,

已经炸了。“天啊,看哭了,这是什么神仙母爱!”“博主没配音乐没说话,

但比任何大片都感人!”“这才是真正的治愈系视频,秒杀那些矫揉造作的网红。”“求问,

这是哪里?我想去这个地方养老。”我一条条往下翻,手指都在抖。我火了?

就因为一段我随手拍的鸡过河?我冲下床,跑到院子里,大喊一声。“啊——!

”王大婶从隔壁探出头,一脸惊恐地看着我:“麦子,你咋了?被鬼附身了?”我顾不上她,

跑回屋里,一遍遍地看那个播放量数字。它还在涨。我脑子里那个系统又响了。

恭喜宿主完成首次爆款视频。请继续努力,发现乡村之美。我瘫坐在椅子上,

感觉像在做梦。原来,真的有人喜欢看这些。原来,我镜头下的这些最普通的东西,

在别人眼里,是宝贝。我不走了。这个念头,前所未有的坚定。我要留下来,

把清溪湾拍给全世界看。我立刻打开电脑,开始剪视频。我把昨天拍的素材都翻了出来。

清晨的雾,屋顶的烟,阿黄追狗。我试着用系统教我的方式,不去刻意解说,

只是把最真实的画面剪在一起。我剪了一个新视频,叫《清溪湾的早晨》。上传之后,

我刷新着后台,心情紧张得像在等高考成绩。这次,播放量虽然没有一夜百万,

但增长速度也很快。几个小时就破万了。评论里,很多人都在问我视频里的蜂蜜。视频里,

我拍了一个镜头,是石磊爷爷在摇蜜,金黄的蜜糖从蜂巢里流出来,馋得人流口水。

有人问:“博主,这蜜卖吗?看着好纯正!”卖?我心里一动。清溪湾的百花蜜,是真的好。

山里花多,养出来的蜜,又香又甜。可是路不好走,外面的蜜贩子一年就来那么一两次,

把价格压得极低。村民们辛辛苦苦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

如果……如果能通过网络卖出去呢?这个想法一旦出现,就再也压不住了。

这不仅是我的机会,也是整个清溪湾的机会。我关掉电脑,决定去找石磊爷爷谈谈。

石磊爷爷是村里最老的养蜂人,也是个退伍老兵,在村里威望很高。他家就在村子最里面,

一个小院,里里外外摆满了蜂箱。我到的时候,他正戴着防蜂帽,在打理蜂箱。他七十多了,

腰板却挺得笔直。“石爷爷。”我喊了一声。他回过头,掀开防蜂帽,

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看着我,眼神有些疑惑。“是麦子啊,找我啥事?”“爷爷,

我想……帮您把蜂蜜卖到网上去。”我鼓足勇气说。石磊爷爷愣了一下,然后摆了摆手。

“网上?那都是些啥花里胡哨的东西。咱庄稼人,不懂那个。”“爷爷,

现在网上买东西的人很多!您的蜜这么好,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我急切地解释。

他摇了摇头,转身继续弄他的蜂箱。“算了吧,丫头。安安分分种地,比啥都强。

别学那些年轻人,总想着走捷径。”碰了一鼻子灰。我不甘心。我又找了几家养蜂的村民,

结果都一样。他们不信我。他们觉得网络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骗局。“程麦,

你别在外面瞎胡闹了,败坏咱们村的名声!”“就是!咱们村的蜜,

凭什么信你一个黄毛丫头?”一句句质疑,像冰水一样浇在我头上。我站在村口,

看着手机上不断增长的粉丝数和询问蜂蜜的私信,心里又急又委屈。明明是好事,

为什么就这么难?第 3 章我把自己关在屋里,两天没出门。手机上,粉丝还在涨,

私信里全是问蜂蜜的。我一条都不敢回。我没东西卖。我想不明白。我明明是为他们好,

为什么他们就是不领情?难道我真的错了吗?第三天,我肚子饿得咕咕叫,

只好出门去村口的小卖部买点吃的。刚走到村口,就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吵吵嚷嚷的。

我走过去,看到石磊爷爷站在人群中间,脸色铁青。他对面,是一个胖胖的男人,

开着一辆小货车,车斗里堆着几个大塑料桶。“老石头,五十块一斤,爱卖不卖!除了我,

谁还来你们这破地方收蜜?”胖男人一脸傲慢。石磊爷爷气得手都抖了。“老张,

你去年还收六十,今年怎么就五十了?我这蜜,顶好的!”“顶好?现在蜜不值钱了!

你不卖拉倒,我走!”胖男人作势就要上车。“等等!”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

所有人都回头看。是我。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喊了出来。我走到胖男人面前,

盯着他:“叔叔,这蜜我收了。七十块一斤,怎么样?”胖男人上下打量我一番,

笑了:“小丫头,你懂什么?这蜜里面水分大,不值这个价。”“值不值,我说了算。

”我拿出手机,点开我的视频账号,递到他面前,“看见没?

就视频里你说的这‘不值钱’的蜜,有几十万人想买。你现在七十块卖给我,

转手我就能卖一百五。你赚你的,我赚我的,老爷爷的蜜也卖了,三全其美。你要是不卖,

我现在就开直播,让几十万人都来看看,你是怎么欺负我们村里老人的。”我语速很快,

一口气说完。胖男人愣住了。他看着手机上百万的播放量,脸色变了又变。

周围的村民也都惊呆了,看着我的眼神,多了几分不可思议。“你……你真要收?

”胖男人咽了口唾沫。“当然。”“成交!”胖男人很干脆,“我车上有十桶,你都要了?

”“都要了!”我咬着牙说。我银行卡里只有三百块,但我不能怂。

石磊爷爷拉了拉我的衣角,小声说:“丫头,别冲动。”我对他笑了笑,摇了摇头。

我当场联系了几个大学同学,东拼西凑,总算把钱凑够了。看着胖男人开着车乐呵呵地走了,

我才松了口气。村民们围了上来,眼神复杂。“麦子,你……你真把这蜜卖出去了?

”王大婶问。“还没,但快了。”我说。石磊爷爷看着我,眼神里第一次有了认可。

他叹了口气:“丫头,是爷爷错怪你了。”回到石磊爷爷家,我立刻开始准备。

我注册了一个小店铺,把蜂蜜的照片放了上去。然后,我开了直播。镜头前,

我还是有些紧张。石磊爷爷坐在我旁边,倒是很镇定。“大家好,我是程麦,这是我爷爷,

石磊。”我开始介绍我们的蜂蜜,介绍清溪湾。可直播间的人并不多,问了半天,

也没几个人下单。我心里有点发慌。就在这时,石磊爷爷忽然开口了。他没有看镜头,

只是拿起一块蜂巢,用小刀轻轻刮开,金色的蜜糖缓缓流下。他一边刮,

一边用他那苍老而质朴的声音,缓缓说道:“这蜂啊,跟人一样,你待它好,它就待你好。

我这蜂,跟我三十年了。我每天就跟它们说说话,它们也听得懂。哪个蜂箱的脾气好,

哪个蜂箱的蜂王厉害,我心里都有数。”“这蜜,是它们自己去找的花。春天有油菜花,

夏天有洋槐,秋天有野菊花。它们飞出去几十里,一点点采回来的。这蜜里,有山的风,

有花的香,有太阳的味道。”“你们城里人,可能没见过。这蜜刚摇出来的时候,是活的。

你放着不动,它自己会冒泡。那是在跟你说悄悄话呢。”直播间里,一下子安静了。然后,

弹幕开始疯狂滚动。“爷爷说得太好了!”“我哭了,这才是有灵魂的蜂蜜!”“不说了,

我下单!必须支持!”“链接呢!快上链接!”我赶紧把链接挂了上去。一瞬间,

屏幕上开始弹出“已下单”的提示。一个,两个,十个,一百个……十分钟,第一单,

五十斤,卖完了。我立刻联系石磊爷爷,又凑了几家,挂了上去。又是十分钟,秒光。

短短半小时,我们凑到的三百斤蜂蜜,全部售罄。我看着后台的订单总额,手抖得厉害。

那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多的钱。石磊爷爷也看着屏幕,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

他喃喃道:“没想到……没想到我这老东西,还能跟上这个时代。”这一晚,

整个清溪湾都沸腾了。第 4 章三百斤蜂蜜,卖了两万多。除掉成本,净赚了一万多。

我按照说好的,把利润一分不差地分给了大家。拿到钱的村民,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

王大婶数着手里的红票子,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麦子啊,

婶子之前还说你……婶子给你道歉!你真是我们村的福星!”“是啊是啊,麦子,

你这比村长还能干!”之前还对我冷嘲热讽的人,现在看我的眼神,全是敬佩和热切。

第一次,我感觉自己在这个村里,有了价值。不再是那个失败的、丢人的程麦,

而是能带领大家赚钱的“Vlog女王”。蜂蜜的成功,像一把火,

点燃了整个清溪湾的热情。大家纷纷来找我,问我还能不能卖别的。“麦子,我家腌的腊肉,

可香了!”“我家的干笋也是,晒得干干脆脆的!”我看着大家充满希望的脸,

心里也热乎乎的。我决定,下一个目标,是清溪湾的金丝蜜薯。

这是一种我们村里特有的红薯,皮薄如纸,薯肉金黄,蒸熟之后,口感软糯香甜,还会流糖,

像蜜一样。因为产量不高,加上交通不便,一直没能卖出去,大多都是村民自己家吃,

或者拿来喂猪。我觉得,这绝对是个潜力股。我专门拍了一个金丝薯的视频。镜头里,

我光着脚踩在松软的薯地里,随手刨开一垄土,下面就躺着几颗黄澄澄的薯。我拿起一个,

在衣服上擦了擦,咔嚓咬了一口。“嗯——”我没说话,只是做出一个特别享受的表情。

薯肉香甜软糯,入口即化。视频发出去,效果出奇地好。评论区里,光是一个“馋”字,

就刷了上千条。“博主!这是什么神仙红薯!看着就要流口水了!”“链接!必须链接!

我要给我家孩子买!”“这个季节还有新薯吗?不会是去年的陈货吧?”看到这条评论,

我心里一动。这是个好问题。我立刻开了一个直播,就在薯地里。我告诉大家,

金丝薯是秋天才成熟的。现在地里这些,是去年冬天留的种,春天种下去,长出来的新薯。

现在刚刚能吃,但还没到大量上市的时候。我跟大家约定,等秋天金丝薯大批成熟,

我第一时间给大家上架。这个预热,让金丝薯的期待值直接拉满。接下来的几个月,

我一边拍着清溪湾的日常,一边和大家一起,精心照料着那片金丝薯地。施肥,除草,翻藤。

我把这些过程都拍了下来。我的粉丝们,看着金丝薯一点点长大,像是参与了一个养成游戏。

秋天终于来了。薯叶开始变黄,地里的裂缝越来越大。丰收的季节到了。我组织了全村的人,

一起挖金丝薯。男人们负责用锄头刨,女人们跟在后面,把一颗颗金灿灿的蜜薯捡进筐里。

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打闹,笑声传遍了整个山谷。我架着好几个机位,

记录下这火热又温馨的一幕。这已经不仅仅是卖货了。这是清溪湾一年的希望。

我按照之前预定的数量,开放了预售。结果,再次让我震惊。五千斤的量,不到十分钟,

就被抢购一空。后台的订单还在疯狂涌入。我赶紧又加了两千斤。秒光。

我看着飞速滚动的订单,既兴奋又焦虑。兴奋的是,金丝薯彻底火了。焦虑的是,供不应求。

我们全村的金丝薯,加起来也就一万多斤,根本不够卖。村长找到了我,

一张老脸笑成了菊花。“麦子啊,你看,这……咱们是不是能扩大点种植面积?

后山那片荒地,也能开出来种薯啊!”我点点头。这也是我的想法。金丝薯的成功,

让清溪湾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大家干劲十足,很快就把后山的荒地开了出来,

全都种上了金丝薯的薯苗。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甚至开始畅想,

等明年金丝薯大丰收,清溪湾就能彻底摘掉穷帽子了。然而,我万万没想到,

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第 5 章金丝薯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我们全村总动员,起早贪黑地挖薯、打包、发货。我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眼里布满了血丝,

但心里是畅快的。看着一辆辆快递货车开进我们这个闭塞的小山村,我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我们清溪湾,也通物流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是藏不住的。就在我们热火朝天,

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视频,像一颗炸弹,在网上引爆了。发视频的,

是一个叫“美食家杜莎”的博主,有几十万粉丝,专门做食品测评的。她在视频里,

手里拿着一个金丝薯,表情严肃。“最近,一款叫‘清溪湾金丝薯’的产品在网上非常火爆。

很多粉丝私信我,让我测评一下。今天,它来了。”“首先,我们来看它的外观。

”她把薯举到镜头前,“颜色金黄,卖相确实不错。但是,大家看这里。

”她指着薯身上的一个小孔。“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使用了膨大剂的迹象。正常的红薯,

表皮是比较光滑的,不会有这种不规则的凸起和孔洞。”“膨大剂,大家应该都听说过。

它能让作物长得又大又好看,但是,残留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

”“为了验证我的猜测,我特意将这款金丝薯送到了专业的检测机构。

”她拿出一份盖着红章的文件,对着镜头展示。“大家看,这份检测报告显示,

这款金丝薯的膨大剂残留,超标了三倍!”“三倍!”她加重了语气,

“我不知道‘清溪湾Vlog女王’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还是被供应商欺骗了。

但我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立刻停止食用这款产品!也请平台方介入调查,

给消费者一个交代!”视频的最后,她一脸痛心疾首。“做美食,最重要的是良心。

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保证不了,那再好的口感,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个视频,

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短短几个小时,我的后台就爆了。不是订单,是退款申请。

铺天盖地的退款。“无良商家!还我钱!”“吃了你家的薯,会不会死啊?吓死我了!

”“退款!不退款我就投诉你!”“Vlog女王?我看是Vlog女骗子吧!

”更可怕的是,所有和我们谈好的合作平台,都打来了电话。“程小姐,不好意思,

鉴于目前的负面舆论,我们决定暂停与你们的合作。”“程小姐,我们的合同先搁置吧,

等调查清楚再说。”“程小姐……”电话一个接一个,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单方面终止合作。

我握着手机,手冰凉。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我们清溪湾的声誉。

是我们全村人辛辛苦苦一年的心血。村民们也知道了这件事。大家慌了。“麦子,

这是怎么回事啊?咱们怎么用膨大剂了?”“是啊,咱们种了多少年地了,那玩意儿是啥,

我们都不知道!”“这下完了,咱们的薯卖不出去了,还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石磊爷爷拄着拐杖,走到我面前,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担忧。“麦子,你别怕。咱们的薯,

自己心里有数。没做过的事,就是没做过。”我看着爷爷,看着他身后面色惶恐的村民们,

心里一阵酸楚。我不能怕。我要是垮了,清溪湾就真的垮了。我深吸一口气,

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大家别慌!”我大声说,“她说我们用了膨大剂,

我们就证明给她看!我们没有!”“怎么证明?”王大婶哭着问。“直播!

”我一字一顿地说,“我现在就开直播!24小时不关机!从挖薯,到清洗,到蒸煮,

再到打包,我全程直播!让大家看个清楚,看我们到底有没有用膨大剂!

”我还要当着所有人的面,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上门取样!用最透明的方式,

击碎所有的谣言!嘴长在别人身上,但路得靠我们自己走!第 6 章我的直播间,

24小时不间断地开始了。我把一部手机充上电,固定在薯地里。另一部,我拿着,

走动拍摄。镜头里,是清溪湾最真实的模样。没有剧本,没有排练。我什么也没说,

只是拿起锄头,走到一片还没挖过的薯地。“格当嘚——”锄头挖进土里,

翻起一块带着湿气的黑土。一颗金丝薯,露出了它金黄的一角。我放下锄头,

用手把它刨了出来。薯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我把薯对着镜头,让大家看清楚。“大家看,

我们刚从地里挖出来的薯,就是这个样子。”然后,我走到旁边的一条小溪边,

把薯放在清澈的溪水里,洗干净。洗去泥土,薯身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细腻的金黄色,

表皮光滑,根本没有什么凸起和孔洞。我把洗干净的薯,放进一个铁锅里,生上火。

锅里什么都不放,就干蒸。很快,香甜的味道就弥漫开来。“哗——许!

”锅盖被蒸汽顶得噗噗作响。我揭开锅盖,热气腾腾。锅里的金丝薯,一个个都裂开了口子,

金色的蜜糖从裂缝里流出来,看上去诱人极了。我用筷子夹起一个,掰开。薯肉金黄,

晶莹剔透,拉出长长的糖丝。我把它递到镜头前。“这就是我们清溪湾的金丝薯。

”整个过程,我一言不发。但所有的证据,都在镜头里。直播间的人数,从一开始的几百人,

慢慢涨到了几千,几万。弹幕也从一开始的谩骂质疑,渐渐地,变了。

“这……看着不像有问题的样子啊。”“是啊,我家用膨大剂种过的西瓜,皮上是有斑点的,

这个薯皮很光滑。”“主播什么话都不说,直接用事实说话,我有点信了。

”“那个杜莎的视频,会不会是恶意剪辑啊?”到了下午,我联系的那家第三方检测机构,

也派人来了。他们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拿着专业的工具,在我的镜头前,现场进行了取样。

他们随机选取了三块不同地方的薯地,分别取样,封存,然后把样品带走。整个过程,

公开透明。检测机构的负责人还对着镜头说了一句:“我们机构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尽快出具检测报告。请大家耐心等待。”到了晚上,我的直播间人气已经突破了五十万。

我还在直播。我坐在镜头前,和村民们一起,打包今天要发的薯。石磊爷爷坐在我旁边,

一边挑薯,一边跟网友们聊天。“咱这薯啊,就跟咱清溪湾的人一样,实在。

你给它一口肥水,它就长出最甜的果子来。你骗它,糊弄它,它也长不好。地是公道的。

”“那个啥‘膨大剂’,我们连听都没听过。咱种了一辈子地,就信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

”朴实的话语,比任何辩解都有力。网友们的态度,彻底反转了。“支持主播!支持清溪湾!

等检测结果!”“必须还清溪湾一个清白!杜莎出来道歉!”“我已经下单了,

不管结果如何,我相信主播!”看着这些温暖的留言,我的眼眶湿了。第二天下午,

检测结果出来了。检测机构第一时间,把电子版发给了我。报告上,

清清楚楚地写着:所有检测项目,均为合格。未检出膨大剂残留。我把报告,一张张拍下来,

发到了网上。全网哗然。真相大白。那个叫杜莎的博主,被证实是恶意抹黑。

她所谓的“检测报告”,是伪造的。她视频里用的金丝薯,也不是我们清溪湾的,

是她自己买了别的品种,然后做了手脚。她的账号,很快就被平台封禁了。而我们的金丝薯,

因为这场风波,名声大噪。不仅之前的订单全都恢复了,还涌来了更多的订单。

“清溪湾金丝薯”,成了“良心”、“品质”的代名词。我们因祸得福。这场危机,

不仅没有打倒我们,反而让清溪湾,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地方。村民们欢呼雀跃,

把我的手都拍红了。“麦子!你真是我们的英雄!”只有石磊爷爷,看着我,

眼神里多了一丝凝重。他说:“麦子,人怕出名猪怕壮。咱们这小山村,

一下子被这么多人盯着,是好事,也是坏事啊。”我当时没太明白他的意思。直到,

一个更大的“机遇”,找上了门。第 7 章金丝薯事件之后,清溪湾彻底火了。

“Vlog女王在乡村”这个账号,成了一块金字招牌。我的粉丝数,突破了五百万。每天,

都有无数人私信我,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博主,你们村里还收人吗?我想去你们那儿生活!

”“博主,你们那里还有别的特产吗?我全要了!”“博主,能去你们村里旅游吗?”旅游?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