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救命!我妈和我丈母娘成立了"反我联盟"

救命!我妈和我丈母娘成立了"反我联盟"

南城区的宋小舟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救命!我妈和我丈母娘成立了"反我联盟"大神“南城区的宋小舟”将辅食宝宝作为书中的主人全文主要讲述了:小说《救命!我妈和我丈母娘成立了反我联盟》的主角是宝宝,辅食,育这是一本男生生活,爽文,家庭小由才华横溢的“南城区的宋小舟”创故事情节生动有本站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707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22 01:15:55。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救命!我妈和我丈母娘成立了反我联盟

主角:辅食,宝宝   更新:2025-10-22 04:38:2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家人们谁懂啊!之前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丈母娘和婆婆第一次见面就上演"世纪大战"。

我特意提前做了三天心理建设,准备好当人肉盾牌和灭火器。结果呢?

她俩从见面的"你好你好",到聊天气、聊菜价,再到聊到我小时候的糗事。越聊越投机,

最后居然当着我的面,互相加了微信!我还傻乎乎地以为家庭和谐指日可待,

结果转头就发现,她俩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建了个只有她俩的群。群名我都不敢问,

我现在严重怀疑,里面全是关于我的"黑料"和"改造计划"。这情节发展,

我是万万没想到啊……我越想越不对劲,决定旁敲侧击一下。我假装路过我妈身边,

她正对着手机笑得花枝乱颤。我凑过去一看,

屏幕上赫然是丈母娘发来的消息:"你儿子上次给我买的那套护肤品,我查了,

根本不适合我这年纪,下次咱们一起去专柜挑!"我妈秒回:"就是!我早就想说了,

他买东西从来不动脑子,还是咱俩眼光好。"好家伙,

这是直接从"吐槽大会"升级到"联合采购"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

丈母娘一个视频电话就打了过来。我妈接起电话,两人热情地聊起了最近哪个商场打折,

哪家餐厅的菜好吃。聊着聊着,话题又绕回了我身上:"你说他一个大男人,

衣服穿得跟个学生似的,下周我们去给他买几件成熟点的。"丈母娘提议。"我看行!

还有他那作息,天天熬夜,下次我们一起监督他早睡!"我妈立刻响应。

我站在旁边听得心惊胆战,感觉自己的钱包和自由正在飞速离我而去。最绝的是,挂了电话,

我妈还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儿子,你丈母娘人真好,比你细心多了。

以后多听她的。"我:"……"现在好了,我家有了两个"联合首席生活指导官",

专门管我一个。这哪是家庭和谐,这分明是我被"双重包围"了啊!

这俩“首席指导官”的工作效率比我公司领导还高。没过两天,就拿着个手写清单找上门,

说是给我量身定制的“生活改造计划”,字里行间全是“为你好”的威严。早上七点,

我妈准时敲门:“按你丈母娘说的,空腹喝杯温水,她特意查了,对肠胃好。

”我迷迷糊糊刚坐起来,丈母娘的视频电话就打过来:“别忘了吃鸡蛋,我跟你妈说过了,

要煮七分熟的。”得,俩远程遥控器直接连线办公,我连赖床的机会都没有。

周末想偷偷点顿火锅,刚选好锅底,我妈突然凑过来:“你丈母娘说外面火锅油不好,

中午她过来,咱在家涮,菜都买好了。”挂了电话没十分钟,丈母娘拎着大包小包进门,

还不忘数落我:“上次给你买的养生茶怎么不喝?跟你妈说你总熬夜,这可不行。

”最绝的是家庭聚会,亲戚随口问了句我啥时候换工作,我妈刚要开口,

丈母娘先接了话:“他现在这份工作太熬人,我俩正帮他看机会呢,得找个朝九晚五的。

”我妈立刻附和:“对,钱不用多,身体要紧。”俩人一唱一和,

把我未来半年的规划都给定了,我站在旁边愣是插不上话。现在我算是摸清套路了,

她们的群名估计叫“拯救女婿/儿子行动组”。不过看着我妈跟丈母娘凑在一起研究菜谱,

争论哪个牌子的钙片吸收好,

又觉得这“双重监管”里全是暖意——毕竟能让俩老太太这么上心的,

也就我这“共同项目”了。我算是见识到两位“指导官”的执行力了,

这周末直接把“联合办公点”挪到了菜市场,还拉着我当免费苦力。刚进菜市场,

俩人就开启了“双核模式”。丈母娘直奔蔬菜摊:“这菜心要选叶子翠绿的,根须短的才嫩。

”我妈立刻凑过去比对:“我看还是带点土的新鲜,昨天买的无土菜一炒就软。

”摊主在旁边笑出声:“阿姨们都懂行!”最后俩人合计着各挑了一半,

美其名曰“双样本测试”。到了肉摊更热闹。我妈要给我补营养,

非得买块五花肉炖菜;丈母娘嫌太腻,坚持选里脊肉炒青椒。眼看要争执,

突然瞥见我在偷偷刷手机,俩人瞬间统一战线。“你这孩子,买肉都不上心!”“就是,

以后家里采买得让你跟着学!”最后五花肉和里脊肉各买一斤,

还硬塞给我一本手写的《食材挑选指南》。路过调料区时,

丈母娘突然指着货架:“上次小雯炒的菜有点咸,咱得换种低钠盐。”我妈赶紧点头:“对,

我看网上说这种加了钾的好,回头我给你俩示范怎么控量。”说着就拿了两包,

完全没给我插话的机会。回家路上,俩老太太拎着菜走在前头,一路聊得热火朝天,

从“哪家豆腐脑正宗”说到“怎么腌酸菜不烂”,把我落在后面当“菜架子”。

我妈突然回头喊我:“你记着,下周跟我们来学砍价,上次你买的土豆贵了一块钱!

”丈母娘跟着补刀:“还有,别总点外卖,晚上我和你妈轮流视频查岗。

”现在我家冰箱被塞得满满当当,全是她俩精挑细选的“健康食材”,

连调料罐都换成了统一的“控盐款”。虽然钱包和自由被管得严严实实,

但看着餐桌越来越丰盛,听着她俩凑在一起研究菜谱的笑声,倒也觉得这“双重监管”,

是最踏实的幸福。家里的"双总监"在完成了"饮食改造"和"作息规范"后,

终于将目光投向了最终KPI——催生。导火索是上周家庭聚餐,

亲戚问起我们什么时候要孩子。我刚想打个哈哈糊弄过去,丈母娘先开了口:"是啊,

我都打听好了,现在有个调理身体的老中医特别有名,下周我陪你去看看。

"我妈立刻接上话茬:"我也准备了!这是我托人从老家带来的补品,每天早上冲一杯,

对身体好。"说着就从包里掏出一个大罐子,塞到我手里。我赶紧解释说我们有自己的计划,

现在还年轻,想先忙事业。话音刚落,她俩就开启了"双人说教模式"。

丈母娘从"年龄不等人"讲到"早生恢复快",我妈则搬出了"趁我们还能动,

能帮你们带娃"的王牌。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天衣无缝。接下来的几天,

家里的氛围彻底变了。- 看电视时,只要出现婴儿广告,

她俩就会异口同声地感叹:"多可爱啊!"- 刷短视频刷到萌娃,

就会把手机凑到我眼前:"你看这孩子,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就连吃饭,

夹给我的菜都变成了"多吃点这个,补身体"。最绝的是,我无意中发现她俩的聊天记录。

丈母娘:"光说没用,得想个实际的办法。"我妈:"我有主意了,

下周末带他们去寺庙拜拜,求个平安符。"我看着手机屏幕,

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待办事项列表上的任务,而她们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着项目进度。

这场由"催生"引发的新"战役",看来是躲不过去了。

我以为这场"催生"风波会持续很久,没想到它反而成了我家两位"总监"关系的转折点。

那天我加班到很晚,回家时客厅还亮着灯。我以为是我妈在等我,走近一看,

发现丈母娘也在。两人正凑在一起,气氛有点凝重。我妈先开口了,

语气带着点委屈:"我不是催他们,就是觉得趁年轻生,对孩子对他们都好。

"丈母娘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手:"我懂,我也是这个意思。但上次话说重了,

看他压力那么大,我也心疼。"我妈接着说:"是啊,上次你带的那个补品,

他偷偷跟我说不爱喝,又不敢扔,都放柜子里了。"丈母娘笑了:"嗨,

那玩意儿是我听邻居说的,可能也不对路。咱这不是瞎操心嘛。"然后,

她俩居然开始复盘起自己的"催生"行为,互相检讨哪里做得不对,哪里给我压力太大了。

我躲在门口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丈母娘说:"算了,这事儿不催了。

孩子们有自己的节奏,咱们别给他们添乱。"我妈也点头:"对,咱们把身体照顾好,

以后他们需要帮忙的时候,咱能顶上就行。"从那天起,家里的"催生"氛围彻底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她俩开始一起研究健康食谱,说是要先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好。

还一起去跳广场舞,说是要保持活力,以后才能带好孙子。

我妈甚至会跟我念叨:"你丈母娘其实人挺好的,就是有时候急了点。

"丈母娘也会私下跟我说:"你妈不容易,以后多顺着她点。"我这才明白,

她们之间所有的"火花"和"冲突",本质上都是出于对我的爱和关心。

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而这场"催生"风波,恰好给了她们一个机会,

去理解对方的出发点,也看到了彼此柔软的一面。现在,

我家的"双总监"已经从"联合办公"升级成了"战略伙伴",而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