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一条腿的蛤蟆不好找”的优质好《在学校的墙上被骂怎么办》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陈雪张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上周三早上我刚把枸杞扔进保温手机跟通了电似的疯狂震课代表发来的截图校园墙那条热帖红得刺眼:《扒一扒我们系那个“佛系”老上课念PPT就算连学生挂科都懒得管》论区已经吵翻了“说的就是李老师吧?上次我去问论文选她就扔给我一个文献让我自己”“听说她以前是大是不是被降职了才来混日子的?”“最绝的是上周那个挂科去找她求她直接说‘重修的时候记得把第三章吃透’...
主角:陈雪,张伟 更新:2025-10-22 03:18:48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上周三早上我刚把枸杞扔进保温杯,手机跟通了电似的疯狂震动。课代表发来的截图里,校园墙那条热帖红得刺眼:《扒一扒我们系那个“佛系”老师,上课念PPT就算了,连学生挂科都懒得管》。
评论区已经吵翻了天。
“说的就是李老师吧?上次我去问论文选题,她就扔给我一个文献包,让我自己悟。”
“听说她以前是大牛,是不是被降职了才来混日子的?”
“最绝的是上周那个挂科的,去找她求情,她直接说‘重修的时候记得把第三章吃透’,简直冷血!”
我盯着屏幕笑了笑,发帖人的头像是个卡通熊猫,备注是“小周”——这小子上节课还在后排偷偷抹眼泪,课本上写着“毕业论文初稿被批得一无是处”。
其实他们不知道,第一节课我就敲着黑板说:“我不点名,是因为你们的时间该用在真正能救命的地方——比如搞懂怎么写简历,怎么跟HR聊项目,而不是在这里耗着刷存在感。”
上周四下午,行政楼门口的监控应该拍到了我炸毛的样子。我把一沓被打回来的“灵活就业证明”摔在院长桌上,文件夹都裂开了缝:“什么叫‘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填自由职业’?他们不是找不到,是怕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怕面试时被问‘你这实习经历有什么干货’!”
那天晚上我办公室的灯亮到十一点,翻出五年前带过的学生名单……
上周三早上七点十五分,我正站在窗台边,手里捏着一小把枸杞。晨光透过纱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豆浆香——那是楼下早餐铺准时飘来的味道。保温杯放在一旁的茶几上,盖子敞着,氤氲的热气慢悠悠地往上冒,在玻璃上凝成细小的水珠。
就在我抬手准备把枸杞扔进保温杯的瞬间,手机突然像通了电的马达似的,在茶几上疯狂震动起来,发出“嗡嗡嗡”的声响,连带着旁边的陶瓷杯垫都跟着一起颤。我皱了皱眉,放下手里的枸杞,弯腰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出一连串消息提示,全是课代表王萌发来的截图,最上面一条带着刺眼的红色“热”字标识,来自学校的“校园墙”公众号。
《扒一扒我们系那个“佛系”老师,上课念PPT就算了,连学生挂科都懒得管》。
标题下方的阅读量已经突破了五千,点赞数和评论数还在飞速上涨。我滑动屏幕,点开评论区,各种言论像潮水一样涌出来,看得人眼花缭乱。
“说的就是李老师吧?上次我去问论文选题,她就扔给我一个文献包,让我自己悟。”这条评论后面跟着二十多个点赞,还有人回复“+1,我也是,感觉她根本不想管我们”。
“听说她以前是大牛,是不是被降职了才来混日子的?”这个猜测引来了更多讨论,有人说见过我以前发表的论文,语气里满是怀疑,“不太可能吧,李老师以前发的核心期刊论文我还读过,怎么看也不像混日子的人啊。”但立刻就有人反驳:“此一时彼一时呗,说不定是犯了什么错被调过来的。”
“最绝的是上周那个挂科的,去找她求情,她直接说‘重修的时候记得把第三章吃透’,简直冷血!”这条评论的点赞数最高,下面的回复更是炸开了锅。“天呐,这么不近人情吗?挂科多影响毕业啊”“就是,好歹给指条明路吧,直接让重修也太狠心了”。
我盯着屏幕,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了弯。发帖人的头像是个圆滚滚的卡通熊猫,顶着两个黑眼圈,备注是“小周”。这个名字我有点印象,上节课他就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低着头,肩膀一抽一抽的,像是在偷偷抹眼泪。课间我路过他座位时瞥了一眼,他的课本上用铅笔写着一行字:“毕业论文初稿被批得一无是处”,字迹潦草,透着一股绝望。
其实他们不知道,开学第一节课,我就站在讲台上,敲着黑板跟他们说过:“我不点名,不是因为我懒,是因为你们的时间该用在真正能救命的地方——比如搞懂怎么写简历,怎么跟HR聊项目,而不是在这里耗着刷存在感。”当时台下一片哗然,有人窃窃私语,说我这老师“不按常理出牌”,还有人直接拿出手机,估计是在吐槽我这个“奇葩”老师。
我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行色匆匆的学生。他们背着书包,手里拿着早饭,脚步匆匆地往教学楼赶。阳光洒在他们年轻的脸上,有的带着困倦,有的眼神迷茫,还有的一脸兴奋,大概是刚收到了什么好消息。我想起上周四下午,行政楼门口的监控应该把我炸毛的样子拍得清清楚楚。
那天下午,我抱着一沓“灵活就业证明”,气冲冲地闯进了院长办公室。那些表格上,不少学生的就业状况都填着“自由职业”,但我知道,他们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被一次次的拒绝磨没了勇气。我把表格“啪”地摔在院长桌上,文件夹的边缘都裂开了缝,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发颤:“什么叫‘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填自由职业’?他们不是找不到,是怕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怕面试时被问‘你这实习经历有什么干货’!我们是老师,不是填表机器!”
院长被我突如其来的爆发吓了一跳,手里的茶杯晃了晃,茶水溅到了桌面上。他愣了几秒,才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纸巾擦了擦桌子:“老李,我知道你急,但现在就业大环境就这样,我们也没办法啊。”
“没办法?”我指着那些表格,声音更高了,“小张想做新媒体运营,投了五十份简历,连面试机会都没拿到;小王学的是市场营销,实习时做了不少案子,可人家HR就认‘大厂经历’;还有那个女生,叫什么来着……对,林晓晓,她设计的作品明明很有想法,就因为没参加过什么大赛,连试用期都进不了!我们不能就这么看着他们被埋没!”
那天晚上,我办公室的灯亮到了十一点。我翻出五年前带过的学生名单,一个个打电话。给开传媒公司的老张打了三个电话,软磨硬泡让他在实习生岗位上加了条“接受零经验但肯学的”;给在互联网大厂做HR的小吴发了微信,拜托她整理一份“简历避坑指南”,最好能带上真实的案例分析;甚至把自己当年申请国家级课题时的失败案例翻了出来,连夜做成了“如何面对拒绝”的PPT,里面详细写了每次被拒后我是怎么调整心态、总结经验的。
小周大概没发现,他上周三在朋友圈发的“参考文献怎么找啊,快疯了”下面,有个匿名账号回复了一串外文数据库链接,还附了句“试试用关键词组合检索,比瞎搜强十倍”。那个匿名账号就是我。为了找到最精准的检索方式,我蹲在图书馆的数据库里试了两个多小时,眼睛都看花了,才调出那些能帮他快速找到文献的关键词组合。
更没人知道,上周那个挂科的学生,叫赵磊,他低着头站在我办公室门口,声音带着哭腔说“老师,我真的尽力了,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但我知道,心软解决不了问题,他第三章的知识点确实没掌握扎实,就算这次让他过了,以后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还是会碰壁。所以我表面上冷冷地让他重修,等他走了之后,我立刻给以前的同事打了电话,托他弄到了某培训机构的内部资料,里面全是第三章的重点难点。我把资料塞进一个信封,偷偷放在了他的宿舍门口,上面贴了张纸条:“第三章的重点全标在里面了,重修前过来找我划范围”。
今早上课,我走进教室时,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往常这个时候,教室里最多坐一半人,后排还空着一大片。可今天,连第一排都坐满了人,过道里甚至还有人搬了小凳子过来,手里都拿着笔记本和笔,眼神齐刷刷地看向我,带着好奇、探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